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荒不慌!恶毒后娘一路带崽吃香喝辣 第402章 将军谋反?

这段时间成衣铺的生意也不好,逃难来的难民越来越少,有钱买棉袄的早就买了,而且基本每天都有人死,缺袄子去乱葬岗扒一件就行了,完全没有必要买。

眼看棉袄卖不出去,仲掌柜便将主意打在了春装上。

受不住她的央求,再加上当初确实因为她而走了一位绣娘,宋喜歌到底是松了口,答应仲掌柜最多只能帮她撑半个月。

仲掌柜乐得嘴都咧到了耳根子,只要是她想找,绣娘随时都能找的到,她之所以缠着宋喜歌不放手,是看中了她在制衣上的天赋。

她画好的图样,宋喜歌看一眼便知道怎么做、用什么布料能达到最好的效果,有的时候,还会给出实用性非常强的修改建议。

有宋喜歌在,其他的绣娘只需要照着她缝制出来的做就够了,制新衣的时大大的缩短。

如果可以,她真是想让宋喜歌给她做工一辈子。

可惜,太可惜了。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宋婉清日复一日的训练团队,每天上午练武,下午她便会带着人出去采买。

许万里的伤比预期好的快很多,短短五日,已经可以下地行走了,照这样下去,不出一个月便可痊愈。

宋婉清已经决定了,等许万里伤一好,她们便启程去闵城。

有郭冬冬这个三品官员的外孙在,也不用担心去其他的州县会有被拒之城外的情况。

她这一次,并未大量囤积物资,而是囤了一些必备品,还找木匠定做了两个车厢。

这样,他们一行人的马车,便从七辆增加到了九辆。

除此之外,她还特意找铁匠铺,做了二十多支弓弩,虽然没有暗器的威力大,但关键时刻,也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威力。

她本来还想定做软甲,遗憾的是,整个高城都没有可以做软甲的手艺,而盔甲太重,穿上不便于行动,而且太过显眼,不是个好的选择。

无奈之下,宋婉清只好放弃。

半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

宋婉清每天吃完晚膳,都会爬上房顶,想要看看有没有元五、元九的身影。

自从上一次赌坊一别,她就再也没有见过他们。

赌坊她是不敢去的,万一刘二在她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发现,她贸然进去,岂不是羊入虎口?

许万里的伤势都已恢复,为了巩固一下,最低还有一个月,他们就要离开了,按照她的计划,是半个月内就走,也不知道能不能在离开前看见他们,这样的话,可以向他们打听打听城外的消息。

黑甲卫知道的,肯定比酒楼里唠闲嗑的人要多。

“还是没来吗?”宋喜歌叹了口气,她正要从屋顶上爬下来,一根箭矢,倏地射中了她面前的瓦片。

箭矢上绑着红布条,和之前在荒村遇见谷忆时候的那根箭,除了没有字以外,其他的一模一样。

她心里一喜,将箭矢攥在手里,从墙翻了出去。

她沿着箭矢射来的方向,一路向前,终于在路过一条窄巷的时候,听到了熟悉的声音,“宋姑娘。”

“双大哥?”宋婉清眼睛一亮,冲着从黑暗中缓缓走出的人扬起一抹笑容,“真的是你。”

林宴轻轻点头。

宋婉清快步来到他面前,冲他拱手行礼,“多谢双大哥出手相助。”

她说完,将挂在脖子上的金笛,展示给他看,“我已经拿到了。”

“拿到了便好”,林宴没什么情绪起伏,看起来就像是早就知道一样。

时间有限,宋婉清直接了当的问道:“真的会有灭世大天灾?”

“是。”

林宴看着她,“这金笛便是去避难所的入场券。”

宋婉清心脏“砰砰”的跳,“避难所在哪里?”

“我只知道,想要活下去,就必须要去京城,具体在哪,没有人知道。”

“你为何要告诉我这些?”

“豆花还在你那,算是报酬”,林宴语气平静。

宋婉清换了一个问题,“我之前在赌坊见到了元五和元九,这赌坊的背后之人,是劫匪,还是镇国大将军,又或是皇帝?”

她直接提出三个选项,“只要你告诉我答案,我答应你,会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豆花。”

“这件事我不能说,但不久之后,你就会知道答案。”

听到这模棱两可的话,宋婉清也不恼,有的时候,不正面回答就是答案。

“是镇国大将军?”

她仔细地观察着林宴的面部表情。

“他要谋反了?”

两句话问完,宋婉清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你呢?”

“你出现在这,是为了阻拦镇国大将军?还是,听从他的命令,追随他,跟随他?”

林宴保持沉默,并未说话。

宋婉清又问,“制作暗器之人,找到了吗?”

“并未。”

宋婉清说出了心中的猜测,“制作暗器之人,就在镇国大将军手里,对吗?”

如果说之前她只是猜测,那现在就是笃定了。

赌坊的木板制作如此精巧,且十分的坚韧,和暗器与北沟村地下的地道里面的机关有异曲同工之妙。

开赌坊,是为了赚钱。

可试想一下,皇帝若是充实国库,只需要提高征税,或者让自己的心腹伪装成**大肆敛财就足够了。

他完全没有必要搞上这一出,见不得人,还与劫匪有牵扯。

如此大的规模,仅凭劫匪是做不到的,于是就只剩下了镇国大将军一个答案。

身为臣子,与劫匪勾结,暗中揽财。

到底是要做什么?

才不惜如此大动干戈。

可能的结果,只有一个,谋反。

灭世大天灾催生出了两个派系,一派,便是皇帝,主张减少人口,将资源集中,为了达到目的,不惜让异鬼攻进来,而皇帝的后手,便是暗器。另一派,便是镇国大将军,他们不认可皇帝的做法,或者说他们完全不相信什么灭世天灾的出现。

他们只觉得,来到了一个谋反的最好时机,他们夺走皇帝手里的“利剑”,利用“利剑”武装自身。

一开始,劫匪抓难民,就是在为“谋反”做准备,养私兵。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