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第360章 谁在呼叫舰队

蒲州城楼位于汾河河口的一座山上,城高十数丈,如同一位高大的哨兵,俯瞰着宽阔的河道。

李世绩立在城楼顶,站得高望得远。

在春日的阳光下,他看见黄河上有两支船队,一远一近,正浩浩荡荡地向蒲州河口开来。

一支是龙船队,威严华丽,里面的乘客一看就是人中龙凤,要当陛下的。

另一支也是龙船队,远远地缀在后面,落在地平线的一端。

因为离得太远,李世绩看不真切,心中不禁感叹一句:

“好大的船队,一眼望不到尽头。到底是大唐的皇帝,连逃难也这么讲派头。”

吐槽归吐槽,接待工作还是得好好准备的。

蒲州码头已经立起了“候圣驾”的石头牌坊,设好了为皇帝陛下和皇储殿下接风洗尘的祭坛。

李世绩领衔,当地文武官员敬立岸边,恭恭敬敬地等候着陛下的巡查。

不一会,李承乾直接骑着马上岸了。看见李世绩,不觉吃了一惊:

“李总管?卿为何在此?前线的战况如何了?”

李世绩一拱手,答:

“山西的战况目前比较乐观,在太上皇陛下的领导下,敌军已被全体逐出太行山,落荒逃回河北……”

阿弥陀佛菩萨保佑……李治闻言,心里接连默祷。

身为前任晋王,他的封地就在山西。

山西终于干净了,李明的咸猪手终于离开了他的食邑……

“嗯,很好。父皇依旧不减当年勇啊,也离不开诸位的奋勇作战。”李承乾也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一行人上了城楼,李承乾俯瞰着城中的景色,发现军帐绵延数里,旌旗招展,城门禁闭,士兵正在操演。

气氛肃杀,如临大敌,整座蒲州城似乎变成了一座巨大的兵营。

李承乾不禁疑惑地问:

“既然明军已被驱逐,那李总管为何率大军驻扎在此?蒲州的防御为何比以前严密了许多?为何不将这些兵力,投入到横扫河北叛军上面呢?”

我正想和您汇报呢……李世绩忍住吐槽的冲动,将自己化身成么得感情的传声筒,传达着李世民陛下的意旨:

“因为据太上皇陛下的圣意,山西即将爆发一场大战。

“太上皇认为,李明的军队很有可能沿着汾河北上,支援山西战场,与李靖部前后夹击我军。

“届时,山西将化为一片焦土,恐非皇帝陛下狩猎之地。

“因此,他希望您能够移驾长安。”

用的是“圣意”而不是“圣裁”,说明李世绩下意识地认为,李世民陛下的这番意见没有过脑子。

李承乾闻言,顿时大惊:

“父皇为何做此判断?难道长安还能比山西更安全不成?”

李治也是愁眉紧锁,百思不得其解。

父皇在中风以后,思路一天比一天放飞,让他跟不上趟。

“太上皇的意思,李明的想法不可以常理揣度。比起长安,明军的目标应是山西才更为合理。”李世绩道。

他忠实地履行着自己传声筒的职责,坚决不添加任何自己的主观理解。

李承乾显然对这个答案很不满意:

“这怎么可能?在李明的眼中,长安的价值怎么可能低于山西?

“长安有朕,有宗庙社稷,有朝廷!那可是京城,是首善之都,是全天下的中心!

“他怎么可能弃长安而攻山西呢!”

为什么陛下的牢骚听起来酸溜溜的,被李明无视还吃上醋了是吧……李世绩莫名有种李家父子“争宠”的荒诞感。

“山西不比长安,有父皇亲帅天兵驻守,山岭险峻,易守难攻。李明可能有兵力攻打长安,但是有兵力攻打山西不大可能。”

李治的意见就理智多了。

他们从长安跑路,不是因为李明太强,而是因为长安太弱。

守军的主力都被抽往山西了,他们拿头去硬抗大明的巨大投石机?

李承乾听得连连点头:

“此话在理,朕就是这个意思。”

大唐抽干国力,也就勉强供养得起一支大军,财政还快被拖破产了。

要是李明还能再掏出一支同等规模的军队,那可太惊悚了。

爆兵差距这么大,那不就显得他李承乾的运营特别菜吗?

所要,他宁可相信全天下是被李明偷鸡摘桃子了,也不愿意相信对方真能手搓出第二支能和唐军刚正面的大军。

这是作战方略的失败,不是治国的失败。

战略失败尚能挽救,国力不如那就是无可救药了……

太好了,皇族里还是有正常人的……李世绩在心里也是连连点头。

但是认同归认同,天策上将的话他还是要带到的。

“可是,依太上皇的意思……”

“朕不要父皇以为,朕要你以为。”李承乾打断了李世绩的吟唱。

“依大总管的专业意见,李明会攻长安还是山西?”

龙颜不悦。

李承乾已经不再是那个在严父底下唯唯诺诺、直到被高压崩断神经的少年了。

如今的他,是真真正正的真命天子,说一不二的统治者。

谁都不能命令他该做什么、该去哪里。

他有自己的判断。

“……”

对于陛下的送命题,李世绩沉默以对。

他不想掺和太上皇和皇帝的争权,只是李家的一个高级打工仔。

而李世绩的沉默,其实已经间接说明了他的态度。

“既然李总管没有意见,那就由朕来决断。”

李承乾挥一挥袖子,强硬地说:

“北狩的行程不变,朕将继续北上。

“谁赞成,谁反对?”

都是陛下,那高级打工仔李世绩自然是听距离他最近的那个。

有本事你去拦着皇帝?

“末将领旨,这就去准备。”

李世绩爽快地应承下来,便随口向旁边陪站的蒲州刺史吩咐道:

“陛下一行人由我陪同,随行船队就劳烦使君你来接待了。”

“下官明白了。”刺史干脆地回答。

对于他俩的一问一答,李承乾却是疑惑地皱了皱眉头。

李治同样听得一头雾水,问道:

“如今正值国难之际,陛下一路轻车简从。哪来的随行船队,还需要惊动一州刺史安排接待?”

李世绩和蒲州刺史面面相觑,一同指向黄河的方向。

“那……那支龙船队是从哪儿来的?”

两位贵人循着手指望去。

只见在水天一线的地平线上,陆续出现了几条高大的船桅。

虽然距离遥远,但是不难判断,那些船只非常巨大。

甚至比陛下所乘坐的龙船都要大。

“他们是谁?”李治脱口而出。

李世绩的心跳登时漏了一拍,心中陡然升起不祥的预感。

“那些船……难道不是跟从陛下的?”

李治连连摇头:

“不可能,从长安出发的就只有这几条船,已经悉数入港了。

“况且哪有随从的船比陛下还大的,这是逾越礼制了。”

李世绩的脸色渐渐苍白下去:

“那他们……怎么一直缀在陛下的船队之后……末将还以为……”

“距离太远了,我们这一路都没有发现他们在后面跟着。”

李治道:

“要不是登上了蒲州的城楼,我们都还没有发现……”

说着说着,李治好像意识到了什么,一瞬间,脸唰地白了。

随着那支船队越来越接近,出现的船只也越来越多,很快就几乎铺满了河面,让宽广的汾河都显得拥挤了起来。

舰船排成队列,首尾相接,漫无边际。而每条船都无比高大,桅杆林立,杀气腾腾。

这是连昔日大唐,都不敢想象的庞大舰队。

除了财大气粗的大明,谁还能攒出这样夸张的舰队?

李承乾更是面色苍白如纸,嘴角不停地**:

“这般巨大的船只,这般严整的船队,该不会……”

狼真的来了!

李世绩早就已经飞奔向烽火台,急促而准确地下达一系列指令:

“点燃烽火!架起弓弩!各部立即填补岸边防线,准备作战!快!”

一时鼓号大作,忙碌的脚步声四起。

将士们立即出营,穿戴盔甲兜鍪,备好弓箭枪矛,向各自的阵位奔去。

事实证明,李世绩的准备工作还是做得相当过硬的。

士兵们按照平日里的训练,忙而不乱,迅速就位。

箭矢森森,枪头林立,警惕地瞄准着河面。

“陛下,殿下,城中建有堡垒,请随我暂避!”蒲州刺史虽不至于六神无主,那也是焦急万分。

李承乾和李治都从长安一路跑路到蒲州了,那自然也不介意再多跑几步路。

宦官抬轿,载着李承乾飞奔下楼,李治和刺史紧随其后。

一路上,李承乾心惊肉跳,不住地后怕。

真是见鬼,没想到冤家路窄,李明那厮就跟在他们后面!

万幸,因为陛下此次名为狩猎,实为跑路,龙船开得飞快。

所以刚好卡了一波视野,两边距离正好处于互相观察不到的位置,都没有发现对方。

否则,那支大到恐怖的舰队如果追上来……

“后果不堪设想,不堪设想!”

李承乾感到脸颊生疼。

知子莫若父,还真让老父亲猜中了李明那厮的真正目标。

只是他实在是想不通,李明的脑回路好生古怪,放着好好的东都京师不打,却要一头钻进山西的崇山峻岭。

专挑硬骨头去啃。

“也是,朕如果能理解那厮的想法,那朕也不正常了。”

李承乾心里吐槽。

李明脑洞大开,而父皇在中风以后,思路也一天比一天清奇。

两位卧龙凤雏对上,那还真是棋逢对手,一招一式打得旁人摸不着头脑。

但更让李承乾脸疼的是。

“那厮怎么凭空变出来了这么大一支船队?”

他不明白,他治下的大唐支撑一场主力会战就已经精疲力竭,各地民变了。

李明治下的大明,是怎么还有这个余力,一边打仗一边造船的。

见鬼,他们的劳动力、他们的原材料,难道也和他们的纸币一样,是随便印的吗?!

这是国力的碾压,这是治国能力的碾压。

战场打不赢,后世的史家尚且可以把锅甩给独断兵权、退而不休的太上皇。

而治国被碾压,这责任李承乾是无论如何也甩脱不掉,必须被钉到历史的耻辱柱上的。

“那厮……到底是什么怪物?”

李承乾心中气急,突然“哇”的一声,吐出一口鲜血。

李治正低着头,哀叹自己这皇太弟多半是当不成了。

忽然听见前面的龙辇里,传出一声哀嚎。

他顿时感到大事不妙,急忙大喊:

“停!快停下!叫随行的太医!”

“唉?”刺史落在更后面,他并没有听见李承乾的哀嚎,对李治的命令感到百思不得其解,下意识地望向自己的右边。

此时,一行人刚离开城楼、还未进城门,所处的正是一段没有防护的河堤。

河里有什么?

河里有李明的舰队!

“殿下,这里太危险了,要不……”

“陛下如何出了三长两短,你负责?!”

李治大吼。

噗通,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龙辇里发出一声闷响。

好像是什么东西摔到地板的声音。

“陛下!!!”

所有人几乎都尖叫了起来,立刻停下,七手八脚地将皇帝抬了出来。

李承乾面色如纸,嘴角一丝殷红,已是不省人事。

…………

“他们在干什么?!”

李世绩正在城楼上指挥着防务,回头看见皇帝陛下一行却停在了河堤边,眼珠子差点瞪了出来。

李明的舰队已经靠近了!

那些船只虽大,但是一点也不笨拙,正在全速向他们所在的地方驶来!

而在那支庞大的舰队之中,一条龙形的帆船格外巨大,她有着四条桅杆,近二十丈长,在划桨手的全力划动下乘风破浪,已经快冲到陛下近前了!

陛下的龙体和敌舰之间,完全没有阻隔!

“见鬼,来不及了……快去护驾!”

李世绩一声令下,全甲武士蜂拥而出,试图用血肉之躯,护住陛下一行。

但是天公不作美,此时刮起了强劲的南风。

那条打头的巨大帆船一马当先,与陛下直线距离不过几十丈,已经是弓弩的射程范围了!

双方甚至能清晰地看清对方的样貌!

…………

“呃……”

在太医不要命地掐人中后,李承乾终于悠悠醒转。

在半梦半醒间,他无意识地望向了汾河的方向。

仅相隔一道窄窄的水域,那艘巨大的帆船映入眼帘。

甲板上,一个特别的孩子一瞬间就抓住了他的眼球。

那孩子年纪不大,表情却成熟得异常,正直勾勾地盯着他,冷漠中带着怜悯。

“李明……”

李承乾喃喃。

在另一边,李明只是冷冷地瞥了一眼龙辇和狼狈的真龙天子,便无趣地挪开视线,眼睛继续专注地望向航行的前路。

那表情仿佛在说:

皇帝?那算什么,有几个师?

他的目标,从始至终都在前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