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汉献帝刘协?吾乃千古一帝! 第二十八章 说书人混入人群

阳光透过扬州城的高墙,洒在袁术府邸的正堂之上,照得满堂的玉器和铜鼎熠熠生辉。

袁术身着华贵的锦袍,头戴高冠,坐在正座上,目光如刀般凌厉,扫视着堂下跪拜的群臣。

“放肆!”袁术勃然大怒,完全没在意阎象的后半句话。

现在的袁绍哪里听得进阎象的谏言。

他的心早已被野心填满,称帝一事,早已谋划。

如今只待天台修建完成。

只见他大手一挥,怒喝道:“来人!将阎象拖下去,打入地牢!”

忽然,寒风凛冽,乌云密布,一场风暴即将来临。

工匠们在监工的呵斥下,日夜不停地建造着那座所谓的“通天台”。

袁术的府邸,侍卫们如临大敌,来往穿梭。

袁术大手一挥,侍卫们如狼似虎地扑了上去,将阎象拖了下去。

阎象挣扎着,大声喊道:“主公!不可啊!”

想再说些什么,但最终只能被拖出大堂,留下一片凄厉的呼喊声。

堂下的群臣见状,纷纷站起身来反对。

有的怒斥:“主公!阎象忠心耿耿,不可如此!”

有的劝阻:“主公!郭京妖言惑众,应将此人斩首,方可稳定军心!”

然而,袁术此时早已听不进去任何人的意见。

阎象被拖入地牢后,袁术的府邸内一片死寂。

群臣们面面相觑,无人再敢出言反对。

袁术的野心如同脱缰的野马,再也无法被任何人阻挡。

“今日之事,已成定局。谁若再敢阻拦,下场与阎象无异!”

群臣们纷纷低下头,不敢再有任何异议。

袁术见状,心中大为得意。

他挥了挥手,大声下令:“传令下去,征调扬州城内所有壮丁,不分昼夜,务必建成天台!”

在扬州城内,原本宁静的生活被彻底打破。

袁术的命令如同一道催命符,迅速传遍了每一个角落。

士兵们手持长矛,冲入大街小巷,强行拉走壮年男子。

无论是正在劳作的工匠,还是在田间耕种的农民,甚至是街边的商贩,无一幸免,都被一股脑地抓了起来。

“放开我!我还要照顾家里的老小!”

一位年轻的汉子被士兵拖走时,拼命挣扎着,眼中满是绝望。

“谁敢反抗,就地正法!”士兵们毫不留情,将反抗者一一**。

城内的百姓们惊恐万分,看着自己的亲人被强行带走,却不敢发出任何声音。

一位老妇人抱着孙子,跪在士兵面前,哀求道:“求求你们,放过我的儿子吧!”

“少啰嗦!”士兵们将老妇人粗暴地推开,继续抓人。

天台的建设工地,成为了扬州城的噩梦。

无数壮丁被赶到这里,不分昼夜地劳作。

他们被分成小组,有的搬运巨石,有的搭建木架,还有的在烈日下浇筑石灰。

一年到头都在超负荷工作,没有片刻的喘息机会。

“快点!快点!这群废物!”

监工们挥舞着鞭子,大声呵斥着。

一位年轻的工人累得直不起腰,他跪在地上,喘着粗气:“大人,我实在不行了……”

“不行也得行!谁敢怠工,就地斩首!”

监工毫不留情,一鞭子抽在工人背上,鲜血瞬间染红了他的衣衫。

夜幕降临,天台工地依然灯火通明。

工人们在火把的照耀下继续劳作。

许多人累得连站都站不稳,却依然被逼着继续干活。

“再坚持一下,咱们......天亮就休息。”

一位老工人一遍喘着气,一遍鼓励着身边的年轻人。

虽说他自己也已经精疲力竭。

“休息?只怕我们连命都保不住了。”年轻人苦笑着。

登基前夕,天台建设完毕。

这座天台高耸入云,气势恢宏,仿直插天际,令人望而生畏。

袁术站在天台上,俯瞰着脚下的扬州城。

“明日,朕将正式登基!”

与此同时,郭京也站在天台上,身着道袍,手持拂尘,口中念念有词。

似乎在进行某种神秘的仪式,为袁术的登基祈福。

然而,就在袁术志得意满之际,天台下却传来一阵哄笑声,打破了这庄严的氛围。

原来,一位说书人忍不住在天台之下调侃道:“这袁术称帝,莫非是觉得自己名字里有个‘术’字,就能成‘术’帝了?”

周围的人群听到后,纷纷投来异样的目光。

有人忍不住附和道:“可不是,你说这‘术’帝是否比‘术’士还厉害?”

接着,人群中又传来黄口小儿的调侃:“袁术称帝,是不是得先学会‘术’,算术,不然怎么算得清天下百姓的心?”

这番话引得众人哄堂,笑声四起。

袁术听闻这些笑声,脸色瞬间变得铁青,怒喝道:“谁在笑?给我抓出来!”

侍卫们闻声而动,四处搜寻,但天台下人流涌动,说书人早已混入其中,根本无处可寻。

一时间,天台下一片混乱。

就在这时,天空中突然传来一阵沉闷的雷声。

袁术抬头望去,只见乌云密布,一场大雨即将来临。

刹那间,一道闪电划破长空,紧接着倾盆大雨倾泻而下,将天台笼罩在一片水雾之中。

袁术的龙袍和郭京的道袍瞬间被淋得湿透,狼狈不堪。

雨水顺着他们的发梢滴落。

次日,扬州城内张灯结彩,热闹非凡,然而百姓们却是在威逼之下聚集于天台之下,目睹袁术的登基大典。

袁术身着龙袍,头戴天子冠冕,神情傲慢地缓缓走上天台。

他高举传国玉玺,声音洪亮而跋扈地宣布:“今日,朕正式登基称帝!国号为‘成’,年号‘仲家’!”

袁术正式登基称帝,自受传国玉玺,定国号为“成”,年号“仲家”,广置百官,昭告天下。

消息传出,九州为之震动。

一时间,天下风云再起,各方势力蠢蠢欲动,暗流涌动,一场新的风暴即将席卷整个中原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