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欧洲当文豪 第六百零四章 大空头

法兰克福到纽伦堡,距离200公里左右。

刘进并不是很困,于是干脆在前台**了退房手续,开着车直奔A3高速公路。

在途中,他通过银行的客户经理预定好了酒店。

世界杯期间,临时订房很难。

但对于刘进这种身家已经超过十亿美元的人来说,却又再简单不过。

酒店肯定有预留房间。

但如果没有特殊渠道的话,根本不可能预定到。

在这方面,银行的渠道就很强大。

刘进才刚从A3高速转到A73高速公路,酒店的电话就打过来了。

还非常贴心的发送了一个导航图。

刘进换好了导航,便一路狂奔。

大约一个半小时之后,他已经开着车,驶入纽伦堡市区。

全程两小时十分钟。

这还是他一直压着车速,否则的话,两个小时以内,就能抵达目的地了。

在酒店办好了入住手续,他拿着房卡上楼。

进入客房,也顾不得洗澡了,把行李往地上一放,就脱了衣服,一头倒在床上。

这一觉,睡到了天光大亮。

……

洗漱完毕,吃了一顿简单的酒店早餐,刘进让酒店送了一壶意式浓缩咖啡之后,打开了电脑。

《大空头》已经开好头了!

故事脉络也已经梳理清楚,接下来就是干活吧。

大空头这本,是在2010年由阿美莉卡著名的财经记者,报告文学类作家迈克尔·刘易斯创作。

故事的情节,也非常简单。

围绕着08年次贷危机发生的故事。

几个华尔街的投资鬼才,透过07年信贷风暴前的泡沫假象,通过做空次贷CDS而大货收益。

嗯,就是这么一个故事。

迈克尔·刘易斯在创作这部的时候,次贷危机已经过去了两年。

而刘进创作这部作品,次贷危机还没有爆发。

不过,刘进在03你从ESC TOULOUSE毕业的时候,毕业论文里就提到了一些关于这种泡沫的论据。他现在写出来,就是机遇此前的论文而做出的一种推论。

之所以要写这本书,是希望通过这本书,为他的格林姐妹基金做空次贷危机而做的准备。

到时就算是美联储啊,**啊进行调查,这本书里的情节,都能够作为佐证。

同时,也能通过这本书,来提高他在金融市场的地位。

他倒是没想过搞事情。

只是想要趁机捞一点资本。

为此,他提前一年组建了格林姐妹基金。

并且通过收购育碧软件,为这家基金打造了一定基础。

乔安普教授那边,这一年来通过在金融市场上的操作,也给基金赚取了丰厚利润。

但都是小打小闹而已。

目前,格林姐妹基金的明显,拥有三亿多的资金。

对华尔街来说,算不得什么,也没有人会在意这个小基金。

刘进的想法,就是在次贷危机到来之前,拿到五亿美元的资本,而后通过高倍杠杆,下一个很注,狠狠捞一笔,然后脱身。这个过程,说起来很容易,但操作起来,却非常复杂。

阿美莉卡的监管很严格。

更不要说,那些推动金融危机的幕后资本……

刘进让伊娃·格林申请了双国籍,同时又长期留在阿美莉卡,就有保护的意思。

他可不认为,到时候那么一大笔钱,阿美莉卡**会白白让他一个华国人拿走……

相应的,伊娃出面,则会容易很多。

她是法国人,有阿美莉卡国籍,同时又是犹太人。

再正确不过的**正确了!

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伊娃是否会背叛的因素。

刘进选择信任伊娃·格林。

原时空里,伊娃就属于那种没什么野心的人。

有戏了,我就拍戏。

没戏了,我就待在伦敦,做我的文艺女青年……

钱嘛,她对钱的欲望,甚至还没有刘进那么强烈!

……

迈克尔·刘易斯这本《大空头》,也是一部对次贷危机解释的比较通透的。

2015年,派拉蒙、哥伦比亚等公司根据他这部作品改编的电影《大空头》在阿美莉卡上映,拿下了1亿3000万的北美票房成绩。

随后在第二年的第八十八届奥斯卡金像奖上,勇夺最佳改编剧本奖。

同时更获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剪辑和最佳男配角多项大奖的提名。

名利双收的作品!

不过,现在这个名利,都是我的了。

刘进完成了序章和第一章。

他看着电脑里的文档,忍不住笑了起来。

当然,迈克尔·刘易斯的这部作品,也并非十全十美。

书里面过冬描写了按揭贷款之类的事情,却没有充分表现催生泡沫并令危机加剧的更为复杂的经济因素。

估摸着,和迈克尔·刘易斯不敢有关。

因为他创作这部书的时候,金融风暴已经过去了。

很多不为人知的内幕,也都有了迹象。

他如果写的太露骨,那就是赤裸裸的报告纪实文学了……很得罪人的,弄不好背后七枪**,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刘进则没有这个顾虑。

第一,他不是靠华尔街吃饭。

第二呢,他是提前预测而已,如有雷同,那就是雷同。

这里面,不会牵扯任何幕后人物。

非但不会给他带来危险,反而会给他带来一定的名气。

最重要的是,等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刘进大可以找个借口,宣布退出啊之类的话语。

基本上,也不会有人放在心上。

所以,他大可以从次贷泡沫的形成,以及坚信泡沫永远不会跑灭的信念又是如何形成,做一些更为深入的分析,而不是简单的把金融危机归结于华尔街的贪婪。

除了上述之外,他还要避免阐述过多的枯燥的金融原理。

这也是原时空这本书的主要问题所在。

以上内容,是原时空《华尔街日报》在评价《大空头》这部作品时的原文表述。

不过,由于这些需要调整和修改的内容,刘进写的很慢。

《大空头》全文一个序章+10个章节。

在刘进调整之后,变成了十五个章节。

他用了三天,才完成了一个章节。

也算是创造了他写书以来,最慢的写作速度。

6月16日,英格兰和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比赛开始。

刘进完成了第二章,略显憔悴的出现在了弗兰肯体育场的包厢里。

“阿摩司,你这是怎么了?”

罗琳惊讶的问道。

“这两天在写书,有点累。”

“你又开新书了?”

罗琳惊讶道:“你上半年不是刚完成了一本吗?”

“是啊,所以才要写新书的嘛。”

“你让我感到惭愧了!”

JK罗琳苦笑着摇了摇头,然后扭头对包厢里的其他人道:“理查德,阿摩司这种写作生物,是一个不应该存在于这个世上的物种,他让所有作家都感到羞愧。”

理查德,全名理查德·迪克·罗宾逊,犹太人。

曾经是阿美莉卡教育部青少年文学部的官员,去年被任命为学者出版集团的总裁。

他这次来,是为了拉近和刘进的关系。

西蒙和舒斯特出版公司和刘进签下了三本书,其中一个还是《三部曲》。

这让学者集团感受到了紧张!

毕竟,如果单纯从规模上而言,西蒙和舒斯特出版公司的规模,要大过学者集团。

再加上他听到了风声,兰登书屋的南希·米勒要来和刘进见面。

所以理查德急不可耐的飞来德国,借着罗琳的关系,想要和刘进拉近一下关系。

结果刚坐下来,就听到刘进说新书的事情。

理查德心中狂喜。

他这算是第一个得到了消息,必须要赶在其他出版社之前,签下刘进这本新书。

哪怕,他甚至都不知道刘进的新书,写的是什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