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和离后,探花郎他后悔了 第41章 家是温暖的港湾

“阿姐!”

何玉安转过身一跺脚,嘟着嘴,操着手像只气鼓鼓的小包子。

“好啦,好啦。”

何玉琼拿出一只小荷包吊在何玉安眼前晃了晃,何玉安眼尖一把抓了下来,“阿姐就喜欢逗我。”

“我只你一个弟弟,不逗你逗谁啊。”

其实是,何玉琼被从前那个少年老成的何玉安吓到了,何父何母对玉安的管教太严,何玉琼怕弟弟在这种环境下,养怪了性子,因此一有时间就要逗一逗玉安,看着眼前这个会闹会笑的弟弟,何玉琼心想,小孩子还是活泼点可爱。

何玉琼往自己院子里走,何玉安也跟着走,到了院门,何玉安还跟着。

“你的院子在东边,跟着我干嘛?”

何玉安其实很黏阿姐,或许是父母太过严厉,而阿姐是唯一会跟他打闹玩笑的人,这个家里他最惦记的就是阿姐。

“阿姐,我好久没看到你了。”

自从何玉琼出嫁到现在,一个多月了,只在三回门那天见过,何玉安此刻就像奶猫找到了母猫,黏得不行。

何玉琼也很想他,只是,此时天色已晚,不适合聊家常,于是板着个脸,将何玉安推了出去。

“快回去睡觉!小孩子觉不够睡,不长个儿。”

“哦。”何玉安失落道。

“明早到阿姐这里来吃早饭,早点来,来晚了,你喜欢吃的怡园大包就没有了。”

“是。”何玉安又像只兔子似的阵蹦蹦跳跳地越跑越远。

“夫人对小公子真好。”

“哦?怎么说?”

“那怡园大包,尤其好吃,在咱们蜀地都是出了名的,但这家店铺老板尤其怪,一天只做三笼,卖完就收,因此想吃的人家,天不亮就得去排队呢。”

“夫人叫小公子来吃早饭,那不就是要提前叫人买回来吗,这还不算好。”

“真聪明,”何玉琼揪了一下秋收的鼻子,“那这么聪明的秋收了猜到本夫人要叫谁去排队了吗?”

秋收瞪大眼睛问道:“我?”

“真聪明,快去休息吧,睡不到几个时辰了。”

秋收叹气,“是。”

“明早多买几个,给你和春种,大武也买上。”

“是。”秋收又高兴起来。

第二天一早,何玉琼闭着眼睛睡服地从床上坐了起来,还是自己家住着舒服,何家对女儿的爱可见一斑,何玉琼出嫁后,她原先住的院子还保持着原来的模样,又专门排了和丫鬟打扫院子,为的就是何玉琼随时回来随时都有干净舒服的地方住。

闭着眼,伸了个懒腰,这时嘴边递来了一杯水,何玉琼闭着眼漱了口,又从新喝了一口水。

舒服,何玉琼心里感叹,嘴里也说着:“秋收越来越贴心了。”她只当是秋收在一旁伺候。

突然耳边传来嬉戏声,何玉琼睁眼一看,原来是自己母亲在床边伺候自己洗漱呢。

何玉琼顿时脸红起来,自己都出嫁了还让母亲伺候,说出去都要笑掉大牙,打了秋收一下,“混账妮子,竟然支使起老夫人来帮你做事。”

秋收从小跟她一起长大,自然从她的语气里就能听出,她并非真的生气,于是还调笑道:“是,是,是,都是我的错,只是老夫人来了半天,见夫人睡得太香不忍叫夫人起床,就连洗漱都要亲自动手,这拳拳母爱,我怎能不成全呢。”

说完,满屋的丫头都低声笑了起来,何玉琼这才知道,母亲已经来了一阵了。于是赶紧从床上起来,边起边埋怨秋收:“母亲来了,也不知早点叫我起来。”

“是我不让秋收叫你的,你难得回来一趟,自己家想睡多久睡多久。”何母只笑咪咪的看着何玉琼。

“还是母亲待我好。”

二人亲亲热挽着手从里屋走出来,春种秋收正摆着早饭,就听见外面传来风风火火的呼喊声。

“阿姐,我来吃早饭啦。”

何玉安像一阵风似的从外面冲了进来,刚踏进堂屋,立马刹车,他的母亲何夫人正端正坐在桌子前,板着个脸看着他呢。

“蹦蹦跳跳的像个什么样子。”

从前何父还在时,何父是严父,何母算是半个慈母,虽然也是主张对儿子管严点,但言语总是温和的,私下里也如春风细雨般关心何玉安,自从何父去世,何母担起了一个家族的生意,也挑起了父亲的职责,对何玉安越来越严厉,吃穿住行,每一步都要拿把尺子量一量是否合规。

何玉安这样蹦蹦跳跳的闯进来,何母自然不悦,板着个脸就要说教,“十岁的小伙子了,坐没做像,走没走像,就这个样子还读什么书,不如回家跟娘一起学习打理家业吧。”

何母独自承担着家业的重担,虽然生意做得很好,但着实辛苦,当初夫妻两让儿子读书也是想让他多张张见识,并非想让他搏出个名堂来。

何玉安低头听训,母亲的说教他都听麻木了,但一说让他不读书了,他着急了,急急的抬头看向母亲,只见坐在母亲身旁的阿姐,正对着他眨眼睛呢。

何玉琼是知道何玉安喜爱读书的,出嫁前,她曾经半夜看见何玉安还在挑灯夜读,那时她心知母亲的打算,所以也如同母亲一般,规劝弟弟身体要紧,她们家的家业还需要他来承担。

可如今,她却有了新的想法,可以说她自私,可她这个想法总能顾及到她们母子三人。

何玉琼轻柔地拉过母亲的手,安慰道:“母亲别气,玉安还小,多读几年书涨涨见识也是好的。”

“况且,小孩子家家就是要活泼点好,否则现在就老气横秋的,你不想提前十年面对一个沉默寡言的何玉安吧。”

其实何母私心里还是疼爱孩子的,况且玉安还是幺儿,都说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她哪有不心疼的理,只是当年他与何父共同见证那家被败家子毁了家业,夫妻俩抱在一起痛苦悔不当初的样子,心里总是后怕。

“我也不想这样,可我总怕他左了性子,无法无天,到时候毁了这个家,毁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