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山河 第四百九十八章 、夺取外城

黑夜是最好的掩护,官军只知道敌袭,却不知道敌军有多少。

不同于精挑细算的家丁,大部分官兵都患有夜盲症,夜间作战对他们非常不利。

明明坐拥兵力优势,但战场上却处于劣势。

在永定门陷入激烈争夺时,距离广安门不远处的一队官兵,悄然聚集在了一起。

“干完这一票,除了预付的一百两,每人还有两百两赏银。

并且太上皇还许诺了,事成之后一律官升**。

弟兄们,升官发财就在今朝。

先控制城门,等施提督的军队抵达,就打开城门放他们进来!”

守城将领楚星宇**澎湃的说道。

在数日之前,他还是大虞皇帝的忠臣,现在就成了迎接叛军入城的急先锋。

一方面是被人拿住了把柄,另一方面则是对方给的太多了。

士兵每人都能分到三百两,他这个城门守将的待遇,更是拿到获得了三万两的巨额报酬。

一边是把柄泄露身败名裂,一边是升官发财,这个选择很好做。

没有犹豫多久,他就从皇帝的忠臣,变成了太上皇的忠臣。

“百户大人,放叛军入城,可是要杀头的!”

一名小旗官身体颤抖的说道。

在收到钱的时候,就知道这钱不好拿。

本以为是走私一些紧俏物品,或者是倒卖军需物资。

被逮住的后果,固然非常严重,但终归有活动的余地。

毕竟,京中的物价太高,朝廷给的俸禄又太少,不干点儿私活根本无法养家糊口。

类似的买卖,他们之前也干过,只是回报要低的多。

利润大头都被军中高层拿走了,纵使被逮住了,也有人在上面顶着。

万万没有想到,这次居然是放叛军入城,这可是满门抄斩的重罪。

“胡说八道!”

“本将什么时候,让你放叛军入城了?”

“给老子记住了,那是官军!”

“太上皇和皇帝父子之间的争权,那是姬家人自己的事情,哪有什么反贼?”

楚星宇当即训斥道。

大虞朝积威多年,早就深入大家的骨子里。

直接说造反,不光这些士兵不敢干,连他自己也不敢冒险。

可是把问题转化为,皇帝和太上皇之间的权力斗争,情况一下子发生了变化。

造反,纵使夺取了京师,各地的勤王大军扑过来,还是只有死路一条。

换成皇家父子争权,性质就不一样了。

甭管谁胜谁负,天下都是大虞的天下。

不涉及改朝换代,仅仅只是宫廷内斗,地方势力一般不会参与进来。

朝廷长期拖欠军饷,京营上下早就怨声载道,积攒了大量的不满情绪。

哪怕知道辽东兵杀来,朝廷也没有组织劳军,而是直接强令他们做好守城的准备。

每天那点儿口粮,根本就不够大家吃的,还要隔三差五的轮换值夜,军心士气早没了。

没有外力介入,辽东镇获胜的概率非常大。

“百户大人说的对,我等只是奉太上皇之命拨乱反正。”

收到了讯号,楚星宇的亲信立即附和道。

有了大义的名分,原本抵触的官兵们,也渐渐接受了现实。

钱已经收了,都到了行动的时候再谈退出,那就太天真了。

到了现在这一步,退缩就是死。

“好了!”

“换防的时间到了,都给我们镇定点儿,别露出破绽来!”

见情绪酝酿的差不多了,楚星宇当即拍板道。

理论上来说,这些事换防之后,也能够交代。

可现在这种非常时期,看守广安门的兵马,可不光他们一个百户。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除了他们这些日常守军外,各门还加派了一个百户。

这个数字,差不多是极限。

城门口就那么点儿地方,兵力再多就安置不下了。

除了直接守城门的,沿线的城墙,全部都有重兵把守。

纵使发生变故,两边的兵马也能第一时间增援。

全部都是老熟人,连口令都不需要对,换防工作进行的非常顺利。

众人顺利的到了自己位置上,楚星宇则和京营派来的百户套起了近乎。

夺取城门想要顺利,全靠出其不意。

关系拉的越近,就容易让同僚放松警惕。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大地突然颤抖起来。

有经验的老兵,瞬间就能判断出来,这是大股骑兵在逼近。

“周兄,你看外面……”

话说到一半,楚星宇利剑已经穿透周百户的身体。

“动手!”

伴随着楚星宇一声令下,麾下的官兵立即行动起来,把枪口对准了同僚。

“砰砰砰……”

猝不及防之下,周百户带来的人马,瞬间死伤大半。

见到这一幕,剩下的士兵纷纷向四周逃窜,向附近的同僚呼喊求救。

“别管他们,先打开城门,放勤王大军入城!”

楚星宇果断下令道。

反应过来的一众官兵,熟练的开启了城门。

巨大的动静,很快引起了周边守军的注意,不过一切都晚了。

城门打开之后,城外的辽东骑兵,瞬间冲入城中。

刚刚赶来帮忙的守军,就遭到了当头暴击。

如果不是缺粮,他们的战斗力不会比敌人弱多少,可惜现实是残酷的。

为了节省粮食,最近几个月城中官兵,也只能吃个半饱。

受此影响,就连日常军事训练,都被迫中止。

训练一支精锐很难,但毁掉一支精锐非常简单。

只要让他们饿着肚皮,再荒废几个月的训练,战斗力就会塌方式下滑。

在广安门失守的同时,永定门的争夺也进入到了尾声。

缓缓打开的城门,以实际行动告诉外界,胜利属于“勤王大军”。

两大城门同时失守,外城沦陷已成定局。

意识到情况不妙的守军,早就没了求战之心,纷纷向内城进行撤退。

大家都忙着逃命,谁也没有注意到,队伍中混入了一些陌生面孔。

……

文渊阁。

收到叛军攻城的消息,正处于睡梦中的一众大员,都被叫过来议事。

“罗尚书,你执掌兵部,先给大家说说情况吧!”

姜书翰一脸疲惫的说道。

身体上的疲倦是其次,关键是心太累。

叛军来势汹汹,还打着太上皇的旗号,无疑打到了大虞的软肋上。

无论发生了什么,废帝都不是什么光彩的事。

太上皇在任上的倒行逆施,他们这些做臣子的,也不方便满世界的宣扬。

冷处理的结果,就给了野心家们造反的借口。

“有人在城中和叛军里应外合,打开了永定门和广安门,把叛军放进了外城。

守军们还在继续努力,正在尝试能否把叛军赶出去。

如果行动失败的话,外城全部沦陷,就只是时间问题。”

罗文博哭丧着脸回答道。

这场仗打的太过稀里糊涂,还没明白咋回事,就先丢了两座城门。

叛军来的速度,实在是太快,完全超出了他们的预估。

兵部在这场大战中,纯粹就是凑了一个热闹。

具体的军事部署,全部都是都督府部署的。

现在稀里糊涂的丢了外城,追责也该找执掌都督府的勋贵系。

不过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局势这么危险,还需要勋贵系卖命。

太过苛责的话,只会让局面变得越发不可收拾。。

“里应外合,看来那帮晋商是真不安分啊!”

威远侯顺势接下了话题,把锅直接扣在了晋商身上。

在景李二人主政的时代,勋贵系就想弄晋商。

一方面是这些人太肥了,但更多还是这帮王八犊子勾结北虏。

干掉这些国贼,就断了北虏的物资采购渠道。

边关只要严格封锁上两三年,都不需要朝廷出手围剿,为了争夺生存资源,鞑靼人和鬼方人就会先干起来。

可惜上一次都准备好了,因为北伐失败,最后还是功亏一篑。

战后晋商和辽东镇深度绑定,更是让朝廷投鼠忌器,不敢轻易采取行动。

朝廷的退让,并没有换来他们的忠诚,反而助长了辽东镇和晋商集团的嚣张气焰。

现在辽东镇都造反了,接受他们庇护的晋商集团,跟着帮一帮场子也合情合理。

“侯爷,没有证据的事情,还是不要乱说的好,免得破坏了团结!”

工部尚书乐向松皱着眉头说道。

如果有的选,他才不会替晋商解释。

干掉了这帮奸商,充数大虞国库,完全是一举多得。

怎奈在此前的**风暴中,清流集团急于寻找盟友,选择了和同样缺少强力支撑的晋商集团结了盟。

作为清流大佬之一,乐向松也收了晋商的好处。

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软。

万一把晋商集团定性为反贼,他这个收取反贼贿赂的朝廷大员,也休想安然脱身。

“证据?”

“乐大人,不觉得可笑么!”

“普天之下,有实力配合叛军,夺取城门的势力,可找不出来几家。

除了晋商集团外,谁脑子有病,跑去帮辽东叛军的忙!”

威远侯一脸不屑的说道。

证据很重要,证据同样也一文不值,主要还是看高层的抉择。

有心处理晋商集团,只要有一丢丢证据,证明晋商和叛军关系密切,就可以给事情定性。

倘若无心下手,再充分的证据,也可以被无视。

“好了,两位。”

“今天商议的怎么守城,晋商的问题,等战后再慢慢讨论。”

次辅白季临开口当起了和事老。

根据朝廷议事一贯的经验,话题只要被带偏,吵上三天三夜都是废话文学,发挥不了一丢丢作用。

涉及到具体问题,一众清流党人,纷纷选择了后撤。

这种高端实战局,属于他们的短板。

强行插手进去,只会自取其辱。

“内部的隐患没有清除,敌人随时可能故技重施。

除了加强戒备之外,其他的事情,我们什么都做不了!”

镇东侯的话,让场面再次陷入尴尬。

事实证明,什么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就是扯淡。

真正的战场,骚操作越多就死的越快,高端的玩法都是越简单越好。

……

朝中高层正激烈的讨论着,外城的大战已经进入到了白热化阶段。

一名守城官兵倒下了,马上又有新的士兵补上,将战争延续了下来。

可惜个人的努力,在时代洪流中,根本不算什么。

整体战场上,守城官兵依旧在节节败退,战斗很快就蔓延到了内城脚下。

受战场局势恶劣的影响,京中也开始人心动荡。

朝中高层在思考,怎么挡住叛军,下面的人却已经开始考虑怎么重新站队。

辽东镇打着太上皇的旗号,那就属于皇室内斗,不涉及政权更替,大家倒戈的心安理得。

迟迟没有采取行动,那是担心勋贵系危机时刻大爆发,在战场上把辽东军击溃。

“大哥,外城的战事,进行的差不多了。

接下来就该轮到内城,你看接下来是强攻,还是**诱降?”

施靖忠跃跃欲试的问道。

攻城行动进行的太过顺利,京营表现出来的战斗力,比预想中还要低上几分。

除了少数勋贵子弟带着队伍卖力抵抗外,更多的京营官兵都在大战中划水。

拿下了外城,距离最终胜利,就只剩下最后一步。

“两种方式,都要尝试一下。

先安排人向城中投书,告诉城中军民这次起兵,我们只为拥立太上皇复位。

对执掌朝政,没有什么兴趣。

只要百官肯答应这个条件,本提督可以承诺,过去的事情一律既往不咎。”

施靖风果断选择了**优先。

他可以攻破京师,却没法杀光百官。

想要“挟天子以令诸侯”,就必须尽可能的维护中央**权威。

如果朝廷没了威势,无法号令天下人,手中的天子也就丧失了意义。

“大哥,这些条件未免也太过宽松。

所有的责任,都一笔勾销,岂不是便宜了那帮**!”

施靖忠当即抱怨道。

他们打生打死,可不是为了给朝廷当狗。

百官全都不追究了,这些人依旧霸占着位置,他们这些“功臣”怎么上位啊!

“哈哈……”

“老夫承诺放过他们,不等于太上皇复位之后,也会放过他们。

别的人不敢保证,最起码参与废帝的那帮人,太上皇肯定会进行清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