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父北伐,刘禅率魏延奇袭长安 第474章 魏国朝堂风向

就在众臣被司马师一顿忠君为国之言,感动的众人纷纷落泪。

众人纷纷为司马懿请功封赏!

可这其中还有一人未发一语,只是冷眼看着眼前的司马师,似在想着什么。

而这台阶之下的众臣反应,被一直未说话的曹睿尽收眼底。

他看着无言以对的曹霖。

除了恨其不争这外也无他法,只能看向众大臣之中的王朗、华歆说道。

“司徒、司空你们二位是我大魏三朝重臣,于此时你们对司马懿引兵来此之事以为当如何!”

拄着拐杖的王朗一听此语,立时一个白眼身子就要倒。

这时其后方一个年轻人一个箭步冲上前,熟练的扶住王朗,立时对着曹睿说道。

“不好,陛下,家父年事已高,近日汉军大举入侵,家父日夜操劳恐怕是体力不支旧病复发,还请陛下准家父下去休息。”

曹睿无奈摆了摆手。

看着王肃扶着王朗下朝。

一旁的华歆心中大骂王朗老狐狸。

可看着曹睿把目光投向自己,华歆知道他不能不再说话。

眼神一闪扫了跪于地上的司马师一眼。

随之硬着头皮说道。

“陛下,司马都督引军勤王也是出于公心,只是办法欠妥一些,可我大魏却有外臣无诏不得引兵入司隶之定律,这个臣现在也不好多说什么,还请陛下一言而定。”

随着华歆又把决定权推给了曹睿。

好像什么都说了,又好像什么也没说。

现在司马懿手下十余万大军在司隶,这可是目前大魏最大的一股军力,还近在洛阳郊外!

要是曹真在还好说。

可现在!

他华子鱼可不敢明着得罪这个手握军权的大都督。

曹睿眼神闪过一丝失望。

随之把眼神扫向众臣之中另一人,带有期望的问道。

“御史中丞!”

“臣在!”

一个身材高大、五十余岁的臣子走出众臣之列。

曹睿看着他说道。

“爱卿,你对司马懿此次引兵入司隶之事当如何看?”

那人同样扫了一眼跪于地上的司马师一眼,随之说道。

“司马都督无诏领兵来此犯有大错,然当时大将军兵败、汉军进攻洛阳城下,事急从权也是无奈之举。”

那人说着对曹睿一拱身说道。

“还望陛下看在司马懿一心为国的份上对其小惩大戒,这样既能警示他人,不让怀有异心之人以此为借口危胁中枢,又能不寒了老臣救驾之心!”

“不管如何说,司马仲达是为了陛下和洛阳城安危而来,其救驾之功功不可没,不能寒了忠臣之心!”

立于前列的陈群立时出列反对的说道。

他这一带头众多大臣像是有了主心骨随之纷纷出班说道。

“司马懿当封,臣附议!”

“臣也附议!”

“臣附议!”

随着又有众多大臣出列为司马懿说话。

曹睿眼中闪过一抹失望。

正在这时内官走近曹睿在其耳边说着什么。

曹睿眼神一紧,可又恢复如初。

看向那内官,那人点了点头向曹睿再次确认。

曹睿一时失神。

看着满朝一大半的人都在为司马懿说话。

在想了少时之后,心中无奈,可也知现在不是处置司马懿之时,西面还有一个更大的敌人诸葛亮正在虎视眈眈盯着洛阳!

可他也不想封赏司马懿,现在都难以管制,这要再给他的州牧之职,司马懿名正言顺之后岂不是要翻天!

可众大臣之意又不能不安抚!

随之脸上换了一副笑容看着司马师!

“我岂不知司马爱卿是忠心护主而来,爱卿救驾有功,朕又怎会忍心治罪于他。”

“可……!”

曹睿像是有些为难的说道。

“御史中丞所说也对,如不予以警戒,恐怕日后有人借着此事为借口、行不轨之事。”

“这样吧!”

曹睿起身看着众臣说道。

“司马懿救驾有功,然其无诏而入司隶此举毕竟有违先帝之法,不管岂不是对先帝不敬。”

“这样,功过相抵、不奖不罚,让其引军于颖川驻军以护洛阳侧翼,其他的等朕日后慢慢安排!”

“陛下英明!”

众臣拱手躬身。

“散朝!”

说着曹睿头也不回的走出大殿!

而一众人未有就此散去,却纷纷围上司马师七嘴八舌的说着恭维亲近之言。

“司马公子如此年轻真是一表人才。”

“大公子这次也是救驾有功,日后前程不可估量!”

“公子年少有为,年纪轻轻就已是将军之职,不知是否已定婚约,在下家有一女正是十八年华,不知公子能否来府中一叙!”

众人七嘴八舌的围司马师。

而华歆看着眼前一切,随之对着陈群说道。

“尚书令与仲达交好,之前如有得罪之处还请长文兄不要怪罪才好,在下身在朝堂很多事也是身不由己,以后还请多多照顾!”

陈群也是一拱手。

“司空说哪里话,我大魏正值危难之时,正是需要我们众臣同心协力办事,之前之事我会与仲达说。”

“司空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仲达为人大度不会真在这些事上计较的,只是日后……!”

陈群看着华歆欲言又止。

华歆马上会意。

“长文所说我心中明白,日后朝堂之上我们当同心协力共扶大魏之难!”

两人在眼神的交流之中,达成了某种默契,随之一笑向外走去。

而这时侍郎荀顗走出大殿,回头向被众臣围着的司马师一眼。

随之对身边一人说道。

“曹子丹、曹文烈一死,这朝堂之上的风向立时就变了,以前支持曹真的人现在大部分开始在讨好司马懿,看来以要更加小心行事!”

“先回去!”

而此时曹睿已回到后殿。

看到四下无人,随之一把扯下头上的冠冕直直摔于地上,冠上的珍珠随之蹦向殿内各处、四散而飞。

“**,司马懿好大的胆子!”

内官赶忙上前扶住曹睿。

“陛下息怒,御医说您身体刚刚好些不能激动。”

曹睿大声说道。

“你让朕如何不激动,诸葛亮退军,可他司马懿的大军却开到了洛阳郊外。”

这时跟随在曹睿身边的毌丘俭、夏侯玄两人吃惊的对视一眼,显然他们也没想到司马懿敢这样做。

夏侯玄开口说道。

“陛下情况属实吗,司马懿真就有如此大胆,敢向洛阳进军?”

曹睿说道。

“情报所说司马懿引大军十几万众正在从西面向洛阳方向而来,其前锋兵马距洛阳已不足三十里,而且……!”

曹睿看了毌丘俭和夏侯玄一眼。

“而且,他还有两路兵马,一路向西尾随诸葛亮大军而去,现已接收了孟津渡,另一路大军正在向虎牢开进,你们可知这是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