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乱世成兵户,从领媳妇开始 第282章 齐先生要报恩

此时,在府衙外不远的一处邸店中。

李原正坐在窗边饮茶。

今天早晨,已经派人将信函送给了定州知府。

许娘子是被同知和通判下令逮捕的。

要救许娘子,绕开这两人直接找他们的上司,也就是知府大人便可。

许秋芸本身就是被冤枉的。

李原亲自给定州正堂写了一封书信,说明了整件事情的原委。

他相信,知府大人必会给自己这位伯爷一个答复。

那老铁庄的段家,有本事买通州府的同知和通判。

但绝无可能买通四品的知府正堂。

李原现在做的,就是等消息。

果然,还未到中午,崔平便进来禀报。

“伯爷,知府高大人的幕友,齐先生求见。”

李原眼睛一亮,忙说了一句。

“有请。”

不多时,一位身材消瘦的中年文士走入了邸店。

他见到了李原,先是举目打量了一番李原的相貌,然后口中称赞道。

“青原伯,果然名不虚传。”

说罢,拱手见礼道。

“在下高大人幕友齐文远,拜见伯爷”

李原微微点头,问道。

“齐先生,这次可是带来了高大人的回复。”

李原给知府写了一封亲笔信,说明了案件的原委,知府自然也要有答复才行。

齐先生忙说道。

“伯爷,高大人却有答复。”

然后他又左右看了一下,不好意思的说道。

“伯爷可否清退左右。”

“在下有秘事要告知伯爷。”

此话让李原眉头一挑。

看来这位齐先生,似乎有什么隐情。

李原对着身边几名亲卫一点头。

崔平几人便转身出了屋,守在了门口。

他们自然是不怕这位齐先生对李原不利。

一位文士而已,怎么可能会威胁到伯爷。

李原也早已用慧眼识珠看过此人,知道他对自己并无恶念。

见屋中之人都离开了。

这位齐先生,先是将房门关好。

然后几步来到李原面前,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却是泪流满面。

“齐文远,拜谢恩公。”

“为我齐家复仇!”

见到此番场景,李原一愣连忙站起用手去搀扶。

“齐先生何至如此啊?”

李原现在心中有点发懵,这位齐先生到底是怎么回事。

为何称呼自己为恩公。

他先将这位齐先生扶了起来,让其落座。

这位齐先生才讲出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这位齐先生的伯父,也是北川淮州人士。

三年前,铁勒大军入寇北川道,庆州,淮州多城被攻陷。

伯父一家五口,皆陷于敌手。

当时他在上京游历,听闻铁勒破关连忙赶回淮州。

入城时铁勒大军已然退走。

然而满城尸骸的惨状,依旧让他至今难忘。

伯父在他少年时曾对他多方照顾,如今见其惨状,悲愤欲绝。

寻到叔父一家的尸首为其安葬。

齐文远更是在墓前发誓,尽其终生之力,要为伯府一家报仇。

之后这位齐先生,多次为边军捐募军资,招募义勇。

然而,大梁兵马疲弱,在北蛮面前败多胜少。

听到的都是铁勒人肆虐边关的消息。

正当他心灰意冷,对报仇不再抱有希望之时。

今年的赤水河大战,铁勒人被梁军斩首三万,可说是振奋大梁军民之心。

巧的是,李原在赤水河歼灭的铁勒其中一部。

正是当年屠戮淮州的那部人马。

所以,这位齐先生,便认定李原为齐家的恩人。

早就盼着能与这位青原伯结识。

李原听闻这位齐先生的讲述,也是一阵的唏嘘。

齐文远伯父一家的遭遇。也是北川诸州百姓的写照。

这位齐先生,掏出绢帕擦拭了一番眼泪,又对李原说道。

“在下一心想报答伯爷大恩。”

“只是之前一直未能寻到机会。”

这位齐先生左右看了看,小声对李原说道。

“眼下正有一个机会,可报答伯爷。”

李原以为,这位齐先生说的是许娘子的事情。

他身为知府的师爷,必然能为此案说的上话。

结果却听这位齐先生低声说道。

“恩公,您想不想要那老铁庄。”

听闻此言,李原的眼睛瞬间睁大。

老铁庄,可说是这定州府内最有名的匠户村寨。

据说庄内有十几个炼铁炉,炉火日夜不熄。

庄内更是有近百名的铁工匠人,定州府内大半的铁器兵甲都出自这里。

李原若是能掌控那老铁庄,自己编练新军,兵甲武器自然不再是问题。

李原压下悸动的心情,低声问道。

“齐先生,你可有办法?”

此时在李原眼中,这位齐先生的身上冒着金色的光。

李原察言观妄的能力也在告诉他,此人所言非虚。

齐先生继续轻声说道。

“我早就在调查这老铁庄。”

“这段氏父子胆大包天。”

“为挣取财帛,竟然暗中私通匪寇,”

“在下手中,有老铁庄的内应。”

“时刻关注那段家的情形。”

“此时此刻,正有匪首住在庄内,要购买兵器。”

“如此良机,只要稍加运作,坐实了段家通匪的罪名。”

“在下必为伯爷拿下老铁庄!”

李原可说是心中狂喜。

他伸手握住了住了齐先生的手,压抑着兴奋的心情说道

“那就有劳先生了。”

“此事若成,我李原必有重谢!”

一日之后,在州府衙门的签押房中。

蔡同治与周通判正在悠哉的喝茶。

周通判是个小眼睛的矮粗胖子,他对那蔡同知问道。

“老蔡,那个段家如何了。”

“可还听话,是去凑银子了吗。”

蔡同知抿了一口茶冷笑一声说道。

“不过是一个匠户村寨的庄主而已。”

“我的话,他怎敢不听。”

“我已经让他们父子回去备银子了。”

“他们段家要想拿到那许家娘子的身契,必要让你我满意才行。”

听到蔡同知这么说,周通判也是微微点头。

说完两人对视一笑,尽在不言中。

正在这时,一名府衙中的差官进来传话。

“两位上官,正堂大人说明日要开堂审案。”

“让两位大人做好准备。”

“审案?”

蔡同知与周通判面色疑惑的对望了一眼,都是一脸的茫然。

这州府衙门中的寻常案子,都是由他们两个负责处置。

知府大人平日里并不会亲自审案。

这次到底是怎么回事。

蔡同知对那差官问道。

“你可知道,正堂大人要审的是哪件案子?”

那差官略微想了一下,回禀道。

“哦,就是那老铁庄段家状告许氏之案。”

“正堂大人让两位备好卷宗,明日审案两位上官是陪审之人,莫要迟了。”

听闻此言,两人都是满腹疑惑。

那差官走后,两人又小声嘀咕了一阵。

依旧想不明白,这知府大人要做什么?

不过既然知府大人亲自吩咐了下来。

蔡同知与周通判也不敢耽搁。

各自回去分头准备卷宗。

只是心中隐隐的都有不安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