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等愿为殿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五百名亲卫闻言,瞬间热泪盈眶激动不已。
能挂皇子府名,入大内籍。
这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待遇啊。
要知道,他们当中不泛有百战老兵。
可即便如此,他们仍只是普通的军户籍。
军户籍虽每年都有俸禄可领。
但拥有军户籍的人家,每隔三年都要向大乾行伍提供一名青壮力参军。
军户这个名头听着好听,可背后付出的血泪,则远超常人认知。
可一旦入了大内籍。
那就算是半个贵族了。
不仅能够享受到数倍于军户时期的俸禄。
而且子孙还能够进入到国子监的外围去读私塾。
更重要的是,入了大内籍贯,就相当于有了一张笼罩在头上的保护伞。
哪怕后代子孙真有一天犯了错。
在这大内籍的保护下,也能减轻几分。
此外。
大内籍也是分三六九等的。
最次的一等,便是通过后宫嫔妃或者大内总管等人入的籍。
这些人在宫中虽有一时的势力,但最多只能保全一世。
人死之后,其所代表的势力都会消失。
而皇子、亲王这个级别的大内籍,便是最高等的。
他们都是真正的皇亲国戚,龙子龙孙。
说的露骨一些。
只要大乾皇朝还存在于世间一刻。
这些龙子龙孙的荫庇就永远都不会消失。
只不过,想要入皇子皇孙的大内籍。
不只需要实力,更需要运气加持。
寻常人哪怕在皇子府上干一辈子。
或许都得不到皇子的睁眼一瞧,更别提赏识了。
反观他们这群从将军府借调来的亲卫。
简直是三生有幸!
入了这种大内籍,可谓是前路坦荡,造福子孙!
“不必言谢、”杨宁摆了摆手,眼神坚毅的回应道:“只要你们能助我在军演中夺魁,这些不过是鸡毛蒜皮。”
“殿下放心,吾等定将竭尽所能,哪怕战死也在所不惜!”为首的亲卫扬声一喝,表起了忠心。
杨宁闻言,则是淡然一笑:“战死不太可能,明日所用之兵器,都不能开刃。
你们身上穿着的皆是重骑甲胄,防御力堪称当世一流。
在这种情况下,最多是被俘。”
徐渭祖听罢,却突然挡在杨宁身前道:“军演在即,殿下不可说不吉利的话。
况且,就以殿下的兵法,只有咱们俘虏别人的份儿!”
“今日训练提前一个时辰结束,让大家好好休息一夜,明日一早随我驻进军演领地,在那群文武百官的面前,好好亮个相!”杨宁点了点头,而后挥袖说道。
“是!”徐渭祖双手一拱,眸中星光烨烨。
翌日。
清晨。
京城外城的八道大门全部关闭。
为防有心怀不轨之人趁军演时作乱。
每年皇子军演时,京城都会封锁十日。
边关军也必须赶在皇子军演前进行换防。
就连前往京城述职的百官,都要延后十日。
无论哪一个环节出错,都会耽误军演的进行。
皇帝若真追究下来,至少也是消爵罢官的惩罚。
这也是为什么,徐遇春会因大军风寒耽误换防而慌不择路。
与此同时。
京城西山。
军演的红旗横铺百里。
每隔几里地便有一座三米高的信楼矗立。
这是专门用来给大乾皇帝传递前线战况的。
文武百官齐聚在西山大营中。
人来人往的黄马褂御道卫铺满了大营的每一条路。
熙熙攘攘的人声不断从大营中传出。
鼎沸的人声,更是震得荒山四响。
“殿下,这就是我们所在的领地了。”
徐渭祖指了指不远处的一片戈壁。
杨宁点了点头:“西山戈壁,此地不宜久留啊。”
此处原本是皇帝划给国舅的封地。
但奈何此地连年大旱,土地肥力丧失殆尽。
最后便成了校场、练兵之所。
水源没有,植被稀少,算是半个沙漠。
唯一的好处,就是两面环山,只要守好东西两个关隘,就能大大延长存活时间。
“畜生老三的领地资源最丰富,背靠农田,三面环山,而且林中走兽飞鸟许多。”杨宁朝着几十里之外的一片洼洼绿地瞥了一眼:“不过距离太远,想要夺畜生老三的领地定是劳民伤财。
四哥的领地,与我南北相拒,不能动。
唯有二哥的领地,可以夺一夺了。”
杨宁嘴角一挑,心中似已有了万全之策。
就在此时。
两支铁骑从大营开拔而来。
一支铁骑的旗帜上写着“齐王”。
另一支铁骑的旗帜上写着“楚王”。
二哥杨奇为齐王,戍边西南。
四哥杨楚为楚王,戍边正西。
二人戍边三年有余,立下战功无数,堪称大乾的一道屏障了。
只不过,楚王杨楚在军中的威望更高一些。
一方面,是因为杨楚的外祖父曾是兵部尚书。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杨楚曾在西域以十八骑平定了六个部落。
自此,西域人也称杨楚为杀神!
这两支铁骑一入场,负责警戒大营的御道卫都瞬间黯然失色。
真正从死人堆里摸爬滚打出来的,那种杀伐气质,全然不是在京城养尊处优之辈可以相提并论的。
即便是杨宁所带的这五百亲卫,相较于二位兄长所带的精锐铁骑,也有几分逊色。
而彼时站在大营上的文武百官。
见几位皇子和其所率之军都入了场地。
也开始纷纷议论了起来。
“要我说,还是四皇子的骑兵最威风。”
“二皇子的骑兵也不差,听闻二皇子部队中有一半人是西南土司,战斗力远超常人!”
“毕竟是从藩地跋山涉水而来,我还是更看好三皇子,三皇子所拥的这支部队,可是号称聚集了京城的奇人异士,而且还有一百名禁军坐镇!”
“所以说,几位大人都下了多少银两的赌注啊?”
一名尖嘴猴腮的文官,捋了捋嘴边的两撇八字胡,一脸奸笑的凑了过来。
“五百两,全压二皇子。”
“一千两,全压四皇子!”
“两千两,一半压四皇子,一半压三皇子!”
“徐国公,你一大早就来了,你压了哪位皇子?”八字胡官员看向徐遇春道。
徐遇春闻言,也伸出了五根手指。
“五百两?五千两!?压的哪位皇子?”
众人猜忌不断,可徐遇春却一言惊人道:“白银五万两,全压六皇子杨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