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我的年代生活 第303章 调查组

下午,县正府的办公室。

宁卫东喝着茶水,抬手看了一眼手表,跟赵立春道:“大哥,到点了。”

赵立春“嗯”了一声,笑呵呵道:“老同志嘛,咱们年轻人等一等也应该。”

话音没落,办公室朝南的窗户外边就出现一个人影,正是李主任。

两步越过窗户,李主任往屋里扫了一眼,随即撩开门帘进来。

宁卫东和赵立春起身迎上去,既然要拉拢李主任,该有的尊重必须要有,没必要拿出一副胜利者的姿态羞辱对方。

“主任,您请坐,前天我妹子刚从京城给我寄来几两好茶。”赵立春笑呵呵的,丝毫看不出两人之前的针锋相对。

李主任摆摆手道:“什么主任不主任的,还是叫我老李吧~这个主任你比我合适。”

赵立春道:“您说笑了,我头一次到地方上,许多工作还需要您给把关。”

李主任微微诧异,刚才已经表明了态度,愿意给赵立春让位置。

谁知赵立春不进反退,这是什么意思?

不过他也是人精,只是脑子转了两个圈,就猜出一个大概。

这是让他给赵立春顶雷,在主任这个位置上,把该做的,该得罪的,都给做完了得罪完了。

李主任眼睛微眯,意味深长的打量赵立春。

这个事儿不是不能做,既然他今天来了,就做好了心理准备。

只是这个价码可不一样了。

前者只是让位,不给赵立春和宁卫东找麻烦,现在却要让他吸引火力。

赵立春不是临时起意,继续笑呵呵道:“老主任,您今年才五十五吧~”

李主任眼睛微眯,听出了几分意味。

赵立春道:“我看您的身体硬朗,能力更是没的说,现在可不是急流勇退的时候。”

李主任心头一动,说实话他没想这种情况。

不由得舔舔嘴唇,试探着问道:“这是你的意思?”

如果只是赵立春的意思,没有任何意义。

赵立春道:“中午刚跟我爸通了电话。”

李主任眼睛一亮,不由得心跳加速,这就是态度。

索性咬咬牙道:“事成之后我去哪?”

赵立春道:“负责机电的刘副s身体一直不太好……”

李主任倒吸一口冷气,这实在是超出了他的预料,给的太多了,有点吓人了。

李主任半天没应声,赵立春猜到他忧虑,解释道:“您不用担心,这是集体的意思,总要让人知道,心向果家的,为民服务的,这样的干部才更应该提拔。”

李主任心中恍然,这是要拿他当标杆,给地方上那些人看。

这对他来说,肯定有风险,但也未尝不是一次机会。

……

半小时后,李主任离开。

他并没有当场答应,说要回去考虑考虑。

赵立春也没逼迫,这事非同小可,是要慎重考虑。

宁卫东道:“大哥,你觉着他会答应还是拒绝?”

赵立春轻笑道:“你觉着他有拒绝的资格?”

宁卫东一笑,李主任的确没得选,除非他硬着头皮,什么都不要了。

刚才让他考虑,是给他留了体面。

如果他不想体面,那就教他体面。

而在隔壁,李主任办公室。

回到屋里,他就进入了连续抽烟模式,一根对一根,就没停下来。

不一会儿,桌上的烟灰缸就装满了。

他心里还是有些纠结的,到京城去任职,那可不是白去,去之前必须跟过去做切割,刺刀见红,反目成仇。

直至天黑,李主任还在办公室坐着没动。

而在同时,市里已经乱成了一团。

那三吨**产生的副作用已经发酵开了。

上午赵立春和宁卫东去汇报,他们刚走市葛委的刘主任就动了。

这件事捂盖子肯定捂不住,赵立春那是直接连着京城的,他再敢乱来才是给上面递刀子。

所以,这件事必须严肃处理。

刘主任当即联系市局,直接派人到金山县抓人。

到了晚上,已经是人赃并获。

之前双方蓄势待发,甚至杀鸡用牛刀的触动了地炮団。

就是为了彻底断了上边念想,至少不能拿汉东开刀。

可是现在,这三吨**成了催命符。

尤其这里边还涉及到了他家二小子,在此刻刘主任咬牙切齿,恨自己怎么生了这么个蠢货。

正在这时,桌上电话响起来。

刘主任接起来,立即听出那边是谁:“主任,好……我现在就过去。”

等把电话撂下,刘主任一阵头疼,刚才来电话的正是省葛委的王主任。

其实按照汉东内部,他跟王主任并不是一路人,但这次一致对外,也算是合作关系。

因为他这边坏了事,这次去恐怕少不了一顿斥责。

不过事已至此,他想推卸也推卸不掉。

……

又过三天,之前说的金山县的地炮团没了动静。

按照正常程序,这几天也该准备好了。

反而宁卫东这边,前后经过五天,第一天两千多人,第二天人数更多,第三天更夸张,足有三千人……直至第五天上午,已经招满了一万人。

但这时候厂外还拉着长队,尽管安宁已经提前跟后边排队的说了,人已经招满了,让他们不要排队了。

但人们根本不听,安宁没办法只好来找宁卫东:“还有一千多人,现在怎么办?”

宁卫东走到门边,探出去半个身子往远处瞅了一眼:“继续登记吧~,到今天下班,有多少算多少。”

安宁松一口气,没有宁卫东发话,她真不好抉择。

宁卫东这一句话就多了千把人,一个月工资就得多支出三万多块。

“对了,把沈周叫来。”宁卫东缩回来,又跟安宁吩咐。

安宁应了一声出去,不一会儿沈周风风火火进来:“领导,您叫我。”

宁卫东指一下旁边的椅子:“坐吧~”

沈周管着护厂队,干的相当不错。

沈周非常听话,宁卫东让他坐他就坐。

宁卫东从兜里拿出烟,递过去一支。

沈周受宠若惊,连忙站起来双手接过去。

宁卫东拍拍他肩,自己靠坐在旁边的桌子上,把烟点上道:“这几天招了多少人?”

沈周忙把烟别在耳后:“领导,现在咱们护厂队一共一千三百人,都是原先各大队的民兵。”

这几天在招人的同时,宁卫东早让沈周从新招进来的工人当中挑选护厂队。

这个年代民兵的比例相当高,这一千三百多人已经是优中选优了。

虽然按现在的形式,应该用不到这些人,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不用这些人却必须得有。

只有把这些人拉出来,才能确保真正用不到。

否则宁卫东都能想到,肯定会有狗急跳墙的。

但凡这里松懈一点,都可能被人偷家。

宁卫东道:“很好,老沈,这几天你把队伍练起来,跟大伙说,不要怕累,凡是参加训练的,一天厂里给补贴三毛钱饭补。”

沈周眼睛一亮,一天三毛钱,一个月就是九块。

宁卫东转又一笑:“回头我让安厂长安排,就说是你争取的。”

沈周一下愣住,迎上宁卫东的视线,两三秒才反应过来,宁卫东这是给他树立威望。

猛地站起来:“领导,我……”

宁卫东笑着拍拍他肩头:“给我好好干,以后厂子的安全我可就交给你了。”

沈周鼻子一酸,心里油然生出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觉。

以他的文化水平,并不知道这句话,他只知道这一刻,宁卫东一声令下,他恨不得抱个**包冲向敌人。

等沈周出去,宁卫东也跟着到屋外,目光要看向京州市的方向。

心里默默思忖,不知道那边最终会做出什么选择,就此偃旗息鼓,还是再搏一搏。

从上次跟李主任见面后,一直没有准确消息。

包括李主任那边,也没收到风声。

李主任考虑之后,已经确定要投过来,此时只知道势汉东上边分歧非常大,经过几次争吵,都没说服对方。

恰在这时,屋里的电话响了起来。

宁卫东一回头,心说这时候谁来电话。

到屋里,接起来,电话那边传来赵立春的声音。

宁卫东心头一动,意识到可能要有结果,心提溜起来。

却听到赵立春爽朗大笑:“卫东,妥了!”

宁卫东一下松一口气,忙问细情。

赵立春道:“刚才咱爸来电话,说要派调查组来。“

宁卫东心中一凛,上边终于出手了。

之前赵立春和宁卫东到汉东来,属于是投石问路。

后续什么情况,则需要看宁卫东和赵立春的表现。

这个调查组,不仅仅是对宁卫东和赵立春的支持,更是一种肯定。

正因为他们试探的好,才会有后续跟进。

如果他们表现拉胯,也就根本不会有后续了。

赵立春则继续道:“等调查组一到,算是稳了。”

宁卫东不以为然:“大哥,我看这个调查组怕是不好来。”

赵立春诧异:“还能有变数?”

宁卫东道:“汉东一定会想办法阻挠,真要让调查组来了,他们就彻底被动了。”

赵立春沉吟:“这……”

宁卫东道:“不过他们再掰手腕子,跟咱们关系都不大了,正好趁机把厂子建起来。”

跟赵立春结束通话,宁卫东心里并没放松,反而多了几分紧迫。

接下来几天,因为新招了上万人,整个工厂建设的进度大幅推进。

首先就是厂子的围墙。

要不说人多力量大呢~之前因为人手不够,主要集中建设厂房,围墙根本来不及弄。

这次还不到半个月,根据规划的范围,把厂子围墙分段,很快就完成了。

再就是厂子旁边的家属区,按照一户三间的标准盖的大瓦房,第一批先建一千户。

与此同时,围绕着下派调查组的问题,汉东果然如果宁卫东所想,千方百计周旋。

最终不知道怎么操作的,调查组没来。

但也可以想见,汉东这边一定是吃了大亏,从上到下,偃旗息鼓。

……

眼瞅着要过春节了,汉东的局面稳定下来,宁卫东也要回京城过年了。

“大哥,你今年真不打算回去过年了?”宁卫东跟赵立春站在火车站的站台上,看着已经开走的列车。

他们刚刚送走了黎援朝。

本来黎援朝打算跟宁卫东一起回京,因为家里临时有事,提前把他叫回去。

赵立春道:“已经跟爸说了,我打算留在这边盯着。”

宁卫东点头,赵立春这样决定自然有他的考量。

赵立春又问:“对了,按现在的进度,厂里什么时候能试生产?”

宁卫东道:“五一前后吧~厂房建设进度很快,黎援朝的技术和设备也在跟进,如果不出意外,最多五一前后,第一条生产线就能安装上。”

赵立春顿了几秒,稍微压低声音:“安家那边~都准备好了?”

宁卫东道:“那边也在推进,至于具体情况……”

对于安家那边,虽然安宁跟宁卫东是一条心,但安宁对香江安家的影响力有限,宁卫东也就更鞭长莫及了。

不过按道理,给一个上万人的大厂供应零部件,其中蕴含的利润,安家一定更积极。

之前在京城,安家的表现的确如此。

反而最近,尤其宁卫东到汉东来,安家反而不那么积极了。

这让宁卫东生出几分怀疑,是否会有变数。

不过没根没据的,他没跟赵立春说。

等从市里车站回到县里,赵立春回到县正府,宁卫东径直回厂里。

短短半个月,厂区虽然还是个大工地,看着却大不一样了。

三米高的围墙内,大型厂房已经起了两趟,办公楼也盖了一层半,地面好些道路做了硬化处理。

围墙建起来,正门的位置按上大铁门,旁边的门卫室也建完了,就是水泥还没干透。

门卫室对面,是一溜早前盖的平房,现在是临时办公室。

当中一间,没上漆的木头门上,用白纸贴着‘厂长’俩字。

“安姐~”宁卫东叫了一声,推门进去。

刚才在火车站,赵立春没提起,宁卫东也打算回来跟安宁说说香江安家究竟什么情况。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