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再次扩大范围,继续寻找起来。
很快,他便找到这艘船的高丽使者房间。
这位使者与之前的宋代官员、契丹贵族完全不同,他的尸骨上有多处受伤痕迹。
胸腔位置,多处出现骨折迹象,胸口处还插着一柄镶嵌着各种彩色宝石的黄金手柄弯刀。
他的死亡并不是因为沉船,而是死于非命。
“咦,他手里拿的是什么?”
起初,曹嘉宁的视线,被使者胸口的黄金弯刀吸引。
这柄弯刀做工极其精美,黄金刀柄上,镶嵌着红宝石、绿松石、玛瑙等珍贵珠宝,看起来异常华贵,一看就是身份尊贵之人的贴身武器。
不经意间,曹嘉宁的视线,注意到这位使者手中,死死握着一件已经腐朽的羊皮纸。
曹嘉宁的视线,迅速锁定这张羊皮纸,检查上面的文字。
当他看完这张羊皮纸,长吐一口气,终于明白这艘船,以及高丽惠王墓之间的关系。
这件事,要从公元993年,契丹(辽国)入侵高丽开始。
当时,高丽内部不稳,契丹又步步紧逼,接连对高丽发起进攻。
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高丽派出外交官【徐熙】,与契丹进行谈判。
通过徐熙高超的谈判技巧,最终高丽和契丹达成约定:高丽取消对宋朝的藩属国身份,与契丹达成藩属国,契丹将鸭绿江以东的地方,归还给高丽。
就这样,高丽、大宋、契丹之间的关系发生转变。
高丽不再认大宋当大哥,转头认契丹当大哥。
数年后,高丽成宗死亡,传位给景宗的儿子王诵,也就是高丽穆宗。
穆宗在年少继位,穆总母后千秋太后皇甫氏摄政,这个皇甫氏有一个姘头,叫做【金致阳】。
金致阳是契丹人,他是契丹派遣到高丽的内应,目的是搅乱高丽朝政。
他跟华夏大秦时期的名人——嫪毐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通过自身的绝活,将太后皇甫氏哄得心花怒放,对其极度宠信。
太后宠信,穆宗又年少,不懂朝政,方便金致阳祸乱朝政。
他在高丽大搞专权,造成高丽朝政紊乱。
甚至,想要将他和千秋太后皇甫氏的私生子奉为新君,取代穆宗。
正所谓,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金致阳和千秋太后皇甫氏祸乱后宫的事,传了出去,引起朝中大臣不满,联合起来对抗金致阳。
奈何穆宗年幼,千秋太后皇甫氏独断朝政,不仅没能解决金致阳这个祸害,还让他变得变本加厉,更加肆无忌惮。
这次高丽群臣联合虽然失败,但却让年幼的穆宗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穆宗虽然年幼,不懂国家朝政,但他明白高丽绝对不能落入契丹人的后代中。
公元1009年,穆宗推举高丽太祖王建之孙王询为储君,抵制金致阳祸乱高丽的阴谋。
并且,还偷偷征召镇守西京的【康兆】回归皇城。
不曾想,康兆不仅杀了金致阳,竟然废黜穆宗,并将穆宗残忍杀害。
亲自拥立太祖之孙王询为新王,也就是高丽【显宗】。
金致阳是契丹派遣到高丽的内应,金致阳死亡的消息很快传到契丹。
当时,刚好是契丹圣宗【耶律隆绪】刚刚亲政之际。
为了展示自己的**才能,耶律隆绪以金正阳之死为借口,对高丽兴师问罪,进攻高丽。
康兆受命率领高丽军队,展开抵抗,与契丹交战。
结果,康兆战死,刚刚得到的开京等地,被契丹重新占领,新上位的显宗王询南逃罗州。
显宗和年少的穆宗不一样,他拥有一定的军事、**才能,并且知人善任。
他撤离到罗州,立即安排高丽将领,对占领开京的契丹军队进行持续骚扰。
契丹虽然军力强悍,但他们毕竟是入侵者,开京属于高丽地盘,在自己本土地盘作战,高丽占据天时地利人和。
虽然不能将契丹赶走,却将契丹骚扰得疲于应对。
最终,无奈撤军,将开京归还给高丽。
就这样,显宗以弱胜强,重新夺回开京,赢得朝中大臣信赖。
契丹撤军后,显宗带领朝中文武,重新回到开京,并以身患恶疾为由,拒绝入朝契丹,同时恢复高丽与宋朝的宗藩关系,重新使用宋朝年号。
显宗的这番行为,相当于狠狠扇了契丹一个大嘴巴子,惹得契丹圣宗耶律隆绪暴怒。
耶律隆绪在鸭绿江上修建浮桥,并在鸭绿江东岸建立【保州】等城池,威逼高丽。
并且,要求高丽显宗前往契丹亲见耶律隆绪,或者归还鸭绿江江东六洲。
这个时期,高丽已经跟契丹撕破脸,显宗前往契丹相当于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显宗又不是**,自然不可能干这种蠢事。
至于割让国土,那就更不可能了。
显宗不想去送死,也不愿意割让国土,还不想跟契丹打架,场面陷入僵局。
就在这时,朝中大臣提议,契丹不仅是高丽的敌人同时也是宋朝的敌人。
这个时候可以派出使臣,与宋朝合纵连横,共同对付契丹。
显宗接受这个提议,立即派遣使臣,前往大宋,商议合作对抗契丹之事。
当时,大宋是宋真宗赵恒在位。
宋真宗登基后,先后多次向契丹表达希望双方能够和好,但一直没有得到契丹的回应。
契丹仗着国力强横,宋朝又重文轻武,准备再次对宋朝展开进攻。
公元997年,契丹圣宗耶律隆绪正式下诏,七月出兵伐宋。
就在这个时间节点上,高丽派来使臣,准备与大宋合纵连横,共同对付契丹。
双方一南一北互相牵扯契丹,达成攻守联盟。
宋真宗认为,高丽是大宋藩属国,而不是“兄弟联盟”,本就应该听从宋朝安排。
但是,在当时那个时间节点,契丹即将对大宋进攻,不得不暂时同意对方的合作方案。
就这样,双方愉快的达成合作。
宋真宗立即任命朝中将领整顿军队,同年8月,宋真宗下诏亲征,亲自率领二十万宋北宋禁军,反击契丹。
另一边,高丽与契丹之间,也越闹越凶,很快爆发第三次高丽、契丹战争。
因为有宋朝在南面牵制,契丹不能将全部精力投入 到高丽之战中,战场受挫。
高丽重创契丹军队,取得龟州大捷。
在这样的局势下,契丹不得不放弃收回鸭绿江江东六洲以及让高丽显宗亲朝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