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组回归孟买,罗恩也特地抽时间过来探班。
自北方邦分别,已经过去了大半个月,他还挺想紧致的乌尔米拉的。
“罗恩!”
果然刚进摄影棚,乌尔米拉就欢喜的叫出了声。
她扔下手边的剧本,飞快的扑到罗恩身边。想投怀送抱,但又顾忌剧组的人。
在北方邦那种信息闭塞的乡下,她胆子很大。
到了孟买这种八卦新闻满天飞的地方,乌尔米拉也显得谨慎起来。
罗恩才没管这些,他搂过小姑娘亲昵一番,又靠着耳朵说几句悄悄话。
直到乌尔米拉面红耳赤、水目涟涟后,才拍拍她的细腰,示意先去忙。
摄影棚里那些闪烁着八卦之火的眼睛,罗恩直接无视。
怎滴,作为金主,睡睡女主角不是应该的吗?
要说唯一介意的人,可能只有同在宝莱坞的玛尼莎了。
但对方此时正在清奈拍戏,根本无暇顾及这里。
通过罗恩的关系,她今年也接了两部戏,估计要忙活到年底。
“男人果然都是喜新厌旧的货色!”莲娜很是不客气的讽刺道。
“亲爱的,我可没少了你们的份,只要晚上别喊太烫就行了。”
“呸!”莲娜笑骂。
她作证,确实有点烫嘴。
“看来某人几天不见,又信心十足了?”玛丽走过来。
“总之每次求饶的那个人可不是我,”罗恩和她拥抱,“怎么样,在北阿坎德邦还顺利吗?”
“顺利活着回来了。”
“有那么夸张?”
“你根本无法想象当地人对电影的热情,每次拍戏现场都围满了看热闹的农民。就连那些苦行僧,都缠着我们不放。”
“苦行僧?”罗恩有些奇怪。
“没错,不管剧组去哪里,总有几十个苦行僧在附近转悠,他们都是隐君子。”
玛丽解释,那些做完了当天早课的苦行僧围观神话故事的拍摄,堵塞了往来的通道不说,还要求在电影里露个脸。
鉴于他们当中的很多人是危险分子,剧组不敢不应。
“希夫导演说,比哈尔或者北方邦的地痞流氓只要在当地留下犯罪记录,就跑到北阿坎德剃成光头、假扮僧人。这样他们就能逃过警察的抓捕,也能逃过法律的问责。”
“我记得剧组安排了几个安保人员?”这件事还是罗恩亲自操办的,选的都是他老家的可靠人手。
“不行,他们人太多。导演希夫说最好不要和当地人发生冲突,我们快速拍戏,拍完就走。”
“看来这种事情,以后最好能有当地协会照顾。”
城市就罢了,农村那种地方,有时候真说不定。
罗恩想找希夫聊两句,但他现在正忙着拍戏。
这一幕说的是男主角误以为妻子和他的堂弟有染,所以借酒浇愁。
在这场戏中,作为道具的七十年代威士忌酒瓶里装的是可乐,这是为了省钱。
《礼赞难近母》预算有限,因此可乐里还要兑水,一瓶可乐能装满六只酒瓶。
兰卡坐在沙发上大口灌着稀释得不能再稀释的可乐,假装自己喝得烂醉。
待把液体喝空后,为了表现角色内心的苦闷,他将玻璃酒瓶往前一抛,镜头立即跟上。
你以为酒瓶会在地上摔个稀巴烂,其实不然。
两名助理正站在摄像机后,早早张开了床单等着接住酒瓶,这样下次可以再用。
溜啊,罗恩不得不为制片人点个赞。
这种省钱小妙招,才是剧组控制成本的精髓。
这场戏还没完,男主角现在是在迪斯科舞厅里,所以需要烟雾制造舞池效果。
但用干冰或者制造烟雾效果的粉末太贵,于是剧组创造性的改烧起了牛粪。
烟气刺痛了兰卡的眼睛,他一个劲的流泪。
制片人在旁边暗暗叫好,这下正好连买眼药水的钱也省了。
**,罗恩发现这个制片人阿加瓦尔,真是个人才啊。
就是这烟吧.
“咳咳.”罗恩也受不了牛粪刺鼻的味道,上头。
玛丽和乌尔米拉她们早就躲去了外面,最后罗恩也当了逃兵。
他是真的涨见识了,宝莱坞拍电影就跟开了挂一样。
足足过了小半个钟头,这幕戏才拍完。
全程兰卡、包括导演希夫在内的剧组,都在现场没离开过。
“电影今天就可以杀青。”中场休息,导演希夫走了过来。
“后期制作呢,我们能赶在下个月上映吗?”罗恩问。
“没问题,早先拍好的胶卷,我让人提前送回来了。边拍边剪,很快。”
导演希夫经验丰富,低成本电影不要求那么精细,所以后期制作基本是同步进行。
另外电影的配乐工作,差不多已经完成。总共有五首歌,歌手还颇为知名。
兰卡贡献了一首,他和乌尔米拉又合唱了一首。
这些歌曲会穿插在整部电影中,也就是说《礼赞难近母》会有五个歌舞片段。
它被导演希夫认为是这部电影的王牌,印度的农村人就喜欢看唱唱跳跳的歌舞桥段,不需要带脑子。
“现在电影拍摄还有什么问题吗?”罗恩关心道。
“剩下的只有宣传,这是我们电影能否成功的关键。”希夫回答。
“你的想法呢?”罗恩也是第一次参与电影制作,他更愿意听听专业人士的建议。
“我们是宗教片,所以农村地区是关键。我的想法是请三轮车夫带着扩音喇叭绕北印度农村骑行,广而告之新的年度娱乐大作即将上映!”
“哇!很不错的想法。”罗恩赞叹。
瞧瞧,这就叫专业。
农村地区没电,也买不起收音机。这种带着喇叭的人力宣传,效果最好。
“但现在有一个问题,我们的经费不够了。”希夫摆了摆脖子。
罗恩一顿,好吧。300万卢比的预算,终究没守住。
“还差多少?”他问。
“只是农村地区的话,两拉克差不多。城市.”
“南印度不用考虑,宗教片在这里没市场,找几家杂志打打广告就行。”
罗恩最开始就没指望南印度这里有什么票房,他们瞄准的是中印度和北印度农村。尤其是后者,宗教之风盛行。
所谓的城市宣传,罗恩准备找拉吉帮帮忙。正好他是《银幕》电影杂志的专栏作家,写几篇文章、放放宣传照得了。
这样一来,把宣发范围定在农村,20万卢比,洒洒水啦。
“我还联系了几个发行方,苏尔先生您有兴趣见见吗?”
“可以,正好我最近也在处理北方邦的电影审查问题。”
“结果如何?”希夫露出期待的神色。
“一个天大的好消息。”罗恩露出笑脸。
“什么好消息?”玛丽她们凑过来。
“据我所知,北方邦那的几个**高官,笃信难近母。”
“所以电影的审查没问题了?”希夫很激动。
只要过了审查,电影就能在当地电影院,正大光明的上映。
那意味着他们可以拿票房分成,而不是一次性卖掉发行版权。
“不仅审查没问题,北方邦还免了我们的娱乐税。”罗恩笑了。
“哇!”这下众人都变得很激动。
印度**的娱乐税很**,它直接从电影票上抽成。
比方说孟买,这里的娱乐税高达25%。每卖出一张电影票,有四分之一的票价会作为税收,上缴给**。
北方邦更离谱,它的娱乐税直接抽三分之一。
罗恩通过自己二伯阿迪亚的关系,轻轻松松搞定了北方邦的电影审查委员会。
老家有人,办事方便。
苏尔在北方邦的婆罗门家族里不能说名列前茅,但该有的能量一点不少。
尤其是罗恩的苏尔电器,被家里人极力宣传后,在北方邦名气更胜。
全印电视台广告天天放,就北方邦的首席部长都有所耳闻。
娱乐税什么的,不值一提。
少了三分之一的票房抽成,那就意味着罗恩他们的电影稳赚不赔。
这也是他为什么同意增加20万卢比预算的原因,都是为了更大的利润。
“我得多找几个发行人,我们这一次铁定赚钱。”希夫挥舞双手,转身就去翻他的电话簿。
作为导演,除了开始签约的30万卢比片酬外,他们还有追加条款。
如果电影大卖,罗恩作为投资人兼出品方,还要给他一笔数量可观的奖金。
这是宝莱坞约定成俗的规矩,包括主演在内,都有类似的激励条件。
当然如果电影赔本,别说奖金,就连片酬能不能就位,都还两说。
草率,非常草率。
宝莱坞也在把人当牛马,兰卡作为男主角甚至倒贴了好几万卢比。
还有他唱的那些歌曲,如果电影反馈不错,必然要发行音乐卡带。
说不定被唱片公司看上,还能卖掉版权。
不过这和兰卡没什么关系,他一个子儿也不会分到。
所有的钱都会装进罗恩的口袋,谁让他是金主呢?
嗯,作为金主,他准备给乌尔米拉讲讲戏。
只不过中途她妈妈电话过来,搞得罗恩不能尽兴。
她妈妈问女儿为什么气喘吁吁,乌尔米拉只能撒谎说自己在吃酸辣小土豆。
这一吃就是半小时,很吃力。
心满意足的罗恩离开后,准备去一趟贫民窟,阿希什要引荐一个人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