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清晨。
杨宁不出意外的起晚了。
自从穿越过来,他就没在午时之前起床过。
便宜父皇原本规定的,去东宫交接奏折的时间,是鸡鸣之后的半个时辰。
现在太阳都高悬于头顶了。
“肯定是这几天太累了,毕竟身上这副绝世根骨也需要好好的休息。”
杨宁挠了挠头,胖麻子连忙将黑金蟒袍给杨宁穿上。
不多时。
杨宁便在门口等候了许久的小太监的带领下。
来到了曾经专属太子的大内东宫。
东宫不比养心殿,大概只有几百个平方。
大小一般。
但是内部的装潢却是极为奢侈的。
光是走入东宫的那一刻,杨宁便抬眼看到。
支撑东宫天花板的四梁八柱,无一例外全都是金丝楠木。
这一根金丝楠木目测足重达上百斤!
而无论是在前世的蓝星,还是在眼前的大乾王朝。
这动辄需要上千年才能长成的金丝楠木。
都是一两一黄金的极致奢侈品!
再移步进入东宫的小书房。
小书房的格局几乎就是一个缩小版的御书院。
和皇帝的书房,完全是等比例缩小。
而彼时的东宫书房内。
两侧已经占满了文武大臣。
每一个大臣手中都握着一本金黄的奏折。
“臣等参见监国殿下。”
众大臣齐齐拱手,冲着姗姗来迟的杨宁拱手称道。
杨宁见状,也提了口气。
而后径直的朝着书房内的主座走了过去。
“殿下,今日京城外围多了几百个从河南道来的灾民,京兆尹上报,想问问我们应该怎么办?”
“殿下,东北边关的军饷还有半个月就要发放了,但是鉴于东北现在群龙无首的情况,兵部不知军饷该如何发放了。”
“殿下,从明天开始,诸位皇子藩王就要陆续回到藩地了,但考虑到六天之后就是您的大婚,到时候还要再请诸位皇子藩王过来,是否要延期诸皇子藩王在京的日期?”
杨宁刚坐在座位上。
**都还没坐热乎。
众官员便一人捧着一个折子,七嘴八舌的冲着杨宁汇报了起来。
杨宁见状,深吸一口气,看着这群满脸严肃的大臣。
他冲着最近的大臣招了招手,略显几分好奇的问道:
“你们一共给我准备了多少份折子?”
“回禀殿下,今早陛下考虑到您是第一次涉政,所以只给您准备了一百份。
只有正常监国的一半不到的量,而且大多是一些不会影响太过的小事。”
站在杨宁身边最近的大臣双手一拱,一五一十的冲着杨宁回应了起来。
杨宁闻言倒吸一口凉气,眼神中明显生出了几分惊异。
“先把太子妃案的卷宗给我看看吧。”杨宁摆了摆手说道。
“是。”为首的官员,是吏部侍郎万延。
他是大乾京官中最为典型的中立派,做事派。
这也是他为什么会出现在东宫书房的原因。
在这里的官员,都是大乾皇帝精挑细选出来的。
虽然不能保证他们的业务能力。
但至少能保证一点,就是这群文武百官都绝对中立。
“殿下,这就是太子妃的卷宗,刑部和御史的部分都在这儿了,大理寺的调查部分,我们无权查看,只有陛下下旨才可。”
礼部侍郎万延双手一拱,恭恭敬敬的说道。
杨宁闻点了点头,而后接过了万延手中的卷宗。
翻开一看。
上面用闹人的篆书,记载了一段段令人触目惊心的内容。
杨宁盯着卷宗看了许久。
上面有很多细节,是他并不知道的。
比如,太子妃案发生的当天。
阳平侯之子从漠北前线归来,京中大半的官员和公子哥,都到阳平侯府去喝庆功酒了。
其中就包括前身,以及那个畜生老三。
更重要的是。
太子妃也在场!
那时的太子妃已有身孕,况且太子殿下刚刚战死不久。
她为何会出现在阳平侯之子的庆功宴上呢?
这条信息,刑部和御史也只是提了一嘴。
毕竟,阳平侯全家早就事发后第二天。
便被委派到了东北边关戍边。
为的就是填上太子战死之后的空缺。
天高皇帝远,虽说刑部和御史后来又派了几波人去询问。
但最终都是不了了之。
“阳平侯之子,这或许就是解开太子妃案的关键了!”
杨宁看完整个卷宗,对阳平侯之子的怀疑达到了顶点。
“正好六天之后,我就要去东北就藩,到时候,定要查他个水落石出!”
杨宁合上卷宗,暗暗下定决心。
而后将手中的卷宗递还给了吏部侍郎万延。
“殿下既然看完了,就请批阅奏折吧。”
万延见状,也是大手一挥。
两侧的大臣见状,更是纷纷将手中的折子递到了杨宁面前。
杨宁挠了挠头,有一种做功课的麻木。
紧接着。
东宫门外响起了一阵脚步声。
三皇子杨建、楚王杨楚、齐王杨奇还有二公主庆柔。
一同走进了书房,冲着监国之位上的杨宁拱手道:
“臣等参见监国殿下。”
“你们怎么来了?”杨宁有些惊喜的起身,格外看向二公主庆柔:“庆柔不是在江南进行为期一年的游历吗,怎么也提前回来了?”
听闻此言。
楚王杨楚淡然一笑,而后冲着杨宁略显打趣道:“这不是为了见识见识你这个监国六哥的风采么。”
“别听四哥的玩笑话。”二公主庆柔灵动的眨了眨眼,挽起杨宁的胳膊道:“我是听说六哥你要大婚了,这才跟父皇飞鸽传书,暂停了江南游历,回来参加你的大婚的!”
二公主庆柔是庶出,和杨宁一样。
但二公主却因为才富五车,而被便宜父皇相当看重。
好些皇子都盼不到的学习机会,游历机会。
二公主庆柔却是拿到手软。
而自幼在杨宁保护下长大的她。
早就把杨宁当成了亲哥哥。
“六弟,当监国的滋味如何啊?”齐王杨奇看向满桌的奏折,不免一笑。
三皇子杨建更是附和道:“若是觉得自己把握不住,三哥可以替你。”
杨宁闻言只是瞥了一眼老三,而后故意将太子妃的案卷抽了出来。
“三哥,你和阳平侯之子关系如何啊?”
此话一出,三皇子杨建瞬间就熄火了。
他收起折扇,放进了腰间玉带,而后尴尬的摇了摇头:“只是朋友,只是朋友。”
“最好只是朋友。”杨宁一语双关的说道,而后再度看向众人:“诸位皇兄来可是有事?”
“父皇让我们来探班,怕你因事务繁杂闹脾气。”齐王杨奇心直口快的说道。
楚王杨楚还没来得及阻拦,只得摊牌道:“就是来看看你,别太累了。”
“多谢诸位皇兄关心!”杨宁双手一拱,点了点头。
而就在此时。
东宫外却再度传来了一阵嘈杂的声音。
工部黄尚书穿着湿了一半的官服。
踉踉跄跄的跑进了书房,一边跑一边还喊着:
“殿下!江东......江东水患复发了,水坝再次决堤,江东今年恐怕要颗粒无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