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晨卫筱 第450章 反向虚标?

所有人陷入沉思,还怎么真诚?

自从app开定以来,以宋杰为首的汽车事业部绞尽脑汁,始终在贯彻卫总的营销策略。

你说定金不退?

好,那我们改规则。

除非用户把车钥匙拿到手里,否则定金都可以退。

你说宣传太花里胡哨?

卫总亲自上阵测试,连摔带撞。

好好的一辆车硬是连开十几万公里给开报废了。

所有缺点都展示在了用户的眼前。

还要怎么真诚?

“小老板,恕我愚钝,我实在想不到了。”

宋杰狠狠的挠头,原本不多的毛囊遭遇重击。

“再真诚的话,就只剩下把我们的机要会议记录公开给客户看了。”

“别整没用的,客户才不关心我们开会说了什么呢!”

这一天天的。

卫筱最近这段时间什么都没干,就在想矫正销量这一件事。

有什么能让还未买车的客户,完全的将风盾汽车排除在外呢?

换句话说,劝退?

那就只有各种故障和事故了。

翻看过去一年的汽车问题投诉榜,排名前几位的,都是因为故障问题上榜。

这很好理解,汽车不是手机家电。

出点问题能修则修,不能修则换。

汽车是大件,是很多人攒了好几年的钱才贷出来的东西。

新车哪怕出现个划痕,很多人都要膈应很久,更不用说出现故障,更更更不用说出现事故了。

可故意把车子质量降低,太阴间了。

卫筱只是想让销量低一些,并不想做一个奸商。

做人的底线还是有的。

就算她没有底线,人家晨盾那边也不可能偷工减料。

陈晨这个人很怪,对同事对老板总是一副老六的样子,心眼多到不行。

但客户是他爹,他从不糊弄。

所以质量这玩意儿降低不了一点。

不过卫筱有高招,实质上动不了质量,表面上她可以啊。

“宋总你可以这样,下来之后攒一个特别工作组。”

“专注于车辆交付之后的问题收集。”

“不管是故障还是事故,只要车子出问题,我们的人必须到位,第一时间了解情况,并且巩固证据。”

宋杰不解:“巩固证据?”

“啧,就是让人去拍照,把出现的问题归类总结。”

“拿回来之后,要放在我们网站显眼的地方公示。”

“尤其是遇到重大事故,必须仔细了解情况,制作成专题栏目,然后在订车详情页面进行展示。”

所有人默不作声的看着小老板,丈二的和尚摸不到头脑。

小老板的脑回路太复杂了,像迷宫似的。

售后服务能理解,但也没有这样售后的啊!

寻常的车企,出一点问题恨不得找个黑布把问题车盖起来,生怕别人知道是自家的车子出问题了。

你倒好,不但不躲,还上赶着公布。

“小老板,这和真诚有什么关系。”分管业务的宋杰百般拒绝。

“老宋你还得修炼。”卫筱说的跟真事儿似的。“卖东西,你不只能夸优点吧?”

“法律也没规定……”宋杰反驳。

卫筱一个眼神给他吓了回来。

“我们要同时把车子的缺点展示在最显眼的问题。”

“只有优点和缺点一起说,才是负责任的企业形象。”

“消费者也能充分的了解产品之后做出选择。”

“这才是真诚!”

宋杰:“这是真傻啊……”

展示问题他不反对,但你不能在订车页面展示。

消费者刚燃起一点买车的小火苗,兴致勃勃的冲进订车页面。

结果看到一堆的事故车照片,立马下头。

我们这车还卖不卖了?

“小老板,您这个和在烟盒上印肺癌的图片没有任何两样啊!”

宋杰眼看小老板的嘴硬化,深感无力。

好在今天不是顺风的会,还有陈总在。

于是他可怜巴巴的看着陈总,抓住这一根救命稻草。

“陈总,您劝劝吧,求求了。”

陈晨一脸不想沾染的表情,心说宋杰你个老六总给我挖坑。

但现在大家的目光都来到了自己身上,还逃不掉。

他看看全身上下只有嘴的卫筱,再看看眼巴巴的一众高管。

心里有一杆秤。

当然是坚定的站在卫筱这边。

“我觉得卫总说的没错,把肺癌图片印在烟盒上,有什么问题吗?”

宋杰惊了:“没什么问题!但我们是香烟的制造商啊!”

陈晨营养怪客气:“老宋你的格局没打开,为了卖两根香烟,就置大家的健康于不顾?”

“???”

“这个比喻虽然不是很恰当,但道理是这个道理。”

陈晨伸手向卫筱示意。

“小老板的考虑没有错,消费者拥有知情权。”

“缺点和优点一起展示,确实是我们企业的义务。”

“晨盾这么多年,从来都是这样搞产品的。”

宋杰有些气不过了:“你晨盾搞得是军品,不把缺点给人说明白,会掉脑袋的。”

陈晨反问:“怎么?民品的客户天生就比军品客户低一等?”

“我……你……哎!”

宋杰选择闭嘴。

在这个公司里,卫总的嘴是克氏硬度的巅峰。

但强如卫总,在陈晨面前还是有点不够看。

咱也不知道这两口子是被哪个圣母玛利亚上了身了,把用户当爹看。

算了,你俩折腾吧!

陈晨眼见自己摆平了宋杰,转头才跟卫筱邀功:“队伍不好带,但你放心,我绝对支持你。”

讲道理,人洋娃娃考虑的真没毛病。

作为一个汽车行业的新军,他们已经错过了风口猪飞的时代。

营销、噱头和流量已经不适应当前版本的玩法。

在市场的淘汰赛阶段,打铁还需自身硬。

产品质量是天,用户的口碑是地。

将产品出现的问题展示在最显眼的地方,正好可以彰显风盾汽车对于质量的尊重。

卫筱看着陈狗举大旗,肚子里的气多少消了一些。

举拳难打笑脸人。

陈狗之所以能在派出所没有介入的情况下在公司混这么久,凭靠的就是这一点。

他懂得看人脸色,绝不会搞火上浇油的事情。

这点比宋杰沈欣这些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老六强多了。

“那好!这个方案就交给宋杰来处理了。”

“我的要求是,每周都需要把发现问题的车辆汇总上报。”

“这个部门一定要引入绩效考核制度!”

“每周要上报一定数量的问题,避免你们瞒报。”

“如果数量不达标,扣工资!”

卫筱疯狂的给自己的计划打补丁。

这样一来,把宋杰偷懒的余地也给堵死了。

要知道。

顺风自从薪资制度改革之后,除了高管的工作领域之外,再也没有出现过绩效这个制度。

结果!

绩效制度冲出江湖,竟然是为了挑毛病。

宋杰满腹的抱怨,可他能有什么办法呢?

“好!我的想法大概就是这样。”

卫筱奸计得逞之后得意的不行。

“你们大家还有没有什么补充的?”

顺风的高管纷纷摇头,将自己的发言提纲偷偷塞回了文件夹里。

还补充什么?

在小老板发言之后,他们只觉得自己在这个会议室里格格不入。

之前宋杰他们确实一直在研究小老板提出的真诚至上这个战略。

并且少数人还弄出了点心得。

但小老板进行完提议之后,他们只觉得自己那点真诚根本拿不出手。

就在这时,曹子华突然举手。

“小老板我有话说。”

“嗯?”卫筱眯眼扫射。“你有什么话说?”

曹子华感受到了寒冷,连忙解释:“我不是提意见的,您别凝视我,我就是问一下。”

“撒贼?”

“第一批车交付的话,我们需不需要搞个仪式来着?”

一席话,让沉默的会议室再度恢复生机。

大家刚才注意力都在搞营销上,忘了这档子事。

第一批车下线,无论对客户还是企业,都是一个值得庆贺的日子。

而且这也是绝佳的营销切入点。

宋杰好了伤疤忘了疼,想都没想就发言:“一定要搞,而且要大搞特搞。”

曹子华点点头:“这样的话,我给工厂打个招呼,让他们准备一个场地,搞点直播啥的。”

高管们纷纷点头,一路走过来真的不容易。

就算不为用户考虑,不为营销考虑,高管也想用一个盛大的仪式来记录这一值得铭记的时刻。

“时间充足的话,应该邀请一些供应商,搞个发布会,最好能摆几桌庆贺一下,这个事儿我来负责……”

宋杰越想越美,他就是爱张罗这种凑热闹的事情。

可是他没有注意到,此时会议室的里的气压又在下降。

卫筱一边咬着舌头,一边写实宋杰。

“你一天天的,就知道搞这些**,有用吗?”

宋杰:“????”

“不许搞,除了花钱,我想不到有任何益处,还会徒增工厂的负担。”

卫筱坚决反对。

“现在工厂已经够忙的了,你就不要给添乱了。”

陈晨也同意:“现在正是爬产能的关键时期,要是工厂抽出一天的话,可能要耽搁几百辆的进度。”

“那也不能什么也不搞吧?”宋杰觉得过分了。“用户好几十万买辆车,仪式感总要有的。”

卫筱咬着手指思考半晌,有了解决方案。

“喜欢仪式感是吧?本总裁亲自给他们交付,算有仪式感了吧?”

“嗯?那可以!”

所有人有些佩服的看向卫筱,你别说,人家的脑瓜子真的好用。

卫筱也是替产能操碎了心:“交付方面那我来相伴发,我亲自给第一批客户交产,工厂只需要操心产量的事情。”

曹子华点点头:“哦好!您说了算,我还有一件事。”

“你咋事儿那么多?”

“这个很重要,我们最近把电池的工艺改掉了,续航有所提升,我建议营销方面也跟进。”

这不是什么大事儿,曹子华也就是顺嘴一提。

因为船厂的可靠性试验通过,验证了搭载在快递航母上的那套弹射系统的耐用性。

负责电池板块的科学家便吃了一颗定心丸。

要知道,这个技术不仅仅应用在电磁弹射上。

快速充放电也会应用在晨盾的其他产业上,无人机、机器人都会受益良多,风盾汽车自然不例外。

曹子华得到确切数据之后,已经让电池部门加紧动手,争取把第一批车的电池升级成最高版本。

卫筱听完只觉得头皮发麻。

好家伙!

别人都是一年发一个新版本。

晨盾真的是逆了天了,新车还没下线,新版本就出来了。

就你们这么造车,怎么能赚钱的?

关键是,汽车的数据这不就又提升上来了?

愁人啊!

原来的技术续航800公里,这在同行业里已经算是领先水平了。

现在技术还进步,那不就摸到天花板了。

卫筱露出难以捉摸的表情:“现在的续航有多少?”

“900公里应该没问题,所以我建议营销的时候写1000公里。”

卫筱炸毛:“你疯了!怎么可以欺骗消费者?”

“没有欺骗。”曹子华寻思小老板可能是不了解。“900是我们的实测,但标注续航的时候,一般都是按CLTC标准工况。”

所谓标准工况,是上级主管部门根据国内路况制定的行业标准。

所有车企发表车辆数据,都是以此为参考的。

按照CLTC标准工况,风盾汽车的三电系统跑1000公里手拿把掐。

“这我甚至还说少了,标准工况1100我估计都能干到,毕竟那是数据图。”

“那就更不能这样写了!”

卫筱坚决反对。

CLTC她是了解的,那只不过是理想情况下进行的测试。

叫名是适合国情的工况,可世界上没有一条路是一模一样的。

要跑出标准续航的工况,除非严格按照工况要求的速度曲线去跑,怎么可能?

再加上CLTC标准工况还有倒逼油车淘汰,加快产业升级的使命。

所以更虚了。

卫筱目光坚定:“根据消费者的反馈,大部分电车的CLTC工况,都存在20%左右的上浮,有没有这事儿?”

曹子华点头:“具体要看用户跑什么地方,开不开空调,不过总体上20%误差差不多。”

“你实际的续航是900公里,CLTC标准工况是1100多?”

“差不多吧。”

闻听此言,卫筱嘴角突然上扬:“那么,我们的新车续航仍然不变,还标800!”

“可我们能跑900的。”曹子华百分之百确定。“别家都是虚标,您怎么还反向虚标了?”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