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相应的、虚幻的外境,如色彩、声音、香气、味道、触感、法相,则如同神秘的宝藏,成为其认识的目标;②第七识——末那识,宛如一位智慧的导航者,其职能是起思维度量的关键作用,是前六识与第八识(阿赖耶识)之间的桥梁,它以阿赖耶识为自身存在的基石和认识的对象。然而,末那识的活动犹如一场暴风雨,伴随着四种根本烦恼,将人们卷入痛苦的旋涡,陷入生死轮回的无尽循环;③第八识——阿赖耶识(藏识),恰似一个深邃的宝库,蕴**无尽的智慧和秘密。
这是一个关于阿赖耶识的神秘描述,它宛如宇宙的核心,被视为前七识的坚实依靠,同时也是宇宙万有的起始根源。阿赖耶识犹如一个拥有无穷奥秘的宝库,具有三种奇妙的本相:首先是能藏,阿赖耶识恰似一个巨大的容器,拥有摄持和保存一切“种子”(潜在力)的神奇能力。这些种子宛如沉睡的种子,在合适的时机成熟时,便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生出宇宙万有,这一过程被称为“种子生现行”。而宇宙万有也如同点燃的火种,能够引发新的宇宙万有的潜在能力或状态,此乃“现行生种子”。这种因果变化恰似奔腾不息的瀑布,源源不断,永不停息,仿佛象征着人间苦海那无尽的变化历程。其次是所藏,阿赖耶识宛如一座神秘的宝库,是生起宇宙万有潜在力的藏身之所。
最终,我爱执藏如同一座神秘的宝库,阿赖耶识本非自我(灵魂),而是识的流转之河。然而,第七识却如迷途的羔羊,错误地将其执着为永恒主宰的灵魂,故而阿赖耶识被称为我爱执藏。这个被错认的自我(灵魂),恰似轮回果报的主角。这个派对犹如智慧的明灯,深入探究了认识的职能和作用,并提出了一种独特的“四分”理论。具体而言,这“四分”宛如璀璨的四颗明珠,包括:
1. **相分**:宛如一面镜子,清晰地映照出外界对象在人们认识中所呈现出的形相,那是客观对象在主观上的表象。它如同一个万花筒,将我们通过感官所感知到的事物的外观、形状、颜色等特征,以绚丽多彩的方式展现出来。
2. **见分**:恰似一座桥梁,连接着人们自身与形相的认识能力或作用。它宛如一位智慧的导师,引导我们如何观察、理解和解释所感知到的相分。见分是我们认知世界的窗口,透过它,我们能够对相分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和判断。
3. **自证分**:仿佛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证知和鉴定自己如何认识形相的了别作用的光芒。它如同一位自我审视的智者,让我们能够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认知过程,并对其进行深刻的反思和验证。自证分是我们认知之路上的指南针,帮助我们确认自己对相分的认识是否准确和可靠。
4. **证自证分**:恰似一座巍峨的山峰,代表着认识能力或作用的最高阶段和总结。它宛如一位俯瞰众生的智者,使我们能够对自己的认知进行更深入的反思和审视,确保我们的认识是全面和准确的。证自证分是我们认知的巅峰,引领我们走向更高层次的智慧。
为了更为清晰地阐释这四分的关系,他们竟以尺量布作比,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说明。在这个例子里,布恰似相分,尺子犹如见分,我们用尺子去丈量布的过程恰似自证分,而最终对测量结果的确认与总结宛如证自证分。借助这个比喻,我们能够更为直观地领悟这四分在认知过程中的相互影响与关联。相分犹如一匹匹华美的布匹,而见分恰似一把把精准的尺子。自证分仿佛是依据尺子测量出布匹的长短,而证自证分则类似于对所测量布匹长短的有力印证。关于四分的学说,在瑜伽行派内部众说纷纭,各执一词。
安慧等人坚信,见分和相分宛如虚幻的泡影,皆是无体的、虚妄的实在(遍计无体),唯有自证分宛如璀璨的明珠,才是相对的实在(依他实体)。正因如此,这一独特的派别被赋予了“无相唯识派”的美名。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陈那、护法等人却持有截然不同的见解。他们坚信相分恰似坚实的磐石,是有体的、真实的存在。当见分如灵动的蝴蝶般缘相分,并将其视为外境时,见分上才会如春花绽放般生起或显现相分的形相。基于这种观点,他们当之无愧地被称为“有相唯识派”。
对于那由识所变现的浩渺宇宙万有,瑜伽行派犹如一位睿智的学者,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剖析,并将其精妙地概括为五位百法。这五位恰似五颗璀璨的明珠,分别是心法、心所有法、色法、心不相应行法以及无为法。首先,心法宛如那灵动的精灵,指的是我们内心世界中丰富多彩的精神现象,涵盖了我们的意识、思维、情感等。这些如潺潺溪流般的精神现象,直接影响着我们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和体验。其次,心所有法恰似那忠诚的卫士,是心的随属现象或作用。它们与心法紧密相连,犹如心的影子,在具体情境中展现出心法的万般姿态。例如,我们的注意力如同那锐利的箭,记忆恰似那坚固的堡垒,想象宛如那自由翱翔的飞鸟,都属于心所有法。
色法则宛如那绚丽多彩的画卷,代表着物质现象,其中包**我们目之所及的物体、耳之所闻的声音、手之所触的质地等等。这些物质现象如同繁星般闪耀,是我们通过感官直接感知到的,也是构成宇宙万有的关键元素。心不相应行法恰似那神秘莫测的迷雾,是一种非精神非物质的现象,它既不属于心法,也不属于色法。例如,时间、空间、数量等概念,都如同那飘忽不定的幽灵,属于心不相应行法。最后,无为法仿若那亘古不变的星辰,是指不生不灭的现象,它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是一种永恒的存在。无为法犹如那宇宙的核心,代表了宇宙万有的本质和根源,是瑜伽行派所孜孜以求的至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