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陈庆之是奉了他师父的命令……花狸猫日常出入勾陈司衙门,早就跟他接上头了。
但陈庆之是万万不会出卖师父的,只能自己扛了,垂首羞愧道:“臣对不起皇上。”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萧衍大度地摆摆手:“罢了,你也不是为了自己。”
“是。”陈庆之点点头,轻声道:“拿到神火后,我请祖师兄将其一分为二,当时给阿元成就半神用了半份,这是另外一半。”
“那神火就够了。”巫姑说着,也亮出半份神火道:“这是当初我从傅竖眼身上拿到的,他正好也是幻神一路,给这小子用再合适不过。”
“那神核呢?”众人又问道。
“你们稍等,我这就带他去取回来。”巫姑说罢,拉着任元便消失不见。
阿瑶一跺脚,愤懑不乐。阿元成神之后,她想跟都跟不上了。
~~
巫姑带着任元一路向北飞。
盏茶功夫,她降下云头。一座繁华的大城,便出现在两人脚下。
“这里是邺城?”任元对自己战斗过的地方自然不陌生,但彼时的邺城只是一座破败荒凉、充斥乱兵的破城,眼下却变得城池宏伟,人烟稠密,市肆繁华,颇具大国都城气象。
“不错,变化大吧?”巫姑问道。
“确实,我都认不出来了。”任元点头道。
“长安那边也是这般。”巫姑叹息一声道:“本以为北朝分裂为东西两半,会就此衰落,没想到全都蒸蒸日上,锐不可当,反倒是南朝衰落的不像样子。”
“是。”任元点点头,淡淡道:“不管南朝还是北朝,东魏还是西魏,赶紧统一天下,结束这三百年分裂就好。”
“你倒是已经超脱了?”巫姑瞥他一眼,恍然笑道:“也对,你是应龙,不可擅改王朝气运,还要引导‘承运者’结束乱世,自然不能偏心。”
“并不是。”任元摇头道:“我只是单纯厌恶南朝。”
“好吧。”巫姑笑道:“不瞒你说,我也早就受够了南朝。从两百年前开始,就从里到外透着股腐朽气,到现在早已烂透了。”
“还是说正事儿吧。”任元跟她敌对那么久,还不至于转眼就好到无话不谈。
“装高冷……”巫姑白他一眼,咯咯笑道:“你应该知道神核在谁身上吧?”
“高澄。”任元点点头,他已经听陶弘景讲过了。
“杀了他,不算擅改王朝气运吧?”巫姑问道。
“不算。”任元望着城中王气,沉声道:“合该今日收他!”
“直接上门干掉他?”巫姑来了兴致。
“还是低调点吧。”任元摇摇头道:“东魏不弱的,闹大了还不知惹出多少麻烦。”
“行,听行家的。”巫姑一副事不关己的神情道:“我个算卦的懂什么打打杀杀。”
“那你就待这儿别动。”任元正好不想跟她一起行动,闪身消失在巫姑的视线中。
“这个没良心的。”巫姑翻了翻白眼道:“也不知道问问,灵之这些年过得怎么样。”
~~
建邺城虽然建有皇宫,但最大最豪华的却是齐王府。
齐王府也是东魏真正的权利核心所在,皇宫中那位皇帝元善见,不过是摆设而已。
当初高欢在时,出于团结北魏旧臣的需要,对元善见还算客气。到了他儿子高澄柄国时,这位天之骄子,可不知道什么叫委曲求全,看到元善见赖在皇位上就来气。
元善见身上流着拓跋家的血,也不是逆来顺受的主。高欢在时,他不敢轻举妄动。高澄接班后,他便开始私下串联旧臣,只待其被宇文泰打败,就要抢班夺权。
谁承想高澄年纪虽轻,却青出于蓝胜于蓝,内外一把抓,把把都过硬。非但在军事上顶住了西魏的攻势,还抽空把邺城的保皇党清洗了一遍,元善见这才彻底老实了。
高澄愈加骄狂,彻底不把元善见放在眼里。趁着侯景之乱南侵时,他写信给监视元善见的亲信崔季舒,询问皇帝的近况,信上写道:
‘痴人复何似?痴势小差未?’
意思是‘那个傻冒现在怎么样了?痴傻的症状好点了吗?’
崔季舒收到信后,揣到袖子里去见皇帝,却不慎掉落被元善见捡到了。元善见倍感羞辱,却又无可奈何,一直到高澄班师回朝还没平复。
接风宴会上,高澄兴致很高。这回利用南朝内乱,他一举吞并了两淮,彻底扭转了与南朝对峙的战略态势。
高澄志得意满,群臣都向他敬酒吹捧,气氛十分热烈。喝到七八分醉时,他发现高高在上的元善见居然滴酒未沾,便叫元善见也喝两杯。
元善见推说身体不适,不宜饮酒。高澄管他这那的,举着酒杯对着他说:“臣高澄,劝陛下饮酒。”
意思很明白,本王让你喝,那你就必须喝!
元善见本就憋了一肚子火,终于绷不住大发雷霆,对高澄喝道:“自古无不亡之国,朕亦何用此活?!”
自古以来没有不亡之国,朕也没必要为了活命讨好你!
见元善见居然敢给自己上脸色,脾气暴躁的高澄当即勃然大怒,把酒爵丢向元善见,以六镇方言辱骂道:“朕,朕,狗脚朕!”
骂完犹不解恨,高澄又命崔季舒当众痛揍了元善见三拳,这才扬长而去。
自古还没有被当众痛揍过的皇帝,受此奇耻大辱,元善见自然要跟高澄拼命。他联合旧臣谋划刺杀高澄,然而事情败露,参与者惨遭族诛,高澄更带兵上殿,质问元善见,留下的另一句千古名言:
“陛下何故造反?!”
随着跟皇帝彻底撕破脸,高澄便起了篡位的念头。以高家今时今日的权势,这不过易如反掌。但有大臣以‘祖龙之咒’劝他不要当皇帝,让高澄一下子懵了。
他赶忙召集亲信,在府中神策堂商议,到底该不该信这茬……
兹事体大,齐王殿下又喜怒无常,手下人也不敢乱讲。结果商量了一天,也没商量出个结果……
高澄心情烦躁,又饥肠辘辘,大声朝外面喝令道:“告诉兰京,本王要吃鱼!赶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