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周天工谱 第二十七回 冰湖夜渡擒可汗

林澈在玉门关凭借陌刀阵大破吐蕃,斩杀论钦陵,这一战让吐蕃元气大伤,短时间内无力再对玉门关发动大规模进攻。但林澈深知,吐蕃狼子野心不会就此熄灭,边关局势依旧严峻,稍有不慎,战火便会重燃。

这日,林澈收到消息,吐蕃新立的年轻可汗为了重振军威,集结了国内精锐,意图夺回之前在大唐边境失去的土地。他们避开了玉门关的正面防线,绕道北方,朝着大唐与吐蕃接壤的一处冰湖地区进发。这冰湖位于两国交界,冬季湖面结冰,是进入大唐的一条隐秘通道。若吐蕃军队从此处突破,便能直插大唐腹地,威胁边关重镇。

林澈得知此事后,心急如焚。他深知冰湖一带地势复杂,冰面情况不明,贸然追击可能会陷入危险,但若是放任吐蕃军队通过冰湖,后果将不堪设想。思索再三,林澈决定带领一支精锐部队,抢在吐蕃军队之前赶到冰湖,阻止他们的进犯。

临行前,林澈与太平公主通信,告知她自己的计划。太平公主虽满心担忧,但她深知林澈的决心和使命,只能在信中叮嘱他务必小心,期待他平安归来。林澈看着太平公主的信件,心中满是温暖与坚定,他暗暗发誓,此去定要让吐蕃军队有来无回,守护好大唐的边疆,不辜负太平公主的牵挂。

林澈挑选了三千名精锐士兵,这些士兵皆是跟随他多年,身经百战,对他忠心耿耿。他们轻装上阵,携带了少量的干粮和必要的武器装备,骑着快马,日夜兼程朝着冰湖赶去。一路上,寒风凛冽,大雪纷飞,道路崎岖难行,但士兵们在林澈的鼓舞下,没有一人叫苦叫累,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击败吐蕃军队,保卫大唐。

数日后,林澈的部队终于赶到了冰湖附近。此时正值深夜,冰湖在月光的映照下,宛如一面巨大的银镜,泛着清冷的光。林澈命令部队在距离冰湖还有数里的一处山谷中隐蔽起来,他带着几名亲信,悄悄摸向冰湖,查看吐蕃军队的情况。

来到冰湖岸边,林澈发现吐蕃军队正在冰面上扎营。营帐连绵数里,篝火通明,士兵们在营帐间穿梭,一片忙碌景象。林澈仔细观察,发现吐蕃军队防备森严,巡逻的士兵往来不断,想要悄无声息地接近几乎不可能。而且,冰面看似坚固,实则暗藏危险,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冰窟。

林澈深知,正面进攻必然会让己方损失惨重,必须想出一个奇袭的办法。他看着冰湖,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大胆的计划。他想到了近代所学的物理知识,冰面在低温下虽然坚硬,但如果受到强烈震动,可能会出现裂缝甚至崩塌。他决定利用这一点,制造一场冰面崩塌,打乱吐蕃军队的部署,然后趁机发动进攻。

林澈回到山谷,将自己的计划告知士兵们。士兵们听后,虽觉得冒险,但对林澈充满信任,纷纷表示愿意听从指挥。林澈立刻开始行动,他让士兵们收集大量的石块,然后将石块用绳索捆绑在一起。接着,他挑选了百名力气大的士兵,让他们带着捆绑好的石块,悄悄接近冰湖边缘。

一切准备就绪后,林澈一声令下,百名士兵同时将石块朝着冰面用力扔去。巨大的石块落在冰面上,发出沉闷的声响。紧接着,冰面开始微微震动,出现了一道道细小的裂缝。随着更多石块落下,裂缝越来越大,逐渐连成一片。

吐蕃军队的营地中,士兵们被冰面的震动惊醒,纷纷跑出营帐查看情况。就在这时,冰面突然崩塌,大片的冰面塌陷下去,许多吐蕃士兵还没来得及反应,就掉进了冰冷刺骨的湖水中。营帐也随着冰面的崩塌陷入湖中,一时间,冰湖上喊叫声、求救声此起彼伏,吐蕃军队陷入了混乱。

林澈见时机已到,大喊一声:“杀!” 带领三千名精锐士兵如猛虎下山般冲向吐蕃军队。士兵们挥舞着武器,朝着混乱的吐蕃军队杀去。吐蕃军队此时自顾不暇,根本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

林澈一马当先,冲入敌阵。他手中的长枪如蛟龙出海,每一次挥动都能刺倒一名吐蕃士兵。士兵们见主帅如此勇猛,士气大振,奋勇杀敌。一时间,冰湖岸边喊杀声震天,鲜血染红了雪地。

吐蕃可汗得知军队遭遇袭击,大惊失色。他连忙召集亲信,想要组织反击。然而,此时的吐蕃军队早已军心大乱,士兵们四处逃窜,根本无法形成有效的战斗队形。可汗无奈,只能带着少数亲信,朝着冰湖对岸逃窜。

林澈发现了吐蕃可汗的踪迹,他心中一喜,立刻带着几名亲卫,朝着可汗追去。可汗的亲信们为了保护可汗,纷纷留下来抵抗林澈等人。这些亲信皆是吐蕃的精锐武士,武艺高强,但林澈毫不畏惧。他凭借着在近代学到的格斗技巧,与这些武士展开激烈搏斗。

林澈的亲卫们也不甘示弱,他们与吐蕃武士们杀在一起。在林澈的带领下,亲卫们逐渐占据了上风,将吐蕃武士们一一击败。林澈继续朝着可汗追去,可汗见大势已去,心中充满了恐惧。他拼命抽打马匹,想要摆脱林澈的追击。

就在可汗快要逃到冰湖对岸时,林澈瞅准时机,从腰间抽出弓箭。他搭弓射箭,箭矢如流星般飞向可汗。可汗听到背后的风声,想要躲避,但已经来不及了。箭矢射中了可汗的后背,可汗惨叫一声,从马上摔了下来。

林澈赶到可汗身边,用长枪指着他的咽喉。可汗躺在地上,望着林澈,眼中充满了绝望。“你…… 你究竟是人是神?为何如此厉害?” 可汗颤抖着说道。

林澈冷笑一声:“我乃大唐将军林澈!犯我大唐者,虽远必诛!今日便是你的死期!” 说罢,林澈正要动手,突然想到可汗身份特殊,若是将其斩杀,可能会引发吐蕃的疯狂报复。于是,他改变主意,决定将可汗生擒,带回长安。

林澈命人将可汗捆绑起来,然后带着他返回战场。此时,吐蕃军队已经被唐军打得七零八落,大部分士兵投降,少数逃窜的也被唐军追杀。这场战斗,唐军大获全胜,不仅成功阻止了吐蕃军队的进犯,还生擒了吐蕃可汗。

林澈带着胜利的军队,押着吐蕃可汗,返回玉门关。玉门关内的士兵和百姓得知林澈凯旋而归,还生擒了吐蕃可汗,纷纷出城迎接。百姓们欢呼雀跃,对林澈感恩戴德。林澈望着欢呼的百姓,心中满是欣慰,他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守护这片土地和百姓。

消息传回长安,武则天龙颜大悦。她下旨嘉奖林澈及全体将士,对林澈的信任和倚重更上一层楼。太平公主得知林澈大获全胜,还生擒了吐蕃可汗,心中既欢喜又骄傲。她在公主府中摆下盛宴,邀请朝中重臣,共同庆祝林澈的胜利。

林澈回到长安后,受到了武则天的亲自接见。武则天对他的功绩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并赏赐了大量的金银财宝和良田美宅。林澈谢恩后,将吐蕃可汗交由武则天处置。武则天决定将可汗囚禁起来,以此来威慑吐蕃,让他们不敢再轻易进犯大唐。

经此一役,林澈在大唐的威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的名字传遍了大唐的每一个角落,百姓们将他视为英雄,士兵们对他更加敬仰。然而,林澈深知,这场胜利只是暂时的,宫廷**斗争依旧暗流涌动,他和太平公主的未来依旧充满挑战。但他毫不畏惧,因为他有太平公主的支持,有守护大唐的坚定信念。

回到公主府,林澈与太平公主相拥而泣。他们经历了太多的生死离别和艰难险阻,这份感情愈发深厚。太平公主看着林澈,眼中满是爱意和担忧:“林郎,你这次实在太冒险了,以后可千万不能再这样了。”

林澈温柔地**着太平公主的头发,说道:“公主放心,我这不是平安回来了吗?只要能守护大唐,守护你,再大的危险我也不怕。” 两人相拥许久,享受着这难得的宁静时光。

然而,林澈刚回到长安不久,朝堂上便传来了新的消息。武氏一族的残余势力看到林澈如此风光,心中嫉妒不已,他们又开始在暗中谋划,企图寻找机会打压林澈。而此时,武则天年事渐高,储君之位依旧悬而未决,各方势力蠢蠢欲动,都想在这场权力的角逐中占据上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