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绝关系后,我成为史上最强异姓王 第七百三十二章 认输!

“陛下何必在此强装镇定呢?臣不信您真能舍了这锦绣江山、万里社稷,坦然赴死!”

夏龙渊闻言,竟是哈哈大笑,笑声中充满了洒脱与期待。

“若朕之天下无人可以托付,那朕确实不敢死,怕愧对列祖列宗。但现在不同!朕死了,这天下只会迎来一个更好的君主!燕王若为帝,必是远超于朕的明君英主!如此,朕还有何可怕的?”

看着夏龙渊这副不似作伪的坦然模样,梁坚眼中露出一抹慌乱之色。

这可不是他想要的!

眼看梁坚和王绍荣都一副呆住的模样,夏龙渊的目光陡然又变得锐利,逼视着梁坚和王绍荣,语气转为森然。

“而且,朕倒是很期待,朕死后,尔等乱臣贼子,被天下数以百万计的勤王兵马撕成碎片的景象!那一定……颇为壮观!哈哈哈!”

夏龙渊这番话,如同一盆冷水浇头,让梁坚浑身僵直。

他之所以一直不敢真的弑君,最忌惮的正是这一点。

即使他权势滔天,可若杀了皇帝,天下必然大乱。

届时各地掌握兵权的所有人都将纷纷起兵“勤王”。

无论这些人内心真实想法如何,但他们必然有一个共同且最先要完成的目标。

那就是诛杀他们这些弑君之人!

谁能拿下他们的人头,谁就能占据讨逆的首功和大义。

届时,莫说外地兵马,就是他如今勉强控制的那些部队,只怕也会瞬间倒戈,拿他的人头来收买天下人心!

想到那可怕的场景,梁坚的脸色顿时变得无比难看,冷汗涔涔而下。

夏龙渊不怕死,对他们而言,反而是最棘手、最可怕的情况。

夏龙渊将他的恐惧尽收眼底,冷哼一声,再次喝道。

“怎么,逆贼!还不动手?莫非是怕了?怕朕一死,你们顷刻间便会失去所有筹码,被愤怒的将士们剁成肉酱?”

“既然如此,那朕就助你们一臂之力!”

话音未落,夏龙渊猛地抽出腰间另一侧佩戴的装饰性短剑,毫不犹豫地就往自己脖颈抹去。

他宁可自刎,也绝不愿受辱,更不愿成为敌人要挟天下的工具。

“陛下不可!”

“不要啊陛下!”

群臣见状,惊得魂飞魄散,纷纷跪地哭喊。

梁坚和王绍荣更是吓得脸色煞白,亡魂皆冒。

夏龙渊若真自刎成功,他们立刻就得给他陪葬!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

魏天祥猛地扑上前,声嘶力竭地大喊,声音带着无比的焦急与恳切:

“陛下!万万不可啊!陛下!您若有个三长两短,您让长公主殿下和燕王殿下怎么办?他们若听闻此消息,必然悲痛欲绝啊!陛下三思!”

“若琳……杨凡……”

听到魏天祥提到夏若琳,夏龙渊决绝的动作不由得出现了一丝迟疑。

他不怕死,却实在放心不下夏若琳,也心有不甘,未能亲眼看到杨凡实现他说的那些伟大宏愿。

看到夏龙渊动作停顿,魏天祥猛地松了一口气,趁热打铁,急忙再次开口,却是语出惊人。

“陛下!今日之事,不如……不如就……认输吧!”

此言一出,满场皆惊。

夏龙渊猛地转头,凌厉的目光射向魏天祥,充满了怀疑与审视。

群臣也全都愕然地看向魏天祥,眼神中充满了不解与惊疑。

这素以忠直闻名的魏老尚书,莫非是见大势已去,心生惧意,要临阵倒戈,投靠梁宰相?

面对着众人怀疑的目光,魏天祥却是面色平静。

他不再去看夏龙渊,反而转向惊疑不定的梁坚,朗声问道:

“梁相,你处心积虑,谋划至今,所求的,应该不是冒着天下之大不讳弑君吧,至于逼陛下禅位,我想,你也还没有这个资格,你所求的,无非就是效仿前人,行操莽之事,掌控朝政,权倾天下,对吗?”

梁坚眉头紧锁,完全搞不懂这老匹夫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但他潜意识里,确实从未想过杀了皇帝自己登基,那根本就是自寻死路。

他本能地顺着魏天祥的话,维持着最后的虚伪:

“不错!老夫……老夫依旧是陛下最忠诚的臣子!老夫只是……只是……”

话到此处,他自己也难以继续圆下去了。

魏天祥却得到了想要的答案,微微一笑,提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建议。

“既然梁相仍自认是大夏臣子,并非欲取陛下而代之。那老夫倒有个提议,不如今日陛下与梁相约法三章如何?梁相不对陛下动手,陛下则准许梁相之后可以放手去做你原本成功后会做的事情,无论何事,陛下……概不过问。如此,梁相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陛下圣安,岂不两全其美?”

这话如同平地惊雷,再次炸得群臣目瞪口呆。

这不等于是将朝政大权彻底拱手相让,陛下从此沦为傀儡了吗?

魏尚书这简直是卖主求荣!

梁坚眼神疯狂闪烁,心中惊疑不定。

他完全不敢相信魏天祥会站在自己这边,提出如此“优厚”的条件。

夏龙渊先是愕然,随即目光深沉地看着魏天祥,语气莫测。

“魏卿?你……此言何意?”

魏天祥不慌不忙,对着夏龙渊深深一揖,语气看似恳切,嘴角却**一丝难以察觉的笑意:

“陛下,既然梁相如此渴望执掌朝政,陛下何不示以宽宏,‘赠予’梁相呢?或许……等梁相亲身体会到国事之艰难、宵旰之劳苦后,反而会幡然醒悟,主动将权柄交还陛下呢?届时,岂不成就一段君臣佳话?”

当魏天祥抬起头,与夏龙渊目光交汇的瞬间,夏龙渊从他眼中看到了一闪而过的深邃光芒。

刹那间,夏龙渊仿佛明白了什么。

他脸上的惊怒和怀疑渐渐消退,嘴角慢慢勾起一抹同样意味深长的笑意。

他缓缓放下了抵在颈间的短剑,朗声道:

“好!魏爱卿所言,甚是有理!朕,便依你所奏!今日,就与梁相,‘约法三章’,消弭此祸!”

他的目光转向一脸狂喜又夹杂着难以置信的梁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