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爆发南北榜案,我带头敲登闻鼓 第一百一十九章:胡惟庸的探望

太子府内,陈良正在服用太医给的药。

太子朱标则一脸沉闷的坐在椅子上。

今天他可谓是给足了陈良面子,将自己多年穿着的披风赏赐给他。

这是何等的殊荣?

但陈良打探消息的行为真被朱元璋说中了,自己又如此信任陈良。

常常因为政见不同和朱元璋争执。

而朱元璋所说却是一一应验。

这也许只是一件小事,但侧面反应了朱元璋所言非虚。

自己的治国理念难道真的是行不通的吗?

难道就一定要像父皇一样,去做一个冷酷无情的帝王吗?

朱标的内心在挣扎,他看向陈良的目光也不禁变得复杂,甚至阴沉起来。

“殿下,我服过药了,若是没有什么其他事,我就先回去了。”

“等一下。”

还未等对方踏出门槛,朱标突然出声。

陈良顿时动作一滞,转过身望向朱标。

“本宫不是让你好好休息吗?你跑去都察院看什么?”

见对方问起,陈良似乎早就猜到一般,从容答道:“多日不在朝中。”

“对朝廷多日以来发生的事情都不了解,所以去都察院问些情况。”

“以便三日后回到太子府,能更好的开展工作。”

听闻此言,朱标呵呵一笑。

“你可以直接来问本宫,或问太子府属官,或问朝中大臣。”

“问都察院的人有什么用?他们知道什么?”

陈良愣了愣,随即点了点头。

“殿下说的是。”

朱标抬眼看向对方,后者拘谨的站在门口。

“陈良,这次入太子府也是本宫费了口舌恳求父皇,你可不能对我有什么隐瞒啊。”

陈良喉结狠狠抽了一下。

“臣自然无有隐瞒。”

朱标当即一挥手,后者立刻向外走去。

门外的人看到陈良灰溜溜的走了出来,一个个笑道:“我还以为殿下有多重视他。”

“就是,还赐给他贴身的物件,结果现在转头就挨骂了。”

“真是笑死人,待三日后他回来,我等定要好好羞辱他一番!”

此时,看着陈良离去的朱标心中十分不是滋味。

其实陈良并没有做错什么,打探消息实属正常。

但是真被朱元璋说中了,有假不放,偏偏跑去都察院。

和那些监察御史打成一片,朱元璋绝对不想看到这一幕。

像自己这样赏识,待日后陈良成长起来,在朝中左右逢源,甚至有了自己的势力。

届时自己接过皇位,陈良要是成了伊尹,霍光……

想到这,朱标不禁心下一沉。

而此时,心情同样沉重的陈良刚回到家里。

“太子这是打一巴掌给一颗糖啊。”

“在大庭广众之下重赏我,给足了我面子,结果回到太子府却开始警告我。”

“回太子府的路上他也一句话不说,八成是对我和都察院御史亲近有些不满。”

陈良明白,朱标再怎么说也是朱家的人,是未来的储君。

自己听话,以朱标的秉性不会对自己怎么样。

但若是让他觉得自己危险,那事情就不一样了。

没有哪个掌控权力的人会喜欢一个能威胁自己的存在,即便对方没有这个心。

虽然陈良目前尚且年轻,但能和朝中之人斡旋这么久全身而退,便可见一般。

“即便太子没把我当个老狐狸,恐怕老朱也得把我当老狐狸。”

“他们肯定是说了什么,不然太子不会无缘无故这般。”

陈良猜测的八 九不离十。

心里有了这些盘算,陈良索性就躺在家里好好休息三天。

只要没出什么大事就行,至于太子那边,也只有找个合适的机会谈一谈了。

想到这,陈良躺倒在床上开始呼呼大睡起来。

连续的折腾陈良早就有些不堪重负,以至于让陈良几乎沾床就睡。

不知睡了多久,再次醒来时已经太阳西斜。

陈良晃了晃脑袋,正要喝水,却听到门外传来一阵敲门声。

“谁啊?”

陈良将门打开,看到来人,一瞬间便清醒了。

“胡……胡丞相?”

“陈御史,不知我方便进来吗?”

陈良当即让开一条路。

胡惟庸也不客气,踏步走了进去。

陈良关上门,同时心底一沉。

自己这些日子在江南的经历,和胡惟庸可是有些间接关系。

“陈良,听说你在江南遇刺,我特地来看一看你。”

“丞相,寒舍简陋,天气又冷。”

“您还是赶紧回去吧。”

闻言,胡惟庸脸色变了变,道:“无妨,你出了这么大事,我理应来探望你。”

“只是我实在想不到,江南秦家竟然有这么大胆子,竟然敢刺杀朝廷命官!真是不想活了。”

“秦家原本是个江南豪族,如今落得如此下场,合是罪有应得。”

陈良观察着对方的脸色,胡惟庸的愤满之情不像是作假。

陈良心中的紧张顿时少了些许,证明胡惟庸确实和这件事没有直接关系。

“呼,胡惟庸也不会这么蠢。”陈良心里思索。

“你现在已经完全属于太子府属官,和借调不同。”

“这下你就是太子一方的人了,再也不会卷入所谓南北之争。”

“我不知道胡丞相说的什么意思。”

陈良来了一手装傻充愣,要是直接承认南北之争,那很多事情都说不清楚。

这里面牵涉的太多了,包括陈良遇刺,也可以看作是南北之争。

争到刺杀朝廷命官的程度,朱元璋肯定注意力都集中在这上面。

陈良更是不敢说错半个字。

见状,胡惟庸笑道:“在这里只有你我二人,没必要装作不知情了吧?”

听闻此言,陈良苦笑一声,低声道:“只怕隔墙有耳。”

陈良指的自然是锦衣卫,而胡惟庸被对方一提醒,也察觉到有些不妥。

“胡丞相,我也不瞒你,一开始不是我要赶你走。”

“今日早些时候,我去都察院想了解一些我不在时朝中的事情。”

“太子殿下对此很不满。”

闻言,胡惟庸不禁疑惑道:“可我听说太子殿下可是重赏了你。”

陈良脱下 身上的披风。

“丞相是指这个?”

“这是两码事,丞相为官多年,还不知道我是什么意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