替嫁三年抱两,堂姐眼红哭了 第124章 村里一枝花

林霜从里屋走出,来到小厅,钱桂英、赵三娘和刘大妮三人听到动静,抬头看去。

当瞧着年画娃娃一样可爱的林霜时,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哎哟,咱们霜丫头真是越看越俊!这衣服一穿,简直跟画里的人儿似的。”

赵三娘笑得合不拢嘴,连连称赞道。

“可不是嘛,这红色衬得霜丫头气色真好,瞧着多喜庆!

这发型梳得真是好看,回头教教婶子。”

刘大妮更是忍不住走上前,拉着林霜的手左看右看,笑着说道。

“闺女你这身打扮可真好看,比城里来的姑娘还洋气。”

钱桂英高兴的不行,越看越是喜欢。

“娘,婶子们,你们别夸我了,都是你们手艺好,把衣服做得合身又好看。”

林霜被她们夸得有些不好意思,脸上泛起淡淡的红晕,谦虚道。

“话可不能这么说,衣服做的再好,也得人衬着才行。

霜丫头不仅模样长得好,瞧着身段儿也越来越好,十里八村都找不出比你更漂亮的姑娘了。”

赵三娘笑得合不拢嘴,一个劲儿的夸赞着。

”可不是么,霜丫头穿着这身衣服走一圈儿,肯定能引来不少人羡慕呢!”

刘大妮认同道。

“那可不行,这身衣服太薄了,穿出去得冷,要不咱们照着霜丫头着一身,给她做一套厚实的吧!

过年的时候穿出去,保准是咱们村里最漂亮的姑娘。”

赵三娘蹙眉不赞同道,她盯着林霜看了一阵儿,忽然双眼一亮,对着钱桂英和刘大妮提议道。

“我看成!咱们加把劲儿,今天就给霜丫头把衣服、棉裤做出来。“

刘大妮笑着点头,说着就去选布料了。

钱桂英虽然没说什么,但已经起身去取棉花去了。

林霜看着说风就是雨的三人,怔愣了一瞬,不由得笑着摇摇头,心里却很是感动。

人与人之间的付出是相互的,赵三娘、刘大妮两人对她好,除了因为与钱桂英深厚的情谊外,也少不得存了巴结的心思。

村里人都知道林家的霜丫头是个有本事的,不仅能够上山猎野味,在供销社里也有门路,总能弄到一些不要票的好东西。

像瑕疵布、豆油、白糖之类的紧俏货。

近水楼台,赵三娘和刘大妮也借了不少光,两人现在来林家很是频繁,一来二往与林霜也熟络起来。

每次林霜弄了些好东西,她们总能借上光。

林霜对于赵三娘和刘大妮的小心思并不反感,无利不起早是人的天性,只要是在等价交换的合理范围内。

林霜自然不介意帮帮她们。

看着钱桂英脸上的笑脸,林霜觉得一切都值了。

难得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林霜心情也很好,因此并没有急着换衣服,而是拿出纸笔,又开始画衣服样子。

她虽然没有设计天赋,但是架不住她阅历广啊!

前世闲暇之余,她可是各大时装周的常客,服装杂志她也没少看,脑子里的衣服款式不要太多。

如果不是考虑到这个时代人穿衣服的保守性,她能设计出更多,更漂亮的款式呢!

林霜这边刷刷的画着衣服样子,耳朵也没闲着,听着钱桂英三人闲聊。

忽然她的耳朵敏锐的捕捉到了“赶集”两个字,立刻来了精神,停下笔,抬头询问。

“娘!您说的赶集是啥时候?集市在哪儿?”

“过年前,附近的生产队会组织赶集,每次的地址都不固定,这次听说在王家凹那边,好像就这两天吧!”

钱桂英听到闺女问起,想了想说道。

今年闺女可是买了不少东西,家里吃喝不缺,她没打算去赶集,因此也没过多的关注。

以至于林霜忽然问起来,钱桂英回答的含糊。

“今年的大集是在王家凹那边,不过不是后天,是明天。”

刘大妮纠正道。

她原本想想着去集市上换些棉花和粗布,所以特意打听了一下,因此说的很是肯定。

“王家凹?还真挺远的。”

林霜听到这个名字忍不住狠狠的皱眉,昨晚她抄近路从王家凹那边回来走了一个半小时呢!

当时天冷只想早点回家,并没有觉得什么。

如今想着要再走一个来回,林霜忍不住打退堂鼓。

大冬天的,天冷路滑自行车完全不再她的考虑范围内,危险不说,还遭罪。

“是远了点儿,不想走路可以做牛车去,不过想要做牛车得早点出门,去晚了就没地方了。”

赵三娘笑着点头,随后告诉了林霜一个好消息。

“真的?你那太好了。”

林霜立刻心动了,一脸期待的看向了林母。

“今晚早点儿睡,明天娘陪你去。”

林母对上自家闺女期盼的目光,无奈的点了点头,笑着说道。

“娘你真好!”

林霜立刻坐到了钱桂英身边,亲昵的抱着她的胳膊蹭了蹭。

“你呀!都多大的人了,也不怕人笑话。”

钱桂英对于闺女的亲近很是受用,笑着嗔怪道。

“婶子们都是自己人,才不会笑话我。”

林霜笑嘻嘻的回道。

赵三娘和刘大妮听着林霜的话,心里十分的熨帖。

“桂英啊!你可别身在福中不知福,这么贴心的闺女我们想要还没有呢!“

赵三娘笑着打趣道。

“可不是么,这么好的小闺女,要不是跟梁家小子定了亲,我都想娶回家去呢!”

刘大妮也摇头惋惜道。

林霜听着两人的打趣,忍不住红了脸,羞涩的走了出去。

刚刚赵三娘过来的时候带了些黄米面,林霜打算包些粘豆包吃。

前些日子林母做了一次,林霜立刻爱上了软糯香甜的食物,跟她认真的讨教了一番,今天打算上手试试。

林母相信林霜的能力,也就随她去了。

林霜来到灶房,将泡好的红豆从水里捞出来,沥干水分,准备做豆沙馅。

因为是第一次动手制作,所以林霜完全按照钱桂英教她的步骤,先将红豆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用小火慢慢煮。

煮的过程中,她时不时用勺子搅拌一下,防止红豆粘锅。

说实话,林霜觉得这个步骤挺累人的,不过为了口吃的,她也是拼了。

林霜趁着煮红豆的间隙,开始和面。

她把赵三娘带来的黄米面和面粉混合,加入适量的温水,揉了一会儿,便扔进了空间的揉面机代劳。

直到面团变得光滑才拿出来备用。

看着光滑的面团,林霜深刻体会到了科技改变生活的便利。

奈何现在的科技落后,一切还停留在人工阶段,想到华国接下来的发展,还真是任重道远呢!

林霜溜号的功夫,锅里的红豆险些粘锅,她猛地回神,急忙把灶膛里的柴禾抽了出来。

因为抢救及时,锅底只粘了薄薄的一层,也算是万幸了。

果然做什么事情三心二意都要不得,接下来林霜打起了十二分精神,更加认真了。

可不想自己第一次做豆包就以失败告终。

林霜用勺子轻轻的把红豆压成细腻的豆沙,在这个过程中添加了适量的白糖,豆沙和白糖在搅拌中,充分的融合在了一起。

搅拌好豆沙后,林霜尝了尝,豆沙口感香甜细腻,浓郁的豆香让人林霜很是喜爱。

她偷偷的装了一碗,放进了空间中。

当然林霜觉得这一步用料理机操作,豆沙会更加细腻。

万事俱备,林霜终于开始包豆包了,心里还有些小激动呢!

她将面团分成一个个小剂子,用手掌压扁,包入一勺豆沙馅,再慢慢收口,搓圆。

她的动作虽然不如钱桂英熟练,但做得很认真,每一个粘豆包都包得圆滚滚的,看起来十分可爱。

中途钱桂英过来看了一眼,瞧见林霜包的有模有样,便放心离开。

林霜将包好的粘豆包,全都整齐地摆放在蒸笼里,盖上盖子,放在灶上蒸。

全程她都没有离开,坐在灶前,看着灶膛里的跳动的火苗,听着柴禾燃烧的噼啪声,心里满是期待。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