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成真,我曾俯视万古岁月? 328、三家的花魁,苏云邀请!

【你看着李雨桐和谢人凤离去。】

【你心中已然确定,在车马亭内沈髋的出现就与此人有关。】

【你知晓应是谢鸿这对父子的关系,他迁怒于你。】

【世上从无千日防贼的道理。】

【而且,此人之前对梧桐别有图谋,你心中已下定主意。】

【就在这时,许溪月款款走来,轻声说道:“观公子,奴家先去群芳宴了,免得老爷担心。”】

【“许夫人,再会!”】

【“观公子,要是有什么麻烦,自可来寻奴家,必定竭尽所能。”】

【三名护院也是连忙走了上来,恭敬道,“观公子,我等告辞。”】

【许溪月和司马穆清先行离开。】

【张云芝在一旁静静地看着这一幕,心中暗自感叹。她从未见过司马家这位夫人对任何人如此温柔以待,更别提是像谢观这样的年轻后辈了。】

【她不禁回想起自己第一次在小院中见到谢观时的情景,只是小院读书的少年,如今已经开始显露锋芒。】

【谢原连忙走来道:“观弟,我们该出发了,群芳宴已经要开始了。”】

【他们几人在此地等谢观确实耽搁了不少时间。】

【他们在场几人,除十一皇子陈雍外,其余等人,皆没有资格去邀仙楼。】

【原本群芳宴是没有“邀仙楼”,只有前面区域桌椅的甲乙丙丁区域,总共也就九百席。】

【都是可以近距离观看,在以往都是达官显贵,各地富商花重金才有资格入席。】

【甲字区域,便是最为尊贵。】

【之前,谢原和谢琦月都是丙字区域。】

【今年换到了甲字区域。】

【今年有了邀仙楼,下面的位置倒是空置了下来,大部分位置都可以用金钱购买,所得全部用来为江南道的灾民赈灾。】

【此次群芳宴一应所得,都是为了江南道修缮黄河和赈灾所用。】

【这等区域的好处就是,只要邀仙楼的长辈邀请,就可直接登上邀仙楼。】

【李书婉作为李家的小姐,父亲又是如今朝中镇国,又是嫡女,其实也是有资格去邀仙楼,只是这些年李家一直低调行事。】

【谢琦月早就想去看花魁娘子,拍着手道:“据说开场的是月华轩的霓凰。十年来一直稳居月华轩的花魁第一,已经足足十年没有登台了。”】

【“这次是三先生要来群芳宴,才为其献舞的,我们可不能错过。”】

【谢原自然知道,月华轩之霓凰,芳名远播,虽已届而立之年,却风韵犹存,愈发动人。】

【当年名动汴京之事,那位被誉为“三十年鸿业说与山鬼听,挂几国相印”的三先生,莅临月华楼,醉卧其中,霓凰侍奉左右,一夜未眠,轻歌曼舞,三先生酒醒之余,留诗一首。】

【诗云:“状似明月泛云河,体如轻风动流波。”】

【“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

【一时间,霓凰之名,响彻京师,汴京百姓皆视其为三先生之红颜知己,传为佳话。】

【以三先生之名望,令霓凰一夜红透,稳坐月华轩花魁之首,长达十年之久。】

【十一皇子陈雍感慨万分:“一句诗,可载千金,可传世流芳,真风流也!”】

【李书婉颔首赞同,汴京之中,敬仰三先生者众多,霓凰之名,亦随之水涨船高。】

【谢原倒是笑道:“今日倒是一睹紫霄阁花魁之首公孙娘子之风采,是否一剑舞动汴京城。”】

【公孙娘子,汴京十八家之首的剑家,金子叹老先生曾赞曰:“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公孙娘子,五年间未曾出阁,今朝群芳宴上,誓要争夺魁首之位。”】

【张云芝望向谢观,似有问询之意,却又转而向李书婉问道:“书婉,你心中所念的花魁,又是哪一位呢?”】

【李书婉浅笑嫣然,道:“诸位提及月华轩、紫萧阁之花魁,我岂能不提绮陌春坊之苏诗诗?”】

【苏诗诗之名,较之霓凰、公孙娘子,犹有过之而无不及。】

【此女初挂牌出客,即以倾城之貌,轰动汴京。】

【有云:“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一笑倾城,再笑倾国。”】

【汴京之人皆以“仙子”誉之,言其宛如画壁之上,飘然出世,不似凡尘中人。】

【更有奇事,诸葛家那位男生女相、贵不可言的诸葛子青,欲访苏诗诗,竟遭婉拒。】

【此女不接客,鲜少露面,打茶围之事更是从无,然凡得见其一面者,无不为之倾倒。】

【其中不乏朝中权贵,乃至当世之英才。】

【陈雍闻言,亦是笑道:“书婉,真是说出了我的心声。”】

【“便是二哥,亦对这位诗诗姑娘痴迷不已。虽有皇奶奶赐下的亲事,与我那才貌双全的二嫂相敬如宾,然至今已三载有余,膝下犹虚,肚子没个动静。”】

【陈雍言及此处,语气中多了几分难以言喻的意味。】

【常言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更何况是那宫墙深深、权力倾轧的皇家。】

【当下大齐,皇权衰微,太子废立之事,已是稀松平常,十年间,太子之位更迭四次有余。】

【现今太子与二皇子,在朝中势力相当,难分伯仲。】

【而九大姓的立场,更是决定着皇权归属的天平倾向何方。】

【陈雍身为十一皇子,其母虽出身九大姓,却非嫡系血脉,生于皇家,那张象征无上权力的龙椅,于他而言,犹如镜花水月,遥不可及。】

【在旁人眼中,陈雍不过是个体弱多病、胸无大志之人,只愿做个逍遥自在的闲散王爷,待京期一到,便远离汴京,分封至大齐各地。】

【张玉芝闻李书婉言罢,方转问谢观:“观公子,不知您心中最为期盼的是哪位花魁娘子?”】

【谢观闻言,轻轻摇头,道:“倒是未曾有过。”】

【谢原打趣道:“观弟,时至今日,方初次踏足这西厢楼,未曾得见花魁真容,又何谈想见呢?”】

【“怕是除了书中颜如玉,也就只识得书婉与四表姐了。”谢观笑道。】

【张云芝听罢,脸颊微红。】

【恰在此时!】

【两辆奢华的马车缓缓驶来,马蹄声急切!】

【车帘轻掀,露出车内之人,正是苏云。】

【陈雍着怀中的狸猫,苏云的到来,无疑引起了他的注意。苏云作为苏家这一代中唯一在外行走的男丁,就连二皇子与其他几位皇子都不敢轻易得罪。】

【李书婉倒是微微蹙眉。】

【苏云拖起袍子,没有理会下人的搀扶,连忙从马车上走下,他眼神注意到李书婉,脸色一喜道:“书婉,也在!”】

【李书婉只是礼貌招呼。】

【在苏云下车之后,车厢内又下来一人。】

【几人也是认识,谢家大院的七哥谢轩。】

【谢轩看着在场几人,脸色不好。】

【在苏云同行的后面第二辆马车,也是缓缓停下。】

【车夫勒住马车,两名女子掀开车帘,露出两张貌美动人的脸庞。】

【两女缓缓走下马车,跟随苏云前来。】

【其中一女,她身着藕合色的绫袄,外披大红裘袍子,里面搭配着黄色绣花的长裙,削肩细腰,鸭蛋脸面,一双眼眸柔情似水又风情万种。】

【你已经认出此女,乃是当日进鸿景院中跟随苏云前来的月华轩花魁胡芸娘。】

【另一名女子,身着绿衣罗裙,身姿曼妙,五官艳丽,但与胡芸气质截然不同,她的眉眼间多了几分清冷。】

【张玉芝一眼便认出了绿裙女子,她正是月华轩的花魁之一“沉香”。】

【一红一绿,两位花魁各有千秋。】

【按常理,二女此时应正忙于群芳宴的登台准备,怎会现身此地?】

【苏云下了马车后,径直走来,仿佛“目中无人”,连十一皇子陈雍都未加理会。他快步走到谢观面前,语气中带着几分急切:“观公子,你可算来了?”】

【谢观眼神微微疑惑,不明所以,倒是留意,上次跟在苏云一块的陈九宴,这位善棋艺的女子,没有跟着一路而来。】

【胡芸娘与沉香两女也随之走来,她们见过陈雍这位皇子,与其他人也一一打招呼。】

【作为月华轩的花魁,她们自然熟悉九大姓的子弟,也不生怯,举止得体,落落大方。】

【陈雍看着苏云,心中好奇,这位苏云为何会特地来寻谢观,究竟所为何事?】

【他笑着招呼道:“云哥儿,倒是有些日子没进宫里了,皇祖母时常挂念在嘴边。”】

【苏云乃是苏景之孙,小时候就在内阁皇宫之中,甚至是太后从小还抚养过一段时间。】

【诸葛家和苏家,两家关系如胶似漆。】

【“云哥儿,怎么来这里了?没有去邀仙楼吗?”陈雍开口问道,试图探究苏云的来意。】

【苏云竟是见到谢观,脸色也不着急了,对于这位陈雍他印象颇好,出身皇室,不喜争权夺利,而是寄情于诗词之中和自己有些相似。】

【“雍殿下,最近忙得不行,等会去给皇奶奶请安。”】

【“咦!”】

【“这北洛师门,这有些时日没见了,怎么长肥了这么多。”】

【北洛师门是陈雍手中抱着的狸猫的名字。】

【金黄色毛发的大狸猫不满地叫了一声,似乎听懂了一般。】

【陈雍摸了摸狸猫柔软的毛皮,笑道:“冬天嘛,长了点秋膘。”】

【苏云并不在意狸猫的胖瘦,他转而认真道:“我这次来这里,主要是为了诗社的事情。”】

【陈雍闻言露出疑惑之色,他知道苏云一直有心振兴诗社,这几年来一直为其奔走。】

【而群芳宴无疑是一个绝佳的扬名机会。】

【群芳宴上,登台献艺的花魁们都会选择一首定场诗词来作为自己表演的结束。】

【表演完毕后,花魁们会当场出题,邀请台下的才子们作诗应答。】

【因此,除了美人的表演外,就是诗词赏析。】

【这其中其实也有门道,大部分花魁会提前透露题面,邀请心仪的学子早早作诗,以备不时之需。】

【想当年,就有一位才貌并不出众的女子,因为一位学子的精彩定场诗而一跃成为花魁,成为了那场群芳宴上的黑马。】

【佳人美在皮骨,终会消逝,在大齐这个受诗书礼易熏陶多年的国度。】

【美人因诗词而娇,两者相得益彰。】

【群芳宴,作为一年一度的盛会,不仅是美人展示才艺的舞台,也是众多学子才人借此机会搏出身、扬名声的绝佳时机。】

【因此,每年群芳宴上都会涌现出几首极佳的诗词,这些诗词不仅流传广泛,还会注上作者的名讳和所属诗会的名称。】

【苏云正是看中了这一点,他选择在群芳宴上为诗会扬名。】

【因为一旦有极佳的诗词流出,并注上诗会的名称,那么这个诗会往往会一夜之间天下皆知,名声大噪。】

【然而,陈雍还是不明白这与谢观有何关联,他疑惑地看着苏云。】

【苏云转过身来,眼神诚挚地对你说道:“这次诗会一事,还请观公子相助。”】

【“苏云,这次有了不能输的理由。”】

【这时,陈雍才恍然大悟,原来苏云是想请谢观帮忙作诗。】

【这位谢家的庶子,莫非有着令苏云青睐有加的卓越诗才?】

【张云芝与李书婉早已有所预见,苏云上次在小院中便已诚邀谢观。】

【谢琦月心中泛起一丝好奇,这位自己的九堂兄,似乎真的身怀不俗才情,否则父亲也不会特意单独召见他。】

【亦不至于苏家公子,如此急切地前来。】

【谢原立于一旁,脸色欣然,觉得本应该如此。】

【胡芸娘面露焦虑,她早已选定了一首定场诗,却始终觉得不够满意。】

【群芳宴即将拉开帷幕,她连定场诗都尚未确定,怎能不心急如焚?】

【同为月华轩花魁的绿裙女子沉香,在场众人她皆已相识,唯独对这位谢家庶子谢观,感到陌生。】

【苏云对其的极为推崇,她心中却不以为然。】

【她近日虽偶有耳闻谢观之名,但仅将其视为一个偶得佳句、略显迂腐的书生罢了。】

【倘若谢观真具才华与心中抱负,又何须受人之邀前来作诗?】

【一个无依无靠的庶子,真要挣脱哪种泥潭,大府的牢笼。】

【这种机会,他怎么会不把握!】

【不过是徒有虚名,怕暴露真才实学,藏头露尾之辈罢了!】sxbiquge/read/74/742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