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泉林闷着头,沉默不语。
原本是他来和王自重商量问题的,反倒被王自重上了一课。
老工友们跟不上节奏调岗是老生常谈问题,只能一步步解决。
总有人跟不上节奏,不能全给淘汰。
“这件事儿我会好好考虑的,你刚才说的全集团大比武的提议,我同意。”
“让办公室拿个具体方案,咱们俩再合计合计。”
“可以,黄毛后天结婚,等过完他的大事儿再说。”
“行。”
两位老同志一顿商量,周存那头忙着重振旗鼓,黄毛发愁结婚典礼,唯独陆慎为乐得清闲。
他独自来到三十六重天超大型空间站无尘车间,技术员纷纷停下手中的活儿。
“陆总好。”
“总裁好。”
“你们没过去给黄董帮忙吗?”
一位技术员摘掉手套:“黄董说了,大家换着休息,三十六重天是集团这两年的大项目,一定要抢工期,赶在明年底发射首个太空站模块。”
“您不用担心,黄董结婚就两天时间,不会耽搁进度的。”
这小子,还劝上我了。
陆慎为哑然失笑,自己随便转转大家都这么压力。
“别紧张,我就是随便看看,你们忙你们的,主管跟我过来。”
还不等陆慎为招手,三十六重天超级空间站第一模块主管屁颠屁颠跑了过来。
像他这级别,想见陆总一面难如登天。
祖先保佑,今天他卖弄的机会来啦!
“总裁好,我是第五晓峰。”
第五?王族后裔?
“仙秦贵族。”
“您说笑了,我就是咱集团一位普通工友,您想看什么,我带您转转。”
“第一模块目前的进度,还有对应的宇航服。”
第五晓峰介绍道:“第一模块差不多还有半年就能完成,测试气密性还需要三个月。”
“您往这边看,按照规划设计,三十六重天第一模块是轨道舱性质的舱体,主要用于工作留轨。”
第一模块轨道工作舱是龙夏航天员在太空的主要生活和工作场所,集初期工作、吃饭、睡觉、盥洗和方便等诸多功能于一体。
与龙夏神舟飞船轨道舱的圆柱体不同,三十六重天的第一模块舱体是长方体。
总长度为12米,最大直径6米。
其两侧装有可收放的大型太阳能电池帆翼,为空间站第一模块提供电力。
尾部还有8组微缩龙翼推进发动机,用于提供辅助推力和轨道舱分离后继续保持轨道运动。
巨龙钢铁集团的超大型空间站命名是三十六重天,但不是真的由三十六个模块组成。
按照陆慎为构想,最多发射8次24个模块单元就能完全成型。
“密闭合金门板也是特制的,我们计划第一模块发射升空后单独飞行两个月时间。”
“完成气密试验、水循环、空气循环试验之后,再对接第二模块。”
陆慎为打断道:“这么一来,时间上不是就拖慢了吗。”
“是的总裁,为了安全考虑,后续模块的对接拼装只能延后。”
第五晓峰解释道:“前三模块只要拼装完毕,后续的都是附加模块,不影响三十六重天空间站整体功能。”
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是传统空间站的核心三大单元。
巨龙钢铁集团的头三次发射,就是投送核心单元进入太空。
之后则是附加单元,附加单元的种类比较多。
当然,陆慎为最关心的则是附加武器模块。
算算时间,天基轨道激光炮与轨道电磁炮差不多也是同时间研发完毕。
激光炮还要比轨道电磁炮更快些,明年年中就会有大进展。
搭载在三十六重天超级空间站上,也能以防不测。
万一哪个国家真不长眼,要试试三十六重天的成色,正好给他一电炮!
还有农业种植研究单元、太空禽畜养殖单元、太空矿产研究单元什么的。
这些可都是未来人类走向深空彼岸,需要提前研究筹划的。
总不能离开蓝星,就没有肯基佬疯狂星期四吧。
陆慎为缓缓点头,核心模块与武器模块拼装完毕,后续还有大量的生活区模块。
毕竟要支持近两百人工作生活,相当于一个小型近地轨道生活圈。
生活圈怎么设计,都要哪些功能,这都需要好好谋划。
近地轨道生活圈以及自适应循环系统搞好,以后不管是在月球科考站,还是在火星建立移民城市,都能提供不少经验。
“第二模块的建造进度呢?”陆慎为问道。
第五晓峰指了指隔壁:“计划第一模块完成后启动,估计要明年六七月份。”
“太慢,已经有了第一模块的建造经验,第二模块不用再等。”陆慎为思忖道。
“还有高效太阳能板,不需要装太多,后续附加舱还会有专属的能源三个能源供给模块。”
两台微型【人造太阳】发电机,一台大型【人造太阳】发电机以及两个中型【电浆池】储电单元,这些装置将为三十六重天提供不竭能源。
还有爆轰发动机,后续也要改进。
传统化石能源推进器在真空环境运行,需要大量助燃剂。
未来还是要考虑全电推进器(霍尔推进器),也就是离子推进器。
只需巨量电能供给,以及少量的惰性气体作为推进剂即可推动空间站飞行。
离子推进器不需要燃烧过程,其工作原理与依赖燃料燃烧的传统化学推进器有本质区别。
传统化学推进器通过燃料与氧化剂的燃烧反应产生高温高压气体,再通过喷管高速喷出产生推力,核心是利用化学反应释放的热能转化为动能。
而离子推进器属于电推进技术,其推力产生过程完全不依赖燃烧。
核心是通过电能将推进剂电离为带电的离子,再利用静电场对离子进行加速,使其以极高速度喷出,从而产生反作用推力。
当然,离子推进器只适用于科研和旅行级飞船。
未来还是要考虑研发更高级的核脉冲推进发动机与磁等离子体推进器,它们才是适合超长距离星际航行的高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