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起来,玉萦已经许久没抱过赵颐允了。
弟弟妹妹都很黏娘亲,他这个做哥哥的自是不能跟他们抢。
玉萦闻言一愣,旋即有些心疼,将赵颐允抱在怀里。
赵颐允抱着玉萦的肩膀,小声地说:“娘,我不想跟你们分开。”
这……
玉萦想了想,安慰道:“今日我们在宫里多陪陪你,等用了晚膳再回侯府。”
赵颐允垂下眼眸,没有吭声。
“都在京城,侯府离皇宫也不远,只要你传召,我们都会即刻进宫,”玉萦柔声道,“等弟弟开蒙读书了,还可以让他做你的伴读,时时在宫里陪着你。”
“我?”赵绵则张了张嘴。
关他什么事呀?
前世他跟赵颐允的关系不错,可他才不想做什么伴读,只想在侯府陪爹娘和妹妹。
何况他根本不需要认真念书,这一世只需要习武强身健体就好了。
见赵绵则反应那么大,玉萦沉眉瞪他一眼,他叹了口气,说了声“好”,无奈地拿起糕点吃了起来。
赵颐允轻声道:“都说皇帝是天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我想让你们留在宫中,为何不行?”
“天子的确是至高无上,因为站得高,文武百官、黎民百姓都会看到你的一举一动,所以即便是天子,行事也要遵循礼法,无论什么事总要名正言顺才行。”
名正言顺……
赵颐允在心中反复琢磨起了这四个字。
见他低着头,玉萦以为他还在为此事不开心,又道:“你先别急,等见到你爹,定然有法子。”
宫中没有太后,之前管理六宫的俪贵妃也下狱了。
先帝既把赵颐允托付给靖远侯府,在赵颐允长大之前,她和赵玄祐照顾他也算是师出有名,此事应该有的商量。
“今晚弟弟留在宫里陪你,我和妹妹用了晚膳再走。”
赵绵则一百个不乐意,罢了,就住一晚无所谓。
见赵颐允的神情轻松了些,玉萦叮嘱道:“只咱们一家人在一起的时候,你可似从前那般称呼对待我们,不过若有旁人在,言语举止都得如帝王一般。”
或许不该说是如帝王一般,现在的赵颐允是真正的帝王。
赵颐允刚刚舒展的眉头又皱了起来,这意味着他不能再称呼玉萦为娘了。
玉萦知道他一时半会儿还不能适应,揉了揉他的脑袋,低声道:“虽有不便,可还有更多的好处,往后你不必隐姓埋名的过日子,你是天下之主,你心里的憾事可以一件一件去做。有你在,我们一家子都能跟着沾光。”
赵颐允微微一愣,想到了许多事,他眸中泛起亮光,朝玉萦郑重点头。
“我还是第一次走到乾清宫内殿呢,你带我们四处转转吧。”
“好。”
赵颐允幼时常在乾清宫进出,对殿内殿外都十分熟悉,他带着家人到处参观,一起说着话,仿佛又回到了从前在禹州时的惬意时光。
到了晚膳时分,内侍通传赵玄祐到宫门外,赵颐允自是立即命人请进来。
昨日一家人还在侯府用晚膳,今日竟是在乾清宫。
品尝着宫中御膳的同时,他也带来了好消息。
他跟许相已经商议过了,既是先帝留诏书将赵颐允交给侯府抚养,在赵颐允长大**之前,他和玉萦都可以留在宫中照料他。
“那咱们住在哪儿?”玉萦问。
“还是住北苑。”
先帝的皇子们成年后,北苑就一直空着,他们一家人住过去再合适不过了。
赵颐允眸光动了动,没有言语。
等到用过膳,赵玄祐和潘循重新安排了乾清宫里的人手。
刘全在先帝驾崩后不肯替平王作伪证,被平王抓起来严刑拷打,受了很重的伤,他对先帝忠心耿耿了一辈子,赵颐允赐了他一座宅院,让他在京城安享晚年。
乾清宫副总管陈林投靠了平王,自是不能留了,当即被赶出宫去。
潘循在宫中呆了一段时日,举荐了几个他信得过的小太监留在乾清宫做事。
玉萦也命人把自己的四个大丫鬟召进宫,让秋月和染冬暂且留在乾清宫照顾赵颐允起居,再加上林锏在御前护卫,眼下还算是周全。
等到入夜时分,玉萦等着赵颐允和赵绵则在乾清宫睡下之后,才同赵玄祐一起带着女儿往北苑去。
月朗星疏,赵玄祐单手抱着睡眼朦胧的阿宁,另一只手牵着玉萦。
“颐允很忐忑,明**寻个由头跟他好好聊聊。”
赵玄祐“嗯”了一声,瞥向玉萦:“你呢?”
玉萦愣了一下。
从前是侯夫人,只消打理好靖远侯府,往后他们一家住在宫里,所有人的目光都会落在她身上,赵颐允不能随心所欲,她同样不能。
玉萦没回答赵玄祐的话,反问笑道:“那你呢?”
从前他只需要管好明铣卫和禹州的事,如今赵颐允还小,朝廷之事不可能全交由许相掌控,消灭了共同的敌人之后,朝中需要新的平衡和掣肘。
登基只是第一步,往后还有无数个坎和难关在等着他们。
“我怕什么?”
夜色如墨,月光如练。
赵玄祐对上玉萦的视线,忽然俯下身去,吻上了她的唇。
玉萦一时惊讶,想要推开他,又担心他手中抱着的阿宁,不敢使劲儿。
平常在侯府里他就我行我素,下人们都习惯了,玉萦也不在意了。
今日却不一样。
虽然盼夏和春杏见怪不怪,却有几个宫女和太监跟着……旁边还有巡逻经过的侍卫……玉萦闹了个大红脸。
搬进皇宫后,玉萦和赵玄祐果然很忙。
因着清算平王谋逆一案,朝中牵扯了不少官员,就要革职查办这些人,又要寻人填补空缺。
许相固然正直,但人免不了有私心,举荐的全是他的门生,赵玄祐自是不能由着朝廷变成许相的一言堂。
只是他身为武将,对文官也不如许相那般了解,思来想去后,他保全了不少与平王、孙相一系的官员,这些人虽然投靠了平王,但与之牵连不深,为官多年也有口碑,留下他们算是新帝施行仁政的表现,有助于安抚人心,也能挟制一下许相的势力。
朝廷上的事,赵颐允一应都听许相和赵玄祐的安排,但在他继位三日后,做主下达了第一条旨意,命先帝的嫔妃尽数迁居到京城外的别院。
宫里人多,有这么些主子在,少不得有闲言碎语。
送走她们,既是方便整肃皇宫,也是为了让侯府的家人住得清静安稳。
只是这样一来后宫便没了主子,玉萦只能挑起大梁,打理起皇宫事务。
忙得晕头转向之时,玉萦想起了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