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北伐进行到底 第四十四章 快刀斩乱麻(下)

十月初七清晨。

陆游在王氏男丁尸首所堆成的小山前暴跳如雷。

而成都府官吏则是面如土色,噤若寒蝉。

什么叫没有隔夜仇啊!

这特么才叫没有隔夜仇!

白天有了口角,当天夜里全家就集体升天了。

这……这陆相公不会是披着汉人皮的女真人吧?!

“成都府的贼人当真是猖狂!”陆游在充满血腥气息的厅堂处大声喝骂:“竟然将王氏满门灭杀,还有王法吗?!还有天理吗?!

本相一定将凶手尽皆诛灭,还成都府一个朗朗乾坤!”

没有任何人附和。

所有人只当陆游是真的疯了,敢在**斗争中用这种手段,当真是突破了底线。

这不是当街刺杀某某人,而是灭人满门!

这下好了,从一个简简单单的青天大老爷斗土豪劣绅的事情,转变成了严肃的**事件。

而**事件是从来不讲证据的。

当‘秦王死而地分’的陨石现世,而秦始皇又找不到罪魁祸首时,悍然选择将方圆五百里尽皆屠戮,就是这个道理。

现在完了,全完了,他们这些在昨日附和陆游之人,八成就要被当成同党来处置了。

陆游发泄完毕……或者说表演完毕之后,方才对着曹大车说道:“可曾找到活口?!”

顶着大大黑眼圈,仿佛一夜未睡的曹大车立即拱手说道:“女眷基本上无恙,只不过王氏长房、二房、三房、六房男丁尽皆被杀,只剩下五房王友一家躲在牲口棚中,方才逃脱了贼人毒手!”

陆游重重叹气:“唉!曹大郎,这事都怪你,若你早到片刻,岂不是能多救下些人?!”

曹大车当即躬身谢罪。

在后首第一位的王炎眼神好,看到曹大车裙甲之下靴子上的血渍之后,又有种想要扶额的冲动。

这事干的已经不能用‘糙’来形容了,而是已经到了跋扈冲动,放肆无度的程度了。

陆游再次叹气:“王判官既然已经没了,那就让本相来审查案件吧。既然成都府上下皆在此,就将那王友带上来吧!看看他知不知道王氏为何遭遇灭门之祸!”

很快,浑身上下只着白色小衣的王会就被两名甲士搀扶了过来。

他见到陆游身后那座尸首堆后,根本控制不住,一股热流从裤裆中滴答流到地上,整个人也变得更加无力,几乎要挂在甲士身上。

陆游缓步上前,脸上含笑:“王友,你可知道究竟是何人杀得王氏全族?”

王友呆愣地抬起头来,看着陆游,如同在看一只择人而噬的恶鬼。他浑身更加剧烈颤抖起来,身下也变得臭不可闻,配上血腥味之后,让人不禁大皱眉头。

成都府的官吏自然不都是软骨头,他们见到王氏唯一存活的男丁还遭受如此逼迫,当即就有数人想要站出来回护一二。

可谁料到王友只是呆愣颤抖片刻后,如同突然反应过来一般,撅起已经变成灰褐色的后臀,重重叩首:“陆相公!陆相公!我听得清楚!

乃是由于我王氏宗族吞了屯田,那些逃走的兵卒受不过欺压,而做的此事。还请陆相公能为我王氏作主啊!能为我作主啊!”

说到最后,王友嚎啕出声,也不知道是真的家族情深,还是被吓得,总之眼泪犹如决了口的黄河一般,滚滚而下不可断绝。

而那些想要出头的成都府官员闻言皆是面面相觑。

这王友到底是在搞什么?

即便你真的害怕陆游,那也只需要让对方作主即可,为何要把王氏宗族吞了军屯一事说出口?

这么一来,王氏岂不是不再是完美受害者了?

须知道别看之前几日王会退田如火如荼,却终究是暗中动手,明面上王氏从来没有承认过这事。

如今王氏在成都府主脉唯一男丁,在成都府官吏众目睽睽之下,将此事认下了,岂不是说明王氏家族有取死之道吗?

而陆游脸上笑容更盛,也不将王友扶起,只是捻须说道:“哦,原来如此,这案情倒也是清楚明白。王相公。”

四川转运使王炎立即拱手出列:“陆相公有何吩咐。”

陆游则是继续捻须以对:“吩咐不敢当。照理说,此番大案不应该由漕司经手,但一来主管刑律的王通判已死;二来事关屯田,若没有王相公总把手,也无法将此事理清楚。

因此,还望王相公能担起这番责任,将王氏家的田产梳理清楚,看看到底哪些是他们吞并的军屯,哪些又是他们原本的田产,也好进行交割。”

到了此处,终于有官员忍不住说道:“陆相公,现在关键在于追查杀人盗匪,怎么就跟田产扯上关系了呢?”

陆游都懒得向下瞥一眼,就立即言道:“此言差矣。能将王氏全族男丁尽杀,而且神不知鬼不觉的逃了出去,这不是一般军卒能做到的。

现在想要追查,又要从哪里开始查起呢?”

不如从陆相公身边的这位曹大郎开始吧。

许多人是这么想的,但是没有一个人敢说出口。

“因此,想要原原本本查出此案根底,就得查出来王氏到底与何人结怨。如今的线索只有军屯一事,不如就先查查,王氏到底吞了哪家的屯田,以至于贼人竟然能做出如此丧尽天良之事。”

陆游说完结论,随后俯身拍了拍王友的肩膀,脸上笑容变得极为和煦:“王友,你放心,本官一定会给你做主的。

今**就写个状纸递上来,李重,现拔擢你为权成都府通判,且细细与王友作言语,万万不可无礼!”

在场的成都府官员又是一愣,随后竟然有许多人心中冒出一个想法。

莫非此事真的不是陆游干的?

李重此人乃是王氏的姻亲,他的女儿嫁给了王会的大儿子,乃是当家大妇。

他女儿的肚皮也争气,生了三个儿子,此时皆已经成年。

可以说此人就是与王氏家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是绝对不可能背叛的。

而且李重在刑律一道浸**多年,乃是王会副手一般的存在,可以说能名正言顺的统领刑司。

如今陆游竟然让李重来掌管刑狱,并且将此案的唯一证人塞给了他,莫非真的是坦坦荡荡,没有私心?

总不能是猖狂至此,觉得在四川已经无人可制了吧?

不过想来也是。

四川制置使本来就特殊,地位要高于寻常制置使,同时还带着宣抚使的职责,更是将提点刑狱司挤兑的快要没影了。

而如今主管财权的转运使王炎明显是跟陆游穿一条裤子的,再除去一个远在汉中总揽吴璘大军后勤的提举常平司,陆游在此时是真的无人可制。

但是宋国体制乃是层层掣肘,层层镇压的,而且无论是何人都无法堵死消息渠道,因此,只要李重能搞出真凭实据来,不怕陆游能一手遮天。

而李重似乎也明白这一点,他强自压抑心中愤怒,躬身得令,随后就不顾骚臭味,拉着王友离去了。

王府发生灭门惨案,自然是瞒都瞒不住的,尤其是在市井文化蓬勃发展的宋代。

很快,各种乱七八糟的流言满天飞,引起人人自危之余,却也让百姓好奇,这王氏到底是惹了哪路奢遮人物,以至于遭遇了灭门之祸。

到了第三日,流言已经彻底传开。

市面上的说法大约有两种。

一种是说陆游陆相公与王会起了龃龉,这陆相公乃是个小心眼至极的人,立即就派人去将王会灭门了。

另一种则是说王家贪了军屯不说,还强娶人家的大闺女小媳妇,让那些贼配军怒火中烧。

如果单是这样也就罢了,可关键在于王会此人好色如命,将那些军屯百姓全都变成佃户之后,发布了一个荒唐至极的命令:无论哪家的闺女出嫁,都要将新娘子送到王府上三天才成。

这下子那些贼配军终于忍受不了,潜入了成都府,将王氏男的全杀了,女的全都掳走,抢上山作压寨夫人了。

这两种流言,第一种只涉及**斗争;

第二种却融合了**、暴力、金钱以及一丝天道循环报应不爽。编折子戏都不一定有这么全面。

用膝盖想都能想明白到底哪个说法流传更广了。

很快,很快啊!

第一种说法就销声匿迹,第二种说法越来越邪乎,已经有将王氏大宅子比喻成销魂**窟的感觉了。

而另一边,李重对于王友的询问也逐渐变成了审问,力度也越来越大。

然而王友却似乎得了失心疯一般,一口咬定他听得一清二楚,就是四川本地军卒干的。

李重到最后已经无法,他干脆坏了规矩,将所有官员小吏撵了出去,亲自对王友说明利害,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并且直接说明了陆游在宋国体制之内,是不可能为所欲为的。

而且王氏在朝堂中还有关系,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但凡有家族的士大夫都不会袖手旁观,只要王友能咬上陆游,陆游就死定了!

王友明显是畏惧到了极点,但他依旧一口咬定,灭门惨案乃是由于王氏宗族吞了军屯引起的。

让李重格外愤怒之余,又十分无奈。

而到了十月中旬,也就是大案发生之后的第十日,案情终于有了巨大突破。

却不是李重希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