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躺平指南,我的农场通万界 第一卷 第14章 “咦?这不是‘小木兰’嘛!”

无非就是一点家具和生活用品而已,反正自己还有一箱钱傍身,大不了再去购买一批新的。他本来也不想欠任何人情债,所以这样反倒好了。

“那您今天有空吗?我想去友谊商店购物,可能需要帮手。”

听完何晓的话,傻柱顿时惊讶万分。原来这是儿子第一次主动邀请他一起出去。高兴之余连忙连声称有空,并补充道,“轧钢厂这几天都没什么事情,我现在完全闲着呢。”

“嗯……”

看傻柱并无离开之意,何晓只好说道:“您是不是可以先出去做些准备?”

“知道了知道了,我去把自行车准备好。”

何晓关好房门,打开自己的小皮箱,里面塞满了钞票。

因为友谊商店只接受外汇券,他将上面的普通钞票拨开,拿出了一些外汇券。

一张、两张、三张……

由于不清楚友谊商店商品的具体价格,何晓打算多带一些外汇券。当他数到三十张时停了下来。

这可是三千块的外汇券,无论是外汇券还是人民币,在那个年代都是巨大的数目,足够购买许多东西了。

放好外汇券,他合上小皮箱正要出门,又想起了一件事。

转过身来,他注意到小皮箱就那么放在床板上,显得有些显眼。

“唔……”

“会不会被人拿走了呢?”

提起小偷,他顿时想起了小时候就不安分的棒梗。要是这家伙溜进来,翻他的箱子可就麻烦了。

不过,棒梗真敢偷吗?

想着,何晓不由笑出声。毕竟偷一万元就够枪毙了,若是梗真的偷钱,肯定能闹出个大笑话。

最后摇了摇头,他关上房门走出了房间。

来到院子,看见贾家人正在忙着把物品搬到西厢房里,每个人脸上都挂着笑容,看起来像赢了一场重要的战役似的。

傻柱则站在秦淮茹旁边劝解着妻子。当儿子出现时,他马上迎了过来。

“儿啊,现在就要走吗?”

何晓点头示意,径直向外走去。

在胡同里等了一会儿,傻柱才推着自行车出来。

“来吧,儿子,坐上来!”

面对**在外的自行车后座,何晓一脸复杂。这铁疙瘩实在不怎么舒服,他心想回头干脆再买辆新车好了,这样出门更方便。

出了胡同口,傻柱用力蹬着车往北而去。

何晓探头看了看前方路途,问父亲:“您知道友谊商店在哪儿吗?”

“呵,京城里哪儿我去过不知道的?友谊商店就在建国门外大街上,你就等着到了。”

——

近半个小时的骑行,傻柱已经满头大汗才终于抵达。

友谊商店是一座四层楼高的长方形建筑,外圈围着一层金属护栏,在那个年代看起来颇为气派。

何晓好奇打量着,门口高处挂了一个写着中英文店名的牌子:京城友谊商店。

进出的人群以外国人居多,场景很独特。

墙壁上还有很多中英文的宣传海报,整座商店透着一股与众不同的氛围。

见傻柱用锁固定好了自行车,何晓招呼道,“咱们进去了。”

谁料傻柱却摇摇头说,“我还是别进去了,我又不是外国人。你进去吧,我就在外面等你。”

“您真的不进?”

何晓一听傻柱的话,立刻眉头紧锁。这话啥意思?莫非不是外国人就禁止入内?

毕竟都是同来的伙伴,自己独自进店shopping就毫无趣味了。

“你可不能不进去啊,我今天购物一堆,你要是不在,谁给我帮忙拿着呢?”

傻柱一听这番话,又哭又笑,感觉自己瞬间沦为了个拎包小工的角色。

虽然心里嘀咕了一阵,最终还是没再继续拒绝。

实际上他心里的确对店内充满期待。友谊商店在京城可是大名鼎鼎,虽然大家伙都知道这个地方,但能够真正入内消费的却少之又少。

这里的支付方式特殊——只收外汇券,完全不接受人民币,这一特点就直接将绝大部分人群给拦在外面了。

到达门口时,何晓瞥见一侧立着的牌子,上面赫然书写着十二个大字:“本店接待外宾,无关人员勿进!”

并未附上任何外文内容。

何晓一愣:“嘿……tui!”

心里暗自骂道:这是什么玩意儿!

接着他半开玩笑地说:“那要不我真的在外面等等吧?”

看着旁边那些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傻柱浑身不自在。这些人,曾经被称作“洋鬼子”

而现在居然成了贵宾般的存在了。

“怎么能不进去?咱又不是所谓的无关人士。”

尽管心里不满,何晓却也无计可施。毕竟,他自己也只是一个小人物罢了,能过好自己的生活已经是万幸。

拉上傻柱,他就准备往里面走。

走到第三步,就被守门的服务员拦住:“同志,本店仅限外宾进入。”

何晓没说自己的香江身份,默默从口袋中掏出一把外汇券晃了晃。

那服务员立刻态度大改:“先生,抱歉,您请进。”

何晓心里无奈叹气,拉着傻柱,迈进了这家特别商店的大门。

刚跨进去,傻柱的目光立刻就被边上排列的一排电视吸引住了。

年初的时候,为了买下那一台黑白电视机,傻柱在百货大楼前排队许久才终于拿到手。然而这里的景象,让他的世界观受到了冲击——成排色彩鲜艳的大型彩电可供选购,而且每一台电视上都标有外文。真是人与人之间差太多了,简直让他喘不过气来。

另一边扫视,他又惊喜发现:“哎呀,那是冰箱?还有洗衣机!”

这些商品,外面市场上极其稀缺,表面带有英文说明,显得极为精致。相较而言,百货大楼的商品就略显粗糙许多了。

感到眼热极了,他心里暗想:每样都想买啊!

一到冬天,媳妇洗衣物时手上就会因为寒气冻出裂口和红疮。要是有洗衣机就好了,可以避免她遭受这样的痛苦。

再说冰箱也是必需品呢,自己常从工厂饭堂带回来食物,有了这个就不怕存放问题,还能多带一些回来方便省事。

...

对于后世商场已经见怪不怪的何晓并没有傻柱那样的震撼反应。

快速环顾四周之后,他对店内的导购小姐产生了好感。她们清一色身着红白条纹马甲服,并在衣领处别有心地点缀了蝴蝶结,整体看上去非常时尚优雅。

观赏了一会儿后,他招呼了一下身旁还沉迷于电器中的傻柱,两个人一起开始探索友谊商店的一楼展区了。

商店的一楼空间宽敞,所售商品大多为家用电器及生活必需品。

货架上陈列的商品来源广泛,不乏国外品牌。

当何晓来到一个摆放洗漱用品的货架前时,他的目光被一管牙膏吸引住了——那是一管正宗的美国产高露洁。

他不由赞叹了一声,随后对身旁的女售货员说道:“麻烦您帮我取一管中华牙膏、一支牙刷,还有旁边蜂花牌的洗发水以及一块沪城肥皂。”

当时商店的经营方式与后来有所不同:各个货架均以柜台隔开,选购商品必须由店员帮忙递送。

女售货员听罢略带疑问地看了一眼这位顾客,旋即按其要求从货架上取下所需物品。

旁边的傻柱见状颇为焦急,轻轻扯了一下何晓的衣服,低声劝道:“儿啊,这些日用品街边小店也有卖,没必要在这浪费外汇券呀。”

“无妨,一次性买全便好。”

何晓态度从容,觉得省去麻烦也值了,反正自己外汇券充足。

购买完洗漱用品之后,父子二人继续在店内信步而行,来到了一楼西侧区域。远处地上摆放着排列整齐的自行车队伍映入眼帘,这引起了他的注意。

走近后,何晓发现除了各类自行车之外,在左侧货台上面还陈列着几辆摩托车——这是他未曾见过的稀罕物。

其中一辆漆黑厚重的摩托特别引人注目。“哦?是本田品牌!”

这是日本原装进口的摩托车呢。

附近的售货员恰巧听见了他的话语,随即附和:“没错先生,这是我们从日本小日子公司引入的一款车。”

然而看到标价,何晓瞬间冷静下来。价格不菲!一万多元的外汇券可是一个不小的数目……这笔钱若用来购置京城的小院子都绰绰有余。

遗憾地站起身正欲离开之际,他不经意间又捕捉到一抹不一样的身影——一辆小型且颜色明艳的橘红色摩托映入他的眼帘。

“咦?这不是‘小木兰’嘛!”

不过稍后一思索,他才明白原来这款车型尚未问世,眼前的其实是铃木FA50,也是经日本原装进口而来。

何晓围着车子绕了两圈,越是仔细打量越觉满意。虽然体积小巧,却具备所有必要配置:前后灯光齐全,还有装载物品的篮筐;发动装置设计合理,并附赠了一个供载人的小小后座——虽说载人略局促,但用来挂购物袋之类的却是再合适不过。

最后查看标价时,他松了一口气,这一辆只要花费一千零五十元外汇券而已。

他怔了一瞬,再看那些动辄上万的大型摩托车,相比之下这个价格实在太公道,可以说是优质优价。

―――

于是下定决心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