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良缘 第324章 张氏兄妹

永州的事情虽然解决了,但仍然是有一些恶劣的影响在。

许翰几人还没有回来,他们需要在那边确定好府兵们都能战时迅速集结,并且有足够的战斗力后,才能回来。

许翰没回来,但是谢啸林带着小妾小宋氏和一众亲兵回来了。

许昭昭身为儿媳,自然也当前往迎接。

谢啸林回来后,给老夫人磕头请安,这才发现少了谢铮和谢啸威。

“铮儿呢?”

许昭昭站出来:“回禀父亲,夫君在太极殿值守。”

谢啸林也知道永州暴民一事,先前还有人曾在京中意图煽动百姓闹事,幸而朝廷发现得早,这才没有出事。

所以,谢铮这个时候在太极殿值守,足见陛下对他的信重。

因为知道是怎么回事,所以谢啸林只是点点头,想必四弟现在也是在公廨处理事务,既然如此,那也不必再多问。

倒是小宋氏低声问:“老爷的书信可曾送到?”

这是在问站在一旁的贾氏。

贾氏点点头:“几日前便收到了。所以府上也早就做了安排。正院那边都已经收拾好了,老爷可以直接住进去。”

小宋氏皱眉,下意识往许昭昭的方向看一眼:“世子也知道今日老爷回来?”

这话贾氏没法儿接,因为她听出来了,这是在埋怨世子没能事先请假在家呢。

许昭昭则是面无表情地扫一眼过去,之后看向谢啸林:“父亲,您一路辛苦了,还是先回去歇息吧。夫君要等到晚膳前才会回府,若是陛下临时有事吩咐,时间就不确定了。”

“也好。”

谢啸林为人粗枝大叶,丝毫没有意识到刚刚小宋氏的问话是别有用心。

而老夫人和于氏则是都略有几分厌恶地瞪了小宋氏一眼,碍于谢啸林的面子,所以谁也没有斥责她。

但就是这样的一份不搭理,在小宋氏看来,就是一种极大的屈辱了。

尤其是许昭昭对她的无视,让她有一种莫大的羞辱感。

许昭昭才懒得搭理一个小宋氏,看不清楚自己位置的人,早晚都会死得很惨。

谢啸林转身欲走,两步后又回来:“母亲,我还带回来一对兄妹,是故人之子。如今他们双亲亡故,我想着先让他们在府里小住几日,之后我再寻机会带他们回宗族。”

这年头,但凡是有些成就的人,都会很在意自己的家族。

能和谢啸林称得上故人的,那必然也是身份不一般。

所以于氏点头应下,承诺会将他们兄妹安顿好。

晚膳时,谢铮和谢啸威都回来了。

也因此,晚上就成了为谢啸林接风洗尘。

这样重要的场合,小宋氏和贾氏都是没有资格参加的。

也不能说是没资格,只能说是她们要和其它几房的小妾们一样,是在另外的一处屋子里吃酒的。

因为身份不同,份例自然就不同。

所以,小宋氏和贾氏她们桌上的酒菜都不一样。

小宋氏在冀州跟着谢啸林待了几年,在那里一直都是以女主人自居,如今回了府里,一下子被打回原形,这心里的落差可是太大了。

但是她又毫无办法。

因为在冀州时,虽然没有正经主母压她一头,但是所有人都知道她只是国公爷的小妾,而且那边的条件艰苦,能被她使唤的人也有限。

况且早几年的时候,谢铮也在那边,所以她压根儿不敢表现得太过。

直到后来谢铮被调回京,她才一下子觉得冀州的天都更蓝云更白了。

只可惜,这种好日子没过太久,她就随着老爷一起回京了。

如果没有什么意外的话,那谢啸林将只会担任一个虚职,对外只会说是借此机会来休养身体。

这于武将而言,是一种十分正常的安排。

就好像是许翰一样,除了当着他的右卫大将军,平时能躲懒就躲懒,至于兵部的其它差事,打死也不接。

不同的是,许翰现在还是右卫大将军,这是兵权在握。

而谢啸林这次回京,目的很明确,就是给儿子、侄子们铺路。

他也是过了四十的人了,没必要太拼。

而且多年的征战,他身上也的确是有不少暗疾。

借此机会来好好调养,希望能于寿数无碍。

晚上,谢铮就主动提到了给父亲调理身体之事。

许昭昭点头,她虽然并不懂医,但她懂药呀。

“明日请两位太医过来给父亲诊脉吧,只要太医开出方子来,我这里便能制出效果最好的药。”

“嗯。父亲很看重你。”

许昭昭抬头:“此话从何而来呀?”

“之前父亲在冀州时,曾用过你配制的药丸,效果极佳。而且因为你的药丸,所以也救下来不少的将士们。所以,父亲一直觉得你虽是女子,却也是位英雄。”

许昭昭挑眉,看不出来,她这位公爹的三观还算是正。

既然如此,那自己也不介意帮他调理一下身体。

谢啸林带回来的那对兄妹,其父就是谢啸林手底下的兵,几年前便战死沙场,没多久,其夫人便随之而去,只留下这么一对儿女。

因为路远,且这对儿女的年纪也不大,所以当时谢啸林就一直让他们在冀州城内生活。

如今谢啸林归京,自然也就将他们一并带回来了。

许昭昭看完资料,对于这对兄妹的印象其实很一般。

说不上好,但是也不算是多坏。

主要就是因为没有接触过。

哥哥叫张武,妹妹叫张燕,很普通的名字,如今哥哥的年纪已经十五岁,也是可以养家糊口的年纪了。

“主子,这个张武也念过几年书,所以后来国公爷为了照顾他们兄妹俩,便让其在军中给一名书记官打下手,如此一个月也能有些进项。但毕竟不是正经官职,所以这次国公爷缷任,他们也便跟着一起回来了。”

“查到张家的事了?”

许柱子连忙道:“张家祖籍蓝田县张家村,小的去打听过,离着您的云栖山庄大概有二十里路。”

不算太近,但也不算是特别远。

“张家村?这是一个宗族?”

“回主子,张家村上的人都姓张,如今整个村子的生活尚可,温饱无虞。”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