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学里的亿万富翁 第652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时间进入六月,橘子科技突然高调对外宣布,将Orange OS系统贡献给华为使用,且不收取任何费用,并且支持华为在操作系统的原基础上做适应性的优化。

一石激起千层浪!

甭管内行人外行人都傻眼了。

“牛逼,这不就是厕所里提灯——找屎吗?别人躲都来不及,陈平江居然还往上凑。”

“不知道说他自大还是自信的好,上赶着吃制裁?”

“我看倒也未必,这么做对橘子科技来说也不是没有好处,起码系统装机量上去了,日后可以参考苹果一样收橘子税。”

“最大输家是华为无疑。”

当然更多的人则是为橘子科技点赞的。

大家一致认为这并非是普通的商业行为,更是橘子科技对华为伸出援手,对老美的制裁说“NO”的回应。

这无疑给阴霾下的国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华为被制裁的这段时间,国内从业者也是反应各异。

有的企业表面关心,实则背地里拍手称快。

有的企业同样感觉心有戚戚,害怕下一个被制裁的便是自家。

但更多的企业则是悲观的,敢怒不敢言的。

众生相一览无余。

没人敢否认老美的国家实力,对长臂管辖深恶痛绝,但又无可奈何无计可施。

特别是在看到中兴跪倒,甘愿认罚,交了10亿美金的罚款后,大家嘴上不说心里更担心了。

你可以说对手坏,但真的不能说对手菜。

否则中芯国际为何要发表声明,表示不会为华为代工?

否则海能达为何每天被罚款100万美元后,就直接跪下了?

说到底还是没有核心技术,被对手拿捏住了。

紧接着不久后,连官媒都为橘子科技的行为点赞。

只要华为不倒下,就能给更多企业树立信心,严防老美将此次制裁当做“范本”。

面对各种媒体的采访邀约,陈平江方面始终没有露面,但在某个部位举办的高级别会议里,他还是现身了。

并且说了下面一段话。

“在大是大非面前,当事的企业家应怎么取舍,带领企业驶向何方,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

“伟大的企业家从来不是冷血投机的逐利者!”

“如果我们看不清海对面政客的本质,没有一丝反击的话,只会让人拿捏的更加利害。”

“……”

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这些发言都被宣扬了出去。

顿时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

无论这些话是不是哗宠取宠,吃流量,但更多的人看见陈平江的态度以及行动力。

……

……

办公室内,众人的表现都相对比较轻松。

筹划阶段还有这样那样的声音,现如今做都做了,也就没有那么多顾忌了。

大家商量的无外乎是对橘子科技的制裁核实来临。

“对方有人拿这个事情在热炒,但反应不是很大,不过同样有对面的媒体将我们橘子科技的行为描述为‘挑衅’。”

陈平江听了呵呵一笑,道:“还是那副思维,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林斌点点头:“老大当习惯了,以前整谁谁死,现在看到居然有人敢唱反调,那肯定很恼火。不过我们和华为的体量以及业务都不同,对面就算要制裁也要斟酌斟酌。”

橘子科技在海外的业务并不算很多,而且主要面向的是私人消费者。

最大限度的制裁也无非是不允许使用谷歌的GMS服务,以及无法获取最尖端的芯片。

这些橘子科技早就做好了应对措施,就算制裁真的来了,也不会坐以待毙。

周光平道:“我估计要酝酿一阵子的,怕就怕,对方不讲究起手式,直接对整个山河控股制裁。”

卜厚生清了清嗓子,“我赞同老周的说法,实际上这也对方要考虑的很关键内容。整个山河控股下的若干集团公司都是一体的,我们的产品生态远远好于华为,这是我们的优势。”

“对方也要斟酌,是下死手,还是来个不痛不痒的制裁表明态度。如果下死手的话,那等于将事情闹大了,扩大到其他公司、其他产业。即便是他们也要考虑考虑后续反应。”

“而且,他们也怕按下葫芦带起瓢。”

说白了,橘子科技的底气和中兴是不同的。

后者一旦被禁止采购美国技术以及供应链断供,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公司会立即陷入停摆。

但橘子科技不同,它比华为做的准备还要充足。

比如自研芯片、拥有自己的芯片代工厂、完善的手机操作系统,华为支持的5G技术,早就在寻求的国产供应链替代。

底气更足!

失去的无所谓是一小部分的国外市场,这部分仅仅占到橘子科技总销量的15%。

总体而言,属于风险可控。

再加上这次的出圈,国内销量还会增长,更加抵消了劣势。

陈平江点头道:“战略上藐视对手是应该的,但战术上还是要重视。不管如何,对面的制裁肯定会对我们的业务有影响,我们唯一要做的便是各家公司齐头并进,做的更好,让对方制裁个寂寞。”

如果有自己的技术,自己的供应链,甚至远远优于对方,还会怕制裁吗?

显然不会。

林斌道:“总体而言,我们反复思考后,最大的破口应该还是在芯片上,除此之外,其他元器件我们大多实现了国产替代,暂时替代不了的,我们之前也备了相当多的货。”

他也不得不感慨陈平江的明智,似乎早就在为这一天做准备了。

其中很多这些年冒出来的国产供应链公司,背后居然都有天元资本的影子。

可想而知大老板的布局之深远。

难怪有底气和老美叫板。

他接着道:“14纳米的芯片我们不担心,备货相当充足,主要是7纳米和未来的5纳米5G芯片。摩尔定律下,技术升级很快。我就担心,如果在三到五年没有取得突破的话,其他竞争对手纷纷上马5G手机,只有我们还在用4G。”

林斌的担心不无道理。

几乎和他说的一模一样,华为当初在被制裁后也沉寂了两年之久,迟迟无法推出自己的5G手机。

原因无外乎有三点。

1、芯片设计受限。说白了没有EDA设计芯片,这一点上对陈平江不构成威胁。几年前他就让下面公司开始设计了,最近又和华为合作,更加提升了EDA研制进程。

2、代工制造封锁。一旦被制裁,橘子也会如同华为一样拿不到最尖端的芯片,从而导致5G手机难产。

这一点上只能寄希望于华芯国际的技术突破了。

但谁都知道这很难。

不光要搞定半导体的供应链,关键的EUV光刻机才是麻烦事。

全部搞定之后,还必须要不断突破芯片代工技术,能顺利量产14纳米、7纳米、5纳米的高端芯片。

3、射频芯片供应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