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瑞林连忙摆手,语气谦逊:“嫂子,您可别这么说,这都是海英安排的。”
周母笑着摇头,语气亲昵又带着分寸:“海英这孩子哪有这么细的心思?瑞林啊,你有心了!你也知道,老周啊从来不收东西,我还以为是谁送来的,既然是你带的,我就替他做主了,但是下不为例啊,以后来家里,就像自己家一样,千万别带东西了!”她说着,热情地招呼两人进屋,言语间既维护了丈夫的清廉形象,又给了唐瑞林极大的面子。
唐瑞林坐下后,立刻关切地问道:“嫂子,老领导下班了吗?”
周母看了看墙上的挂钟:“还没呢。他们今天下午要开会,开完会才能回来。这开会的时间没准儿,早的话也得五六点,晚的话七八点也说不定。”她语气平常。
周海英接口道,带着一丝刻意的笃定:“妈,今天爸肯定回来早!唐叔专门给他打过电话说好要回家吃饭的。”
周母这才知道周鸿基邀请了唐瑞林一起吃饭,脸上笑容更盛:“我知道!你爸交代了!说瑞林要来,省政协的邹老爷子也要来,组织部的伟正部长要过来,还有岳峰副**也要来,还有邓牧为局长也要过来!今天来的没外人,”她看向唐瑞林,解释着,又道:“这样,海英,你陪着瑞林坐,我去厨房看看,帮帮忙。”
周海英听到家里要来这么多重量级人物——省政协**邹镜堂、分管农业的副**岳峰、省劳动人事局局长邓牧为、再加上省委组织部的常务副部长于伟正……心里暗暗高兴,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这充分显示了父亲在省城深厚的人脉和影响力。他连忙应道:“哎,妈您忙您的。”
两人在客厅坐了没一会儿,就听到门外传来周鸿基爽朗的笑声和说话声。门开了,周鸿基与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于伟正,以及正厅级的巡视员李学文一同走了进来。周鸿基看到唐瑞林,脸上露出亲切的笑容,主动上前伸出双手:“瑞林啊,到了多久了?路上辛苦啊!”
唐瑞林习惯性地想上前接过周鸿基的风衣,周鸿基却自然地摆摆手,目光转向周海英,语气平常:“海英啊,来挂下衣服。”唐瑞林的手停在半空,略显尴尬地收回,脸上迅速换上恭敬的笑容:“老领导,我们刚到一会儿。”
于伟正还是和以前一样,一头乌黑的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穿着一件笔挺的黑色夹克衫,整个人显得沉稳干练,透着一股正值盛年的锐气。他微笑着向唐瑞林点头致意。而李学文则穿着相对随意些的深色棉大衣,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作为退居二线的老领导,神态更显从容。
周鸿基招呼大家坐下,闲聊几句后,仿佛不经意地提起:“镜堂**大概五点四十左右到。瑞林,镜堂**你熟悉吧?”
唐瑞林立刻恭敬地回答:“熟悉!镜堂**之前回乡考察的时候,我接待过两次。”他姿态放得很低。
唐瑞林观察着周鸿基的神色,觉得时机差不多了,便靠近周鸿基,声音放低了些,带着请示的意味:“老领导,这样,耽误您十分钟,我单独汇报几句?”
“好啊!”周鸿基爽快地应道,随即对周海英说,“海英啊,你陪伟正部长和学文厅长聊聊天。”说完,便带着唐瑞林走进了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