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过目不忘,铸造记忆宫殿 第三百三十一章 登月

……

在源源不断的材料供应之下。

时光悄然流逝。

又历经七个月的不懈努力。

吴文终于将“鲲鹏一号”飞船制造完成。

此刻。

吴文凌空而立。

悬浮于山丘之上。

他俯瞰着下方广袤的大地,轻声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呼唤道:

“出来吧!”

随着他指令的下达,只见整个山丘瞬间从中间裂开一道巨大的缝隙,仿佛大地被一双无形的大手生生撕开。

紧接着,好似有什么庞然大物正蓄势待发,要从这裂缝之中猛地钻出。

刹那间,周围的大地开始剧烈地晃动起来,仿佛地龙翻身一般,地动山摇。

那强烈的震动,甚至让远在数十里外的交趾城中的人,都能清晰地感受到脚下微微的颤抖。

“怎么回事?”

对于这突如其来的异常情况,城中所有的百姓都满心好奇,纷纷抬头,目光在周围扫视,试图探寻这动静的源头。

大都督府内。

吕才原本正在屋内处理事务,突然感觉到这股不同寻常的震动,他急忙从屋内走出,抬头看向西方,心中暗自思忖:

想必是公爷那边又有了什么大动作,才会造成如此大的动静。

想到这儿,他不敢有丝毫耽搁,立马叫上马大雄,一同朝着震动传来的方向匆匆赶去。

吴文这边。

他依旧低头俯视着下方。

随着山丘直接分裂成两半,一只形似鲲鹏巨兽的晶体大鱼,缓缓地摇动着它那庞大的身躯,伴随着岩浆的喷发,从大地之下猛地一飞冲天。

那硕大无比的身影,在天空中悠然游荡,仿佛整个天空都成了它的领地。

就连交趾城内的百姓,都不由自主地抬头仰望。

“那是什么?”人群中,有人惊恐地喊道。

“鲲鹏一号”在空中盘旋游荡,它那身体上遍布的晶体鳞片,也随着身体的摆动而出现联动的蠕动。

在阳光的照射下,那些晶体鳞片熠熠生辉,散发出如同星光般璀璨的光芒,仿佛整个天空都被这光芒所点亮。

吴文双眸紧紧注视着“鲲鹏一号”,眼神中满是满意。

“鲲鹏一号”上的这些晶体鳞片,正是它的核心能源来源。

每一片鳞片都是一个微型的能量引擎,它们相互连接,形成了一个庞大而精密的分布式能源网络。

这个网络能够完全捕捉和吸收太阳光中的辐射能量。

而这项技术。

正是吴文经过无数次的推演和实验,最终研发出来的,

“星链能源矩阵”!

其核心概念,是通过在飞船外部动态部署可重构的太阳能-核聚变混合能源模块,形成覆盖飞船周身的智能能源网络,实现能源的按需分配、自修复与无限续航。

其共有三种模式。

太阳能模式:能够高效地吸收恒星辐射的太阳光,并将其转化为能源。

聚变模式:当飞船远离恒星或者进入阴影区,无法获取足够的太阳光时,能够自动切换为聚变反应模式。通过磁约束喷口释放出巨大的热能,驱动飞船在宇宙中高速运动,即便在最恶劣的环境下,也能保持强大的动力。

自修复能力:当飞船的晶体鳞片受到损伤时,这些鳞片能够像活物一样流动,自动填补裂缝,恢复飞船的完整性和功能性,大大提高了飞船的生存能力。

为了架构起这个复杂而精妙的星链能源矩阵。

吴文可谓是煞费苦心。

但除了能量矩阵。

吴文同时也为鲲鹏一号,布置了三层协同体系。

第一层,就是基础层:鳞片能源单元。

鳞片能源单元,是能源矩阵的基石,它们各自独立又相互协作,为整个能源网络提供稳定的能量输出。

第二层,中间层:动态部署网络。

能够根据飞船的实时需求和环境变化,动态地调整能源模块的部署和连接方式,确保能源的高效利用。

第三层,核心层:能源中枢控制系统。

整个能源矩阵的大脑,实时监控和分析能源的使用情况。

“去吧!”

欣赏了一番自己的杰作后,吴文抬手一挥,指向头顶月亮所在的方向。

鲲鹏一号在右侧上方盘旋游动了一圈,随后直接朝着太空疾驰而去。其速度之快,仿佛化作了一道流光。

鲲鹏一号此刻采用的飞行模式,正是曲率驱动模式。

当初吴文偶然窥探到“纵地金光”的奥秘,经过这么长时间的钻研,也算小有收获。

曲率驱动的原理,并非通过传统的反作用力来推动飞船前进,而是依靠改变周围的时空曲率,实现超速飞行。

至于如何改变时空曲率,

吴文在“鲲鹏一号”的船体内部安装了一套曲率引擎装置。

当启动曲率驱动模式时,曲率引擎会产生一种特殊的负能量场。

这种负能量场能够扭曲飞船周围的时空结构,形成一个局部的时空泡泡。

在这个时空泡泡内,飞船相对于外部时空是相对静止的,但泡泡前方的时空会被压缩,后方的时空会被拉伸,从而产生一种类似于“冲浪”的效果,推动飞船以超速前进。

就像此刻的鲲鹏一号,宛如一条大鱼,在太空这片浩瀚的“海洋”中自在游动!

对于这套曲率引擎装置的制作,

原本是一项极为困难且高深的技术。

但对于吴文来说,

恰好他早就掌握了其中最核心的能力。

负能量,是低于真空零点能的能量。

而真空零点能,乃是混沌之力。

当反物质和正物质发生湮灭时,便会形成真空零点能。

所以,对于制造负能量场,吴文其实早早便拥有了开启的钥匙。

只不过,他所储备的反物质数量实在太少了。

正因如此,鲲鹏一号能够进行曲速飞行的时间极短,甚至短到不足一瞬。

但也正是这短暂的一瞬,足以支持鲲鹏一号瞬间离开地球,进入太空之中。

然而,若想前往距离地球三十八万公里外的月球,鲲鹏一号还得慢慢飞行。

根据吴文的推测,大概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反物质粒子!”吴文口中轻轻喃喃自语。

对于反粒子的收集,他主要依靠衰变过程中产生的辐射来进行捕捉。

但这样的收集效率实在太低了。

以前,吴文对此倒并不在意。

可对于现在的他而言,这样的速度实在是太慢了。

明明自己已经掌握了如神通般的技术,却因为能源问题,只能眼睁睁看着却无法尽情施展。

所以,吴文已经按捺不住,开始推演并寻找新的收集反粒子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