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周城外,鞑子大营。
留守大营的鞑子主将名叫巴特尔,是兀良哈的副手,性情勇猛但略欠谋略。
他正指挥留守的三万余人,与从朔州和蔚州方向杀来的韩忠、林丰部激战。
韩忠镇定沉着,指挥有度,钟猛、石勇更是勇不可挡。
五千朔州精锐如同猛虎下山,反复冲击鞑子大营西南角。
林丰的两千蔚州军也从东面不断施加压力。
巴特尔打得十分吃力,只能凭借营寨工事苦苦支撑。
“快!再派快马!向兀良哈大人求援!胤军攻势太猛!”巴特尔焦急地吼道。
然而,他等来的不是援军,而是兀良哈在葬马坡惨败正狼狈逃向武周的消息!
“什么?兀良哈大人败了?三万大军…就…就这么败了?”
巴特尔接到消息,如遭雷击,面色瞬间惨白如纸,“赵暮云…那个恶魔还活着?”
这个消息如同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整个鞑子大营顿时人心惶惶,士气暴跌。
“快!收拢兵力!加固营寨!等兀良哈大人回来!”
巴特尔惊慌失措,再也无心出营鏖战,只想着如何固守待援,与兀良哈残部汇合。
但赵暮云是不会给他这个机会。
翌日,联军主力抵达武周城外,与韩忠、林丰部成功会师!
联军声势大振,总兵力接近五万,对龟缩在大营内的巴特尔部形成了绝对优势的包围。
而兀良哈的残军被阻隔到另外一边,与巴特尔难于汇聚一起。
赵暮云下令各部安营扎寨,打造攻城器械,派出小股部队日夜不停地袭扰鞑子大营,使出疲敌之计。
同时也在寻找最佳的总攻时机。
武周城下,战云密布,一场规模更大、更为艰苦的攻坚战,一触即发。
......
晋州,晋王中军大帐。
晋王胤曦的关注点,早已从忻州大战,转移到了刚刚传来的晴天霹雳般消息:
京城陷落,太上皇永昌帝驾崩,皇帝胤昭弃城出逃!
“废物!胤昭这个废物!蠢货!”
胤曦在书房内暴跳如雷,珍贵的瓷器摔碎了一地,“这才登基几天?就把祖宗江山给丢了!还把父皇给气死了!无能!昏聩至极!”
他痛哭流涕,一半是出于对宗庙倾覆的悲愤,另一半,则是掺杂了野心的痛心。
这偌大的帝国,本该由他来拯救,甚至掌控,如今却变得如此支离破碎!
就在这时,心腹密探带来了另一个更让他震惊的消息:
“王爷,细作来报,发现…发现太子的踪迹了!”
“他似乎在一群神秘高手的护卫下,逃出了鞑子的追杀,刚刚渡过黄河,进入了进入了河东地界,目前行踪不明!”
“什么?他逃到河东来了?难道他想去找赵暮云?”
胤曦猛地止住哭声,眼中瞬间闪过一丝惊愕,随即被无尽的算计所取代。
他立刻屏退左右,只留下最核心的几名谋士。
“诸位,事情变得有趣了。”
胤曦脸上泪痕未干,嘴角却已勾起一丝冰冷的笑意,“本王那好大哥,如今成了丧家之犬,逃到我的地盘上来了。”
“你们说,该如何‘招待’这位陛下才好?”
一名谋士眼中精光一闪:“王爷,此乃天赐良机!若能‘请’到陛下,则挟天子以令诸侯,名正言顺!”
“届时王爷无论是整合各方力量抗狄,还是更进一步,都占尽大义名分!”
另一谋士则谨慎道:“王爷,需小心处理。陛下身边必有能人护卫,且其身份特殊,若强行拘禁,恐惹非议。”
“不如先‘恭敬’地将其‘迎’至晋州,‘保护’起来,再徐徐图之。”
胤曦捻着胡须,沉吟不语,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
胤昭的到来,虽然打乱了他的步骤,但也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风险。
而他还不知道,另一个更大的“惊喜”正在武周城下等着他。
早已死去的赵暮云,不仅活着,还刚刚取得了一场辉煌的大胜,并且即将成为整合河东各方势力的联军统帅。
这个消息,很快就会传到晋王耳中。
届时,晋王到底什么心思,就不得而知。
.....
京城,此刻已彻底沦为地狱。
左贤王兀术兑现了他的“承诺”——三日不封刀。
鞑子士兵烧杀抢掠,奸**妇女,无恶不作。
冲天的火光映照着无数惨绝人寰的景象。
宏伟的宫殿、繁华的街市、百年的书院…都在烈火中化为废墟。
在彻底榨干了京城的财富后,左贤王下令撤离。
大车小车满载着抢掠来的无数金银珠宝、古董字画、书籍典籍,以及被掳走的数千名皇室成员、宗室女眷、官宦小姐和工匠艺人。
还有超过十万名青壮年百姓,如同牲口般被绳索串连,哭嚎着被驱赶向北境,等待他们的将是悲惨的奴隶命运。
离开前,左贤王扶植了早已暗中投靠的首辅顾鼎铭为“齐王”,建立一个彻头彻尾的傀儡政权。
试图以此管理占领区,并进一步分化汉人力量。
崔开济等众多官员或在混乱中被杀,或仓皇出逃,或被鞑子掳走。
而周德全、王磐、白守仁三人,此刻也傻眼了。
他们本以为能凭借“献宝功劳”在新朝谋得了皇商资格,正要大展宏图。
却没想到鞑子不讲信用,撕毁盟约,杀进京城。
三人见机得快,利用消息灵通之便,匆忙卷走了卷烟作坊积存的大量银两和成品卷烟,向西仓皇逃窜,幸免于难,暂时不知所踪。
西京。
李金刚、杨岩、马宗亮等人也收到了京城陷落、鞑子大掠而去的消息。
马宗亮兴奋不已,立刻提议:
“陛下!鞑子已退,京城空虚!正是我等出兵潼关,收复京畿,夺取中原的大好时机!届时挟此大功,天下谁人不服?”
杨岩却摇头反对:“京城乃四战之地,易攻难守。且鞑子虽退,实力犹存,必会卷土重来。”
“我等不如先南下夺取富庶的剑南道,然后顺长江而下,收取荆湖、江南、江东!”
“得此半壁江山,钱粮充足,进退有据,方可图谋天下!”
两人争执不下。
李金刚沉吟良久,最终做出了决定:“京城,乃天下正统所在!即便是一片废墟,其象征意义亦无可替代!”
“必须先夺回京城,打出光复的旗号,方能号令天下,占据大义名分!传令下去,整军备马,兵出潼关,目标京城!”
新一轮的争夺,即将在中原大地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