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势力如今如日中天,可这天下诸侯,却像是一盘散沙,个个心怀鬼胎。
若只是坐以待毙,一味忍耐,那何时才能出头?
继续藏着掖着,等待机会,定然不是长久之计。
给曹操以及其他诸侯送去文臣武将和兵马,让他们互相牵制,搅乱局面,而后再暗中联合各方势力,以图大事。
再说了,我这人,向来不是那种只会忍气吞声的性子。
若是,直接去联合各方势力,又未免太冒险了。
看来,唯有搅乱局面,或许才能为自己争取到一线生机。
殿内,刘协手中却把玩着一枚指尖陀螺。
这物件,是他一百抽中,意外得来的稀罕玩意儿。
如今竟成了他在乱世中磨砺心神的妙法。
听那些老古董们长篇大论,动辄便是冗长的奏章。
让刘协心中不禁暗自苦笑,这古代的官场,说话也太费劲了,个个都像是憋着一口气,非要吐出一几百字小作文才肯罢休。
刘协目光一凝,沉声说道。
“好!就依中策。”
“陛下,这三策之中,中策最为复杂,需陛下权衡各方势力的利弊,稍有不慎,便是满盘皆输。”
刘协放下手中的指尖陀螺。
那指尖陀螺在桌上滴溜溜地转了几圈,才缓缓停下,似乎局势达到了微妙的平衡。
他直视刘伯温,眼中精光闪烁。
“先生,这中策,正合朕意!”
刘伯温见状,心中大喜,拱手作揖,朗声道:“陛下果有雄心壮志,臣愿全力辅佐陛下,共创大业!”
刘协伸手将他扶起,语气中带着几分豪迈:“先生,有你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两人相视一笑,笑声中透着无尽的豪情壮志。
这乱世的风雨,也无法阻挡他们的脚步。
春光如织,一缕缕金芒洒在宫墙上,宫砖被映照的金光闪闪,镀上了一层薄薄的黄金。
可宫内却毫无闲适之感,只闻一片嘈杂。
侍卫们如离弦之箭般往来穿梭,宫女们低着头,手脚麻利地忙碌着,人人脸上都挂着几分紧张。
就在众人各忙各的,紧张得连大气都不敢喘的时候,一阵阵的笑声突然响起,打破了这压抑的氛围。
这笑声引得门外的曹操和荀彧不约而同地停下脚步,目光齐刷刷地望向声音的来源。
曹操本就对刘协心怀忌惮。
这小皇帝年纪轻轻,近些日子却总是让他捉摸不透。
此刻听到这笑声,曹操的眉头瞬间皱得紧紧的。
“这刘协,又在搞什么花样?”
“陛下,微臣有要事求见!”曹操大步流星地推门而入。
气势如虹,大山般压得屋内的气氛更加凝重。
他先是向刘协行了一礼,可那目光直直地望向刘伯温。
“陛下,这位先生是……”
反之,刘协起身相迎,姿态从容。
“曹公不必多礼,这位乃是朕新得的谋士,刘基,字伯温。朕正与他商讨国事呢。”
曹操心中猛地一凛,目光如刀般落在刘基身上,警惕之色一闪而过。
刘基?
从未听说过。
但是,能让陛下如此看重,必非池中之物。
他拱手,向刘基行了一礼,声音不疾不徐,却透着几分探究。
“刘先生不知是何处人士?”
刘协抢先一步。
“刘先生出身寒门,但学识渊博,见识非凡,实乃当世之奇才!此次前来,正是为朕出谋划策。”
曹操心中一沉,继去年突然出现的宇文成都,难道这刘基也是?
眼中闪过阴霾,但很快敛去,面上仍保持着恭敬。
“陛下,臣曹操前来,特向陛下汇报最近朝中及天下大事。”
说罢,曹操便开始详细禀报,各地战事和政务,桩桩件件,条理分明。
他虽手握重权,掌控着朝堂的半壁江山。
此刻,仍保持着臣子的礼节,一举一动都透着规矩。
与此同时,荀彧心中暗自思忖,这刘伯温出现在刘协身边,绝非什么好事。
于是,荀彧主动迎了上去,拱手行礼.
目光如曹操方才的眼神一般,直直地盯住刘伯温。
“刘先生,久仰大名,今日一见,果然是气宇不凡。”
荀彧的声音不疾不徐,带着几分试探的意味。
“如今天下大乱,诸侯纷争,血流漂杵,百姓流离失所。不知先生,有何高见?”
刘协天线一般的耳朵,听得一切可疑的声音。
“系统,告诉刘伯温,此人是荀彧。”
【刘伯温:阅】
“......。”
只见,刘伯温又是那一副似笑非笑的样子。
天下之势,恰似棋盘之局,一子落定,满盘皆活;一步错失,全局皆输。
他拱手回礼,举止从容不迫,似乎早已看穿了荀彧的心思。
“天下之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此乃千古不易之理。如今曹操虽强,但人心未附,诸侯各有野心,皆欲在这乱世中谋取一席之地。若能巧妙利用各方势力的矛盾与野心,或许能为天下争取一线生机。”
荀彧听到这话,心中猛地一震,眼神瞬间变得复杂起来。
这番话看似平淡无奇,却如同一把利刃,直直地刺进了他的心中。
此人年纪轻轻,却能将天下局势剖析得如此透彻,其谋略之深,绝非一般谋士可比。
他继续追问:“那先生认为,该如何利用各方势力呢?”
刘伯温负手而立,扫视着眼前的荀彧。
“荀先生乃是当世高人,想必早已心中有数。伯温不过一介寒儒,怎敢在先生面前班门弄斧?”
荀彧心中再次一震。
未听闻过刘伯温之名,固然未曾料到此人竟有这般沉稳气度。
他拱手道:“先生高见,彧受教了。”
刘伯温回以一礼,从容说道:“荀先生,曹操之能,自不待言。”
曹操的野心,从未有人敢在他面前如此直白地剖析。
他凝视着刘伯温,复杂之色闪过眼中。
“先生何出此言?”
两人你来我往,一番交谈下来,荀彧对刘伯温的学识和谋略已是心服口服。
一个时辰后,曹操和荀彧告辞离开。
目光落在荀彧身上,曹操察觉到身边人的异样。
他微微挑眉一问:“你和那刘伯温聊了这么久,这人到底什么来头?”
荀彧沉默片刻,缓缓开口:“这人学问,不在我之下。”
曹操心中一震,嫉妒之意悄然涌起。
先是宇文成都,如今又冒出个刘伯温。
刘协虽是傀儡皇帝,但有了这等谋士相助,日后说不定真能成气候,成为自己的大麻烦。
思及此处,曹操眼中寒芒一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