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令很快就到了高赫的手上,高赫感到很突然。“怎么回事?”高赫弄不明白皇帝为何要打齐丰?瞬息万变的朝政让他摸不着头绪:“打自己的儿子?”
高赫再次被提出监狱,见到齐野后他请求齐野暂缓攻打宛城,他要回渔阳交待一下原来的事务。他觉得皇上突然要去攻打宛城是十分荒谬的事,他要阻止这场内乱。
回到渔阳后他一边处理事务,一边派他的心腹岳阳速去临漳。岳阳走时带走了高赫的一封信,信是写给秦江月的。
信的主要内容是:“如何阻止宛城之战?”
岳阳马不停蹄昼夜行驶,终于到了啸林的大本营。
“拜见秦帮主!”
“岳阳请坐!”
施礼后岳阳掏出高赫写给秦江月的亲笔信,秦江月看信时,岳阳静静地坐在了圆桌的旁边。齐野命高赫攻打齐丰这件事让秦江月吃了一惊,震惊之后,秦江若有所悟:“一定是吴阶的主意,他怀疑啸林的行为是齐丰干的。”
“先吃饭,歇息后再走。”
秦江月命人去膳房为岳阳打点饭菜让他好好吃一顿。他马上去了书房,大笔一挥将自己的意见告诉给了高赫。
信的内容是这样的:
“高赫贤弟,手书已阅。知贤弟不知如何定夺皇帝圣诏正在犹豫之中。愚兄之见,这是吴阶为排除异己奏与皇帝之谬言。皇帝齐野偏听偏信,黑白不分作出错误之决定。贤弟不要急于出兵,奏明皇上说清出兵的利弊得失给皇帝冷静的时间,让皇帝收回成命。云云。
书信写好后,秦江月将信装在竹筒内让岳阳马上带回渔阳。岳阳吃过饭拜别了秦江月纵马疾驰而去。
岳阳走时,在大本营的门口正好碰到元英,元英见高赫身边的贴身小护卫不知因何匆匆而来又匆匆离去?这个叫岳阳的小男孩,元英对他极有好感,偷袭长安时岳阳没有一般小孩子的惊恐和慌乱,而是非常镇静地守在主人的身边,他的所为超过他的年龄。
“岳阳!”
元英不自主地喊了一声,岳阳马上转过头向元英莞尔一笑,只是他没有停留片刻。
望着岳阳飞驰而去的背影元英沉思了许久,她觉得这个小男孩像极了她的堂弟苏运都,只是她不敢冒认,因为他的堂弟也没能逃过那场劫难。不认,她又觉得心很痛,好像那个少年其实就是自己的堂弟。可是,他若真的是自己的堂弟,他就没有认出化装成男人的元英是他的堂姐吗?
高赫打点完渔阳之事速奔临漳城,在皇帝的寝宫他拜见了齐野。
“启禀陛下,微臣以为呼延况灭我后夏之心不死,正虎视眈眈地窥视战机。当此之时,我后夏上下应齐心协力共同对抗顽敌不应有半点疏忽。若舍大取小集中兵力打内战实为本末倒置丢西瓜捡芝麻,望陛下三思。”
“怎么?”齐野没料到高赫竟然继续抗旨,“你不同意出兵?”
“是的!微臣不同意出兵。微臣以为呼延况频繁地攻打后夏,大有不灭后夏誓不罢休之势,我后夏的臣民对此应团结一致共同防备呼延况的进攻,不能做出亲者痛仇者快的事。”
齐野本不想打齐丰,经吴阶这么一吹风就没了主意。他以为齐丰已战败而逃,没有实现夺权篡位之实。若有罪,罪不当斩。如今又听高赫所言也就退去了攻打宛城之意。
“不出兵,我们用什么来惩罚他们?”齐野疑惑地问。
“惩罚是有的,视情节不同而论。陛下将此任交给微臣,微臣去打点他们的事。”
“你如何打点?”
“劝齐丰带领另外三名蕃将来临漳负荆请罪,此后,齐丰可继续守卫北疆其它三蕃主削职为民。”
“好!这个办法正合朕意你就这么办吧!”
微臣还有一事要与陛下奏明,微臣担当不了中军统领请陛下另选高人。”
“你不当领军大元帅了?”
“微臣不敢!”
“为何?”
“微臣无雄才大略不能抵挡气势不凡的呼延况。”
“你怕他?”
“微臣不惧死只怕误国。”
“陛下身边已无人啦,你不担当也得担当。”齐野无奈地说,“身边的人一个一个的不争气都被吴阶发配边疆和荒蛮之地了。”
齐野没好意思说为了保住他身下的宝座,英才几乎被他斩尽杀绝。
“陛下还是慎重为好,微臣无谋无略不懂领兵之法,请陛下勉为其难。”
齐野觉得吴阶已经决定了的事就不能推翻,再说,身边也无人啦!
“不得抗旨,抗旨是杀头之罪。”
高赫见齐野态度很坚决不想再与他争执就答应下来。
“微臣接旨!”
高赫拜辞皇上后离开了昭阳殿,高赫来到昭阳殿广场召唤在此等侯的两名随身护卫,让他们随他一同赶往临漳城南郊的营地。他们的速度很快,不多久,三个人就来到了南郊中军的营地。随他一起来的还有太监徐晃,他来军营是宣布皇帝诏令的。
徐晃宣布皇诏后,军中的士兵知道营中已换帅,虽然对皇上的新诏很是不解,但也无可奈何。
一切安排好后,高赫与岳阳和护卫赵方吃午饭。
高赫一边吃饭一边考虑着带谁去宛城?除了两名贴身护卫他还想找一个能替他想事的人。思来想去,他觉得史长风可胜此任。他这个小表弟表面随意但内里心细得很。有他陪在身边他觉得不会有疏漏。如今,后夏朝中无德才之人,文不能死谏,武不能死战,才让他这个小嫩羊去冲锋陷阵。
“岳阳,”吃过午饭后高赫马上就命岳阳执行任务,“你去啸林的大本营找史长风就说我找他有事让他赶快来军营。”
高赫命赵方找后勤主管去马市买二十匹上等好马:“最好是河曲马。”
岳阳手握缰绳快马一鞭,那匹黄膘马跃蹄飞奔。赵方呢,找到了后勤主管将高赫的旨意传达给他。
高赫此人,斯文儒雅并不鲁莽。他算计着如何用最快的速度将北疆的事办好。他办事主张稳,准,快,所以,他决定将最能体现办事速度的马换一下,军中的那些马病的病老的老不堪使用。
他让他的校尉张平选出十六名精锐随他到宛城。
时令已近晚秋,寒风从窗边掠过,高赫想想起渔阳的母亲。他不知道母亲会不会因为他不在身边感到寂寞。“此次任务繁重无法将她带在身边。”想到以后不能与母亲长相厮守高赫不觉泪目。疲劳困乏之际,高赫不知不觉地睡着了。不知何时,高赫听到了史长风的声音他一个激灵坐了起来。
“偷懒呢?”
“这么快你就到了?”
“何事?”
“陪我去宛城。”
“老兄,你找错人了吧?”史长风笑道,“要说给我点酒喝我还能喝下去,要说让我帮你做事我可办不到。”
“你都不知我找你何事,你就推了?”看着史长风半眯的眼睛满不在乎的神情,高赫笑了,“给你一个大显神通的机会你竟然不要。”
“我肯定不行。”
“哎呀,你不要谦恭了,你那两下子我还不知道吗?”
“好,贤兄直说吧!”
“愚兄要去北疆劝齐丰负荆请罪,明白地告诉他不要以为在京城耍了一把,没死伤多少人就算了事。惊扰皇城,动摇人心,不守公务,乱了朝纲,罪该问斩。当此之时,趁皇帝没有大怒还有余温赶紧回临漳城请罪。”
“啊,原来如此!可齐丰要是不听你的劝告翻脸不认人怎么办?我们不是死定了?”
“不会的!齐丰正一筹莫展,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