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10天入账2万,相当于平均一天2000元的收入。
这等收入水平已经超过了他做手工针织品最巅峰的时期。
而这也只是刚刚开始而已。
杨承志知道,随着国家开放商品房开发,国内将进入房地产的黄金30年。
如果他的工程队发展顺利,别说一天2000收入,一天2000万都有可能!
而这24个工地完工后,杨承志工程队的名气也彻底在东风镇这一片打响了!
甚至有不少冰城市区城中村的人特地来找到杨承志干活。
因此,在这24个工地完工后,他马上又接下了30多单生意。
这30多单生意中,除了普通民房以外,还有两处面积高达500平方以上的工厂仓库。
这是工程队第一次接民房以外的工程,属于领域上的一次突破。
因此在合同签订完毕后,杨承志便特地嘱咐王三柱子二人,必须要把质量搞好,注重口碑。
一旦在厂房领域的口碑上去了,才会吸引更多的客户签单。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实践,王三柱子也深知口碑的重要性。
因此对于杨承志的话他们都深信不疑,决心更加细化管理制度。
争取让工程队的效率与质量再度提升一个档次。
而除了这30多单生意以外,还不断有人找上门,与杨承志签单。
这使得工程队的活一下子排到了下个月初。
王三柱子提出继续扩大规模的建议,被杨承志否决掉了。
毕竟现在工程队还没彻底稳定下来,这个时候扩张要适度。
一旦盲目扩张,后续订单跟不上的话,对于工程队的持续性发展百害无一利。
除此之外,长胜服装厂也彻底步入了正轨。
从正式投产以来,已经接连有多批成品货物发往燕京。
通过崔雪那边的反馈来看,那些货物不仅工艺水平合格,而且质量也要比在南方批发来的货物好上不少。
而且利润方面也更为充足,这预示着双方的合作基本宣告成功。
因此最近几天,崔雪一直在催促杨承志扩大生产规模。
除了蓝色碎花背心以外,崔雪已经准备把一批难度更高的货物交给杨承志来加工了。
虽然加工的难度更高,但加工费也是蓝色碎花背心的几倍有余。
综合来看,加工这批货物的利润要远胜于蓝色碎花背心。
杨承志先是让杨小梅,翠花、秀梅、淑芳等人率先熟悉这批货物的加工流程。
再让她们负责给其他女工教学。
在熟悉新一批货物的加工流程后,长胜服装厂的利润也在直线上涨。
每天的净利润几乎都在千元上下,而且还在稳固提升中。
……
这一天,在知青点努力工作的林晓茹接到了她母亲沈燕红的电话。
“妈,有什么事吗?”
林晓茹问道。
或许是还在生她的气,自从上次沈燕红来长胜大队后,这还是第一次给林晓茹打电话。
“顾飞前几天来找你,你怎么可以这样对他?难道你就一定认为自己能嫁给那个杨承志吗?”
“你这孩子真是一点后路都不给自己留啊!”
电话刚一接通,就传来了沈燕红有些愤怒的声音。
在林晓茹遇到杨承志之前,沈燕红一直都是慈母的形象。
可自从得知林晓茹与杨承志恋爱后,沈燕红就变得有些不正常了起来。
即便在家,也时常会跟林建国发脾气。
“妈,这跟我没关系,顾飞哥如果只是来看我,我随时欢迎,但他却要强行把我带走,我不同意,他就想对我用强,杨承志只是为了保护我罢了。”
林晓茹有些委屈的说道。
“顾飞的做法可能有些激进,但妈却能理解他的心情,顾飞一直喜欢你,即便出国这三年对你的心思也从来没有改变过。”
“这次之所以提前回国,也是为了你,他那么喜欢你,知道你跟其他男人私定了终身,做出一些过激的举动也属正常。”
“可你呢,却直接与对方撕破了脸皮,等到杨承志跟你分开后,万一顾飞也找了其他女孩子该怎么办?”
沈燕红苦口婆心的说道。
在此之前,她一直认为自己这个女儿挺让自己省心的。
从来没有乱七八糟的事情,可现在,她终于体会到了一个做母亲的难处。
一想到林晓茹因为那个杨承志刻意疏远顾飞,她就吃不好睡不好。
生怕到时候顾飞不肯娶她女儿了。
“妈,我之前就跟您说过,我是不会跟杨承志分开的,所以,根本不存在您说的后话。”
林晓茹话语坚决的说道,她已经彻底把自己当成杨承志的女人了。
“话别说的太早,别忘了我要求他的事情,半年之内在燕京买车买房,我看他一个农村小伙拿什么完成这两项要求?”
“如果完不成,我肯定不会心慈手软,即便抓也要把你抓回市区,再也不许与那个杨承志见面!”
沈燕红咬牙切齿的说道。
在她的认知中,自己那天对杨承志提出的要求,杨承志是不可能完成的。
那个年代的农村家庭,即便条件好的,一年收入都超不过1000块钱。
燕京的一套房一辆车,至少要10万块钱以上,即便那杨承志会做一些小买卖,也不可能在半年内凑齐10万块钱!
自从上次顾飞来长胜大队之后,就再也没出现过,林晓茹的心情本来挺好的。
听了她母亲打来的电话,心情顿时跌落谷底。
正如她母亲所说的那样,半年内燕京一套房一辆车,确实难如登天。
即便杨承志现在开服装加工厂,恐怕也赚不到那么多钱吧?
想到这些,林晓茹心中也不由自主的担心起来。
她甚至在想,如果杨承志无法完成与她母亲的约定。
她就豁出去了。
准备回家把户口本偷出来,与杨承志领证结婚。
实在不行,就先生米煮成熟饭。
到时候,她母亲不认也得认了。
……
杨承志自然不知道林晓茹的一些心理活动。
自从工程队与服装厂的活越来越忙后,他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了,更是没时间亲自到透笼市场送货了。
于是,他干脆把这项任务交给了狗蛋他爹魏二毛。
让魏二毛每天领着老四,万顺两个已经辍学在家的半大小子一块儿去透龙市场送货。
每天只占用他们半天的时间,每人有一块钱的工资。
三人都非常高兴,也很愿意做这件事。
又过了半个月,包括那两个工厂仓库在内的30多个工地全部完工了。
不仅给杨承志带来了一笔丰厚的收入,还把工程队的知名度提高到了新的高度。
这一波生意,因为有两个500平方以上的仓库加持,一共给杨承志带来了4万元的收入。
加上之前25000,短短一个月,杨承志工程队的利润就高达65000元。
而且后续还不断有人签单。
因为工程对业务量的逐渐扩大,杨承志准备在东风镇租一家门市,作为工程队的办公区。
这样一来,不仅能让工程队的管理标准化,还方便客户来公司洽谈签单。
于是他就找到了杨林,让杨林帮忙目测一下位置。
因为工程队的爆火,杨林建材商店的生意也跟这一块火爆了。
对于自己认的这个弟弟,杨林一百个佩服,自然毫不犹豫的爽快答应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