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在这时,一辆奥迪车稳稳地开了过来。众人神情都严肃了些。唐瑞林习惯性地想去开门,刚迈了半步,马上又收了回来——在这个场合,开门显然轮不到他这个副厅级干部。车辆停稳后,周鸿基笑呵呵地主动迈出半步,亲自打开了后座车门。
省政协**邹镜堂还是和以前一样,精神矍铄,笑容满面地下车,声音洪亮:“不好意思啊,让诸位久等了!”大家相互客套一番后,便走进了餐厅。
周鸿基家里按照东原的风味做了满满一桌家乡菜。浓浓的家乡味,瞬间勾起了众人的乡情。邹镜堂在主位坐下,看到了桌子上的烧鸡,就笑呵呵地说道:“这个味道一辈子忘不了啊,省城里可做不出这个味道。”紧接着,他拿起桌子上那瓶包装精致的高粱红五年陈酒,端详着说道:“哎呀,牧为呀,你们平安县真是走在了全国前列呀!这高粱红五年陈酒都上了省电视台广告了吧?为咱们家乡争光啊!”
邓牧为谦逊地笑着回应了几句。众人落座,凉菜热菜陆续上来,酒杯也已斟满。周鸿基作为东道主,笑着环视众人:“邹**,岳**,牧为局长,学文同志,伟正部长,还有瑞林啊,今天呀,大家都是东原籍在省上工作的同志,每年都有聚聚的惯例。今年呀,我还是当仁不让把大家组织了起来。今天是家宴,略备薄酒……”他顿了顿,目光恭敬地转向邹镜堂,“怎么样?我们还是请镜堂**提第一杯?”
邹镜堂笑着摆摆手,姿态很高却透着亲切:“啊,这个。既然说了是家宴。那家宴呐,大家都是家里人,家里人聚会,自然是有家底的主人提杯嘛?呃,鸿基啊,大家没有外人呀,你就不要推辞了。”
周鸿基和邹镜堂又客套一番后,作为省委常委、秘书长,他知道过分的客气反而显得生分,便不再推辞,举杯说道:“那好,我就抛砖引玉,提第一杯。新年马上要到了,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家庭和美,万事如意啊!”祝酒词虽老套,但中规中矩,符合场合。众人纷纷举杯,气氛融洽地喝下了第一杯酒。
喝完酒之后,周鸿基看向周海英:“海英啊,今天是家宴,在座的都是长辈,倒酒的工作啊,就交给你了。”周海英平日里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但今天同桌的都是省部级领导和重要厅局一把手,虽然大家嘴上说的是家宴,但级别威严犹在,他自然不敢随意说话,倒显得格外谨慎规矩起来。他连忙起身,恭敬地先为邹镜堂添酒,再依次为岳峰、于伟正、邓牧为、李学文、唐瑞林添酒,最后才给父亲周鸿基添上。众人自然都非常有礼貌,手指轻扣桌面以示感谢。整个酒桌氛围热闹而有序,大家保持着应有的平和与分寸,相互之间的交谈点到即止,很有节奏和规矩。
几轮敬酒之后,气氛更加热络。周海英倒酒都有些忙不过来,唐瑞林也适时加入帮忙。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周鸿基见时机成熟,主动将唐瑞林叫到身边,带着他走向主位的邹镜堂,笑容中带着郑重:“邹**啊,咱们聚会啊是从来不谈工作的,但是啊,今天我要为瑞林破个例,有点工作上的事情要跟您汇报啊。您在政协所做的工作,有口皆碑,下一步后继有人啊!根据组织上的安排,瑞林同志下一步啊,要到东原市政协工作,担任政协党组书记、**。您可是我们政协系统的老前辈、老领导,以后还要请您多多关照东原政协的工作,多指点瑞林同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