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第三百九十九章 二十万大军?崇祯有这个本事吗?

就在这时,李自成继续问道:

“行了,其他事情先放在一边!说说吧,大明太子让你过来到底是什么事情?”

眼看着李自成终于进入正题,李定国才回过神来,然后认真地说道:

“我是来劝降你们的,大明太子承诺,只要农民军全部投降所有人都可以活下去,包括闯王也是如此。”

果然如此!

李自成并没有感到惊讶,因为他早就猜到李定国是来劝降的。

毕竟在战场上,劝降是一种常见的手段。

不过很明显,这位大明太子还是低估了他们的决心。

下一秒,没等李自成开口,便有人先一步站出来骂道:

“投降个屁!我们这次只有死战,绝不投降!真以为我们打不过你们?我们农民军个个都是好汉,岂会轻易屈伏!”

“对,没错!只要干掉前面的明军,抓了他们的太子,咱们也能挟天子以令诸侯了!”

又有一个人站出来喊道。

只是很明显,这家伙连典故都用不明白。

因为“挟天子以令诸侯”是抓了皇帝之后才有资格说的话,但朱慈烺并不是皇帝,因此这话多少有些可笑了。

不过此时众人情绪激动,也没有人在意他这话的错误。

面对众人的激动,李定国并不生气,只是心平气和地说道:

“闯王,你不会真的以为这次朝廷的大军就只有你们面前的这么点吧?”

听到这话的时候,原本喧闹的营帐瞬间安静了下来,众人脸色都是一沉,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寒意笼罩。

李自成眉头紧紧皱起,如同两座小山丘,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疑惑与警惕问道:

“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李定国道:

“不瞒闯王,除了你面前的这七万大军之外,在你们身后还有十五万朝廷精锐。”

“也就是说,现在你们要面对的是整整二十二万的朝廷大军,而且你们已经被彻底包围了。”

他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却如同重锤一般,狠狠地敲击在每一个人的心上。

这话一出口,现场鸦雀无声,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凝固了。

众人眼中顿时露出了恐惧之色,那恐惧如同潮水一般,迅速蔓延在众人心头。

先前的雄心壮志瞬间消散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慌乱与绝望。

要知道,他们一直以为面前只有五六万明军,虽然心中多少有些忌惮,但一想到他们有十七万大军。他们也就不怕了。

甚至觉得胜券在握!

可万万没想到,他们眼下要面对的明军足足有二十二万之多,居然比他们的人数还要多!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们这些农民军虽然人数众多,但能战之人只有一半!

这么算下来,朝廷这次动用的兵力足足是他们的两倍之多!

一瞬间,众人直接慌了神,只觉得这已经不是什么打仗了,而是单纯的送死!

就在李定国以为自己说出这些话,能动摇李自成决战的信心时。

下一秒,李自成突然放声大笑了起来。

“哈哈哈哈哈”

那笑声如同炸雷一般,在众人耳边炸响,瞬间让所有人一脸懵逼。

因为他们不知道他为何会在这个时候发笑。

就连李定国也是一脸疑惑。

紧接着,李自成又看向李定国,眼神中充满了不屑与嘲讽。

“你这小子还真是狡猾,居然想着用这样的计谋骗我们投降!恐怕这也是那位大明太子教你的吧?”

“不过本王可以告诉你没用的!你们这些阴谋诡计,本王见多了,别试图用这种方法欺骗我们投降!”

顿了顿,李自成继续说道:

“谁不知道要来到汉中需要翻过整个秦岭或者大巴山,那秦岭和大巴山地势险峻,山高路险,朝廷哪里来的精力调动二十万大军来到汉中?”

“更别提是来让一个十四岁的小孩子折腾,除非崇祯真的脑子秀逗了才会做出这样的事!”

“李定国,看来你为了你的新主子,真是费尽了心机啊!”

周围的人听到这话,仔细一想都觉得很有道理。

他们虽然没有来过汉中,但大多数人对于汉中的地理局势还是有些了解的。

这地方历来就没发生过什么太大的战役,最大的大概也就是三国时期的汉中之战了。

可那个时候,双方投入的兵力也不过才三十万左右,而且这还是加上后勤的人数,真正能打的估摸着可能也就十几万而已。

在这之后在一千多年里,汉中再也没有爆发过什么大规模战役。

可现在,李定国居然说朝廷调动了二十多万大军来到汉中,这要是再加上后勤人员,估摸着最少都有五十万。

调动五十万人在汉中这么个小地方,崇祯这是傻了吗?

他调得动吗?

这简直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于是,众人的表情又恢复了之前的轻松,脸上重新露出了笑容。

他们看向李定国的眼神越发不屑起来,只觉得这家伙为了骗他们投降简直是费尽了心机,居然用这样的谎话来骗他们。

有的将领甚至对着李定国吐起了浓痰,嘴里还骂骂咧咧地说道:

“呸!你这个卑鄙小人,还想骗我们,也不看看自己是什么东西!”

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李定国在心里叹了口气,那叹息声如同秋风中的落叶,带着无尽的无奈与惆怅。

因为这一切果然都被朱慈烺猜到了。

想到这里,李定国只能无奈地说道:

“我说的都是实话,你们要是不信,那我也没有办法了。”

“不过我还是要劝一句,闯王,投降吧,你们真的不是朝廷的对手。”

“如果真的要开战,农民军必将死伤无数!”

李自成听到这话,脸色瞬间一沉,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阴沉得可怕。

下一秒,他大声对着李定国呵斥道:

“李定国,都这个时候了你居然还想乱我军心!要不是看在你是张献忠义子的份上,本王早就杀了你了!”

紧接着就在这时,李自成突然像是想到了什么,然后看向在场的其他将领道:

“你们先忙去吧,本王还有些话想要问他。”

众人听到这话,虽然心中有些疑惑,但也不敢违抗李自成的命令,只能各自离开了。

就连张献忠也是如此!

只有几个死忠于李自成的心腹留了下来,他们一个个眼神警惕,紧紧地守护在李自成身边,防止李定国突然对李自成出手。

等到其他人离开之后,李自成这才再次看向了眼前的李定国,不过这时他的眼神中却是充满了复杂的情感。

片刻后,李自成问道:

“你们是不是抓了李过?”

李定国听到这话心中一紧,一下子想到了李过死不瞑目的模样,但紧接着他还是点了点头,算是承认了。

李自成继续问道:

“你们把他怎么样了?”

说这话的时候他的声音有些颤抖。

李定国深吸一口气,随后缓缓说道:

“本来我是想劝李过兄弟投降的,但是李过兄弟坚决不投降,之后他手下的亲兵发动了偷袭杀死了他。”

“现在他的尸身已经被我收敛了,等到这次大战结束之后,我便会厚葬他,不会让任何人侮辱他的尸身。”

这话一出口,李自成身体猛地一颤,仿佛被一道闪电击中一般,差点没摔倒在地。

好在身后有人及时扶住了他。

紧接着,一阵焦急的声音便响了起来。

“闯王!闯王,您没事吧?”

李自成稳住身子,最后摆了摆手中间站了起来。

只不过此时此刻他脸上的痛苦之色却是怎么也压不下去。

他虽然已经猜到李过可能已经死了,但当从李定国口中亲口说出来的时候,他还是感到了一阵巨大的哀伤。

更让他没想到的是,李过最后居然死在了自己人手里。

说实话,李过要是死在明军手里,他都觉得没什么,毕竟在战场上生死有命,这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可死在自己人手里,他真的没法接受!

一时间,他的心中充满了愤怒和悔恨,愤怒那些亲兵的背叛,悔恨自己当时为什么要派李过出去!

但现在再说这些已经晚了.

片刻之后,李自成还是冷静了下来,随后他看向李定国说道:

“多谢你帮忙收敛他的尸身,等打完这场仗,本王也不会杀你。”

李定国听到这话没有说话,只是苦笑一声,因为他知道,李自成大概是没有这种机会了。

随后李自成不再多言,只是挥手示意李定国可以离开了。

李定国有没有犹豫,对着李自成抱拳行礼之后便转身离开了。

该说的话他都已经说完了,但李自成依旧不肯投降,那他也没办法了!

反正他能做的都已经做了,接下来就只能等着开战了!

没走几步,李定国就再次遇到了张献忠。

再次看到这位义父,李定国一时间也有些莫名的哀伤。

如果可以,他其实是想带走张献忠的,但他也知道,只要这话敢说出来,李自成绝对会毫不犹豫地杀了张献忠,甚至会连他一起杀了!

因为这对李自成来说是绝对无法接受的,这无疑是对他权威的巨大挑战。

“义父.”

看着眼前的张献忠,李定国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但只是喊出“义父”两个字之后,便再也说不下去了。

他的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样,发不出任何声音。

张献忠也不傻,他自然知道李定国想要说些什么。

可这里人多眼杂,四周都是李自成的亲信,有些话是绝对不能说出来的。

一旦说出口,不仅他们两人会有生命危险,还可能会连累到更多他曾经的部下。

想到这里,张献忠赶忙说道:

“有些话不必说出来,为父心里明白,定国,你好自为之。”

“若是有缘,我们自会再见,要是无缘的话.”

话说到这里,张献忠也说不下去了。

张献忠不知道李自成有没有相信李定国之前说的那些话,但他是绝对相信的。

因为他知道,李定国从来不会撒谎,哪怕是别人交代他撒谎,他也不会这么做!

也就是说,李定国之前说的一切都是真的,朝廷真的在汉中调集了二十多万大军,准备彻底剿灭农民军!

这让张献忠感到了无比绝望!

在他看来,自己这次死定了!

将死之人,也就没什么好留恋的了。

他只希望自己这个义子能好好活下去,若是有可能,最后能为自己收尸就更好了。

“喂!你们聊完了没有?还不快走!再不走的话,可就走不了了!”

就在这时,旁边有人忍不住催促道。

这人满脸的不耐烦,看向李定国的眼神更满是厌恶,仿佛李定国是一个十恶不赦的罪人。

见此情景,李定国不再犹豫,他对着张献忠再次抱拳,随后便快步离开了。

等到李定国离开之后,李自成这边也开始下达了作战命令。

大战,即将爆发!

另一边,眼见李定国果真平安归来,朱慈烺悬着的一颗心这才落定。

说句实在话,他先前还真有些担忧李自成会翻脸不认人,一刀斩了李定国。

若真是那般,他怕是要难受好久。

不过好在,一切终究是他多虑了。

而就在李定国前去劝降李自成的这段时间里,朱慈烺也并未闲着,他传令军中,将那一百多们从各地调来的火炮悉数推到了阵前。

一时间黑压压的炮口森然列阵,隐然已有雷霆待发之势。

其实最开始的时候,朱慈烺并没有动用火炮的打算。

因为早前从陕西那边和一些投降的农民军口中得知,李自成为了加快速度,早已将重型火炮尽数熔铸,改铸成了其它兵器。

这其实也很正常,毕竟明末这个时候的火炮可不轻,特别是红衣大炮,普遍都在一千五百斤左右。

想要尽快赶路、特别是在秦岭山里,肯定是无法携带如此大型的火炮,可又不能留给明军,所以熔铸就是最好的选择。

不过李自成也不傻,还是保留了一些比较轻便的火炮,只是这些火炮射程和威力都不怎么样。

而这也是朱慈烺敢把双方距离拉倒三里的重要原因。

在这个距离中,李自成的火炮是打不过来的,但是他这边的红衣大炮却可以打到李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