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提,你可知错?”天道鸿钧淡漠的声音响起。
准提被吓了一跳,连忙跪在地上说道:“弟子知错,弟子不该打龙族的主意。”
天道鸿钧摇了摇头道:“你最大的错误并不是动了龙族,而是以圣人之尊对一小辈出手,甚至还没能拿下,圣人的面皮都让你丢尽了。”
“弟子无能,请老师责罚。”
天道鸿钧闻言冷哼一声大手一挥便将接引和准提赶出了紫霄宫。
两人从紫霄宫出来后,准提苦笑一声道:“师兄,我这次复活天道对我的侵蚀又多了一层。”
接引闻言叹了口气,然后将白璟如今已是三十品混沌白莲,连天道都拿他没什办法的事情告诉了准提。
准提脸色大变,他怎么也没想到白璟已经如此恐怖了。
“师兄,日后我们的谋划还是尽可能的避开白璟吧!”
接引点了点头,这次之后别说是他们了,洪荒之中估计没有人敢再得罪白璟和他的圣莲教了。
时光飞逝,不知不觉,距离龙族海眼暴动已经过去了500年。
少昊在位已经在位3500多年了,他秉承着黄帝的教诲,励精图治,继续推行仁政,使得经历了逐鹿之战后的人族得以休养生息,恢复民生。
少昊乃是一位深谋远虑之人,他心思通透,对世间诸事皆能了然于心。
他深知土地的恩赐,善于培育各种资源,依凭大地的规律来发展生产。他观测天时,以天象来规划人们的生活,遵循着鬼神的启示制定礼法道义,推行教化。
在他的治理下,人族人口快速增加,并不断向着洪荒的各个角迁移。
如今的人族北至幽陵,那里寒风凛冽,冰雪皑皑;南达交阯,那里气候湿热,丛林繁茂;西抵流沙,漫漫黄沙见证着人族的坚毅;东到蟠木,古老的神木诉说着人族的传奇。
在人族快速发展的时候,少昊也如其父轩辕黄帝一般,开始寻游人族,搜寻能继任人族共主的人才。
而白璟和女娲这些年一直都在关注人族气运,照这么下去,下一任人皇一继位就是他们开始复苏人道,再开天地之时。
很快又是百年过去了。
少昊的儿子颛顼出生了。
白璟当即唤来了云霄,让云霄去人族将颛顼收为弟子,传其大道。
“白璟道友,算算时间,昊天下凡历劫已经有千年之久了,应该也快功德圆满了吧?”女娲饶有兴趣的说道。
白璟闻言掐指一算,果然昊天历劫已经是第十世了,他点了点头道:“正如女娲道友所言,昊天即将功德圆满了。”
“之前白璟道友的分身曾与我说,昊天下凡历劫乃是天道在为下次量劫布局,他这次功德圆满是否会带回下次量劫的气运之子?”
“不会,但昊天回归应当会带上与下次量劫气运之子息息相关之人。”
女娲闻言露出了饶有兴趣的表情,她心念一动,便唤来了时间长河,然后用混元大罗金仙的强横法力,轻而易举的便抓住一朵浪花,这朵浪花正是昊天第十世所经历之事。
“道友可要一起看看?”女娲笑着问道。
“那便一起看看吧!”
昊天转世历劫的第十世转世之身姓张,名友仁,家境殷实,更是一村之长。
因着家中颇有资产,再加上张友仁心地善良,乐善好施,时常施粥济贫,声名远扬,附近的村镇对张友仁这个大善人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更难得的是,张友仁心怀慈悲,为人宽厚大度,从不与人争执,因此邻里乡亲皆称其为“张百忍”。
张友仁的好名声,让其娶到了十里八乡最漂亮的女子为妻。
此女姿容秀丽,持家有道,将家中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
“白璟道友你有没有觉得此女与瑶池有几分神似?”女娲端详了一下张百忍妻子的长相后笑着问道。
“确实有几分神似,应当是瑶池的一道化身或者是被瑶池所点化,助力昊天完成这最后一世轮回,好让昊天尽快功德圆满吧!”
女娲也觉得是这样的,而且女娲更愿意相信张百忍的妻子乃是瑶池的一道化身,毕竟后面这女子可是与张百忍生了七个女儿,还以彩虹之色命名。
要是这女子不是瑶池的化身,岂不是瑶池给自己找了个情敌?
张友仁的这七个女儿个个聪慧过人,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待人接物落落大方,女红针织技艺娴熟,诗词歌赋信手拈来。
张百忍家中还有一位待字闺中的小妹,一家人家庭和睦,其乐融融。
白璟和女娲观看昊天的第十世轮回时,天庭众神仙也在商议接天帝回归的事宜。
只是道祖当时曾言,要昊天功德圆满才能回归,天庭众神也不敢私自做主直接把昊天接回来。
“娘娘,不如让太白金星去人族走一趟,看看陛下是否已经功德圆满。”天庭的一位老人朝瑶池建议道。
瑶池思索片刻后,便同意了下来,决定让太白金星走一趟,考察一下昊天此世的功德是否圆满。
毕竟太白金星乃是昊天最最信任,最最亲近的臣子,派他去怎么也不会出问题的。
这日,张友仁所在的城中忽然出现了一名老乞丐。
这老乞丐衣衫褴褛,长相奇丑,他向人乞讨,既不要饭,亦不要钱,只开口闭口道:“婆娘婶娘,有喝不完的人参汤吗?给我一碗!”
如此乞讨,自然无果,老乞丐饿得饥肠辘辘,但他依旧不改口,继续向人乞讨参汤。
这日上午,老乞丐来到张家村。他察觉此处百姓与别处不同,男耕女织,忙碌而有序,老老少少一团和气,有钱有粮者受人尊重,无财无势者亦不受欺侮。
老乞丐装出一副懵懂无知的样子向村民们打听:“不知是何人能将此处治理得如此之好?”
村民们也没有歧视老乞丐,很热情的告诉他,这个村子的村长乃是张友仁,凡事能忍,得“张百忍”之雅号,又因其平等待人,济困扶危,乡亲们皆赞其为大贵人。
老乞丐从村民那里知道了张友仁家所在的位置,立马决定一探究竟。
当老乞丐摇摇晃晃来到张百忍家门口时,竟饿昏过去。
张友仁见状,二话不说,背起老乞丐置于自己床上,又是排经络,又是灌盐水,终将其救醒。
老乞丐醒后,便要肉要酒,吃饱喝完,又言口渴,张友仁欲倒茶,老乞丐却称要喝人参汤。
张友仁并不恼怒,专为他煮了一大碗人参汤。
老乞丐在张家住了半月有余,张友仁与他吃不分席,坐不分凳,睡不分床。
看到这儿女娲娘娘没忍住吐槽了一句:“这李长庚当真是大胆,他就不怕昊天秋后算账吗?”
“道祖曾言要昊天修生养性,太白金星若不做的过分一些,如何能证明昊天能功德圆满呢?”
女娲撇了撇嘴,继续看向下方。
此时太白金星已经确定了玉帝在修身养性这方面已经达到了道祖的要求。
于是太白金星便开始了第二项测试。
这日张友仁呼喊老乞丐吃早饭,半晌不见回应,掀开被子一看,却发现老乞丐不见踪影,被子底下只有一个半人大的金娃娃藏于被下。
村民们见此皆言,张友仁这是百忍百富,此番发大财了。
张友仁却道:“钱财乃身外之物,过多未必是好事。”
说完张友仁立马吩咐家人将金娃娃砸碎,分给贫穷人家。
就在张友仁准备动手砸金娃娃的时候,金娃娃变回了太白金星的样子,走下床来。
众人见状,都知道是遇到了仙人,惊叹不已,除了张友仁以外纷纷跪拜。
太白金星将众人扶起开口道:“张老爷,贫道乃修炼之人,外乡游历,途遇风雨,才至贵地,蒙君厚待,实乃幸事,但贫道有一事不明,想请张老爷指教。”
“指教不敢当,仙人直说便是。”
“敢问张老爷,何以如此乐善好施,不辞辛劳?”
张友仁微微一笑道:“世间有道,施比受更有福,张某自幼受父母教诲,知善行者必得善报。
况且,天地广阔,人心向善,方能使世间和谐,我虽家有薄财,但若能尽绵薄之力,助人脱离困境,何乐而不为?”
太白金仙闻言心想:“这玉帝轮回十世还真不一样了。”
随后太白金星继续问道:“张老爷贫道听闻,施恩行善虽易,然持之以恒,却非易事,张老爷如此善举多年,可曾有过动摇?”
张友仁摇了摇头道:“我之所行,皆出自本心,无有动摇,世人皆有苦难,若人人都能施以援手,天下何来不平事?况且,助人即是助己,若有一天我家中落魄,亦盼有人能施以援手。”
太白金星再三考验张百忍,见其确实发自内心行善,无半点虚假,便知玉帝到了功德圆满之时。
于是太白金星便回到天庭于瑶池复命。
瑶池在听完太白金星的叙述之后,将太白金星带到了朝会之上,让众仙询问一番。
众仙随即开口问道:“张百忍之德行如何?”
太白金星答道:“张百忍德行兼备,乐善好施,功德圆满。”
众仙大喜,玉帝下凡历劫千年,天庭众仙始终有种缺了主心骨的感觉,如今玉帝功德圆满终于要回归天庭了。
随后众仙便开始讨论,到底要派谁去接回玉帝。
众仙一番争论之后,身为王母的瑶池拍板决定让赤脚大仙走一趟,把张友仁接回天庭。
赤脚大仙,也是天庭的老人了,有大罗金仙修为,生性洒脱,不拘小节,其法力高强,神通广大,擅长步斗之术,速度极快。
赤脚大仙在接到瑶池的命令后,立马来到人族,找到张友仁,和他说了上天之事。
赤脚大仙本以为张友仁会欣然应允,毕竟能成为神仙,且为三界之主,此乃莫大荣耀,岂料张友仁的回答只有两字:“不去。”
“不去?为何不去?”赤脚大仙下意识问道。
“不去便是不去,哪有为何?”
碰了一鼻子灰的赤脚大仙回到天庭说明情况。
众仙也是一脸懵逼,想不明白玉帝的转世之身为何会拒绝回归。
这时候还是最了解昊天的太白金星开口了,他笑着说道:“赤脚大仙可以拯救黎民百姓为由,请他升天,相信这次陛下定然不会拒绝。”
于是赤脚大仙再次来到张府,苦口婆心地说道:“张老爷,如今三界混乱,秩序未定,急需一位三界之主治理,你总不能看着洪荒之中无数生灵受苦而无动于衷吧?”
张友仁听后,沉思良久,最终答应了上天,具体日期但定于这月的十九日。
很快,上天的日子就到了,众仙都来到南天门准备迎接天帝归来。
张友仁那边让家眷收拾好东西一同升天。
谁知这时候,赤脚大仙却说只能他一人升天。
张友仁闻言的脸沉了下来,他斩钉截铁的说道:“我绝对不可能一人上天,我妻与我同甘共苦数十年,贤良淑德,我绝不能将其弃之!再说了,我若是独自离开,我的七个女儿与妹妹留在民间,怎能放心?这非大丈夫所为。”
说罢张友仁甩袖便走。
赤脚大仙见状转头朝天上问道:“这样应该可以了吧?面对成为三界之主的诱惑,陛下也没有抛弃自己的糟糠之妻与亲人,各位应当也没有什么疑惑了吧?”
众仙纷纷点头表示了赞同。
于是赤脚大仙再次见到张友仁,将天庭同意张友仁带着妻子,女儿,妹妹一起上天告诉了他。
七个女儿听说此事,也很高兴,准备一起升天。
然而,张友仁此时却闷闷不乐。
赤脚大仙见状追问道:“张老爷,可是还有什么不放心的事?你可一并说出,天庭众神定会想尽一切办法满足你的要求。”
张友仁犹豫了一下,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我家粮米没有吃尽,怎能弃之?要一起带上。家里茅厕也要一起升天,自家茅厕用着习惯,我升天后,鸡、狗、猪都没人照管,我心不忍啊!也要一起升天。”
赤脚大仙闻言哈哈一笑道:“张老爷放心,你的这些要求天庭全都满足!家里的粮食、茅厕、鸡、犬、猪可一同升天。”
张友仁这下才露出了笑容,欢天喜地的准备升天了。
结果让张友仁没想到的是,在升天之时,家里的猪却因贪吃跑了出去,只有鸡、狗升了天。
后来民间便有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之说。
因为张友仁家的猪跑掉了,升天后就导致天庭没有了猪,后来此事传到民间,人们认为张友仁升为天帝后,在天庭想吃猪肉却吃不到,于是,民间便为其供奉猪头,以讨天帝欢心,换取风调雨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