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建好了的;开工了还没建好的,赶紧建,把它完成,我们都按约好的价钱付给大家。建筑材料多买了的,我们也会按原价收购。总之,绝不让有哪一个老板在这件事情中吃亏。——散会吧。”张晓峰简短地说道。
可是,还是没有人动,他们都静静地看着他们的张县长。
张晓峰苦笑了一下,就夹着公文包先行出去了。
几百个人,一千多只眼睛目送他离开了礼堂……
这是一个悲壮的会议,沉重的现实问题压在每一个人的心上,让大家都难于呼吸,他们所能做的,就是不给这个可亲可敬的张县长添乱,哪怕是几句说话声。
看到张县长消失在大家眼前,有人终于忍不住,大骂了起来:“下面的村民怎么能这样子呢?那么便宜的房子去哪找去?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
“是呀,一幢房子,十万块钱都舍不得出,自己建的话,没有个二十万下不来,还要怎么?”一个承建商愤愤地说道。
“身在福中不知福呀,得到了大便宜,还想得寸进尺,人性之贪,永远没有尽头。”一个小包工头摇了摇头。
“唉,散了吧,回去好好把扫尾工作做好,不能再让张县长烦心了……”
……
在县长办公室里,秘书杨开志也愤愤不平,说什么穷山恶水出顽民之类的话,但张晓峰却说:“不能这么说,村民的钱财来得都不容易,犹豫是情有可原的,必须让他们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才行。”
“那接下来怎么办?”杨秘书忧虑地问道。
“活人不能被尿憋死,更改规划。”张晓峰淡淡地说道。
“更改规划?”杨秘书还是不明所以。
“嗨,也怪我心太急,想一步到位,有点急于求成,想当然了。村民不愿意我给他们建房子,那我就不建了呗……通知下去,看下面各村有多少低保户和危房户,如果那个村建的房子能解决这一部分人的居住问题,就不建了。不过,当初规划好的宅基地还得把它平整好。”张晓峰吩咐道。
“既然不再建,地基还有必要平整吗?”杨秘书不是不执行命令,他只是想学一些决策上的东西。
“房子我不建,但村民还是可以自己建的,目标不变,只是中间的过程有点不同罢了。”张晓峰说道。
“那么便宜的房子村民都不肯要,他们还会自己去建么?”杨秘书像个好奇宝宝。
“现在他们不买,是还看不到有什么好处,等旅游业发展起来了,农家乐有了可观的收入,他们会花钱自己建的。”张晓峰进一步解释道。
“那算什么事呀?便宜的房子不要,要自己花大本钱去建,这不是犯溅么?”杨秘书嘟嚷道。
“农民不是商人,没有那么远的眼光,也没有敢于冒险的精神,谨小慎微,一步一个脚印来做事情,不能强求。这也是这两天我才想明白的。”张晓峰公允地说。
“我明白了,张县长的思想就是先让那些搬进去的困难户们先发财,别的村民看到了,才肯出钱建房是吧?”杨秘书恍然大悟。
“是这样的,一口吃不了一个胖子,这是古训。我在这个问题上,有些激进了,有些主观臆断了。”张晓峰自责地说。
“我觉得张县长您的规划是十全十美的,只是那些村民……”杨秘书欲言又止。
“错就是错,对就是对,不能用我的身份来看待这件事情。”张晓峰正色地说道。
两人正说话间,滨海市那些过来投资种植刺梨的老板们,在王欣柔和柳冰茹的带领下,来到张晓峰的办公室。
王欣柔对他说:“听说你们县**遇到了资金上的困难,说吧,缺少多少?我们这些老板凑一凑,看能不能补上缺口?”
张晓峰笑道:“多谢各位老板的好意,我目前还没遇上什么大的困难,我有多少米,煮多少饭呗,不碍事的。”
“晓峰呀,别硬撑了,有困难就说嘛,能帮的我们尽量办。”柳冰茹劝道。
“茹姐,真的没有什么困难。本来我想多建一些农家乐,一步到位,但现在想想,没必要一下子就建那么多,就暂停而已,并不像外界说的那样没钱建了。”张晓峰风轻云淡地说道。
“唉,好吧,你现在不想要我们的帮助,那就随你,如果那天想通了,就跟我和欣柔说一声。”柳冰茹说。
“好的,一定。”
张晓峰客气地把这些滨海市来的老板送出办公室。刚回来,办公室主任岑荣兴就跟了进来,他汇报说:“张县长,有不少老板都没有来领他们的建房钱……”
“为什么?建好的房子不是都上交了吗?”张晓峰不解地问。
他虽然心里有怨气,但找不到人发呀。常委里有人泄露,有人造谣,那是官场斗争,如果他生这些人的气,那是不成熟的表现。生广大村民的气那就更不可能了,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你搞出来的东西,别人不愿意要,那是你的决策失误,怪不了别人。
张晓峰不是圣人,千算万算,还是功亏一篑!
“老板们都说,他们现在不缺钱,过一段时间再要……”岑荣兴也想不明白。
“我知道了。”张晓峰不由得很感动。
那些唯利是图斤斤计较的商人们,在听到他有困难的时候,都纷纷伸出了缓助之手,而拿着财政工资的官员们,却只是为了个人利益,拿着有关国计民生的事情来做筹码,用来打击对方,也不管会因此造成多大的损失。
这种不择手段肆无忌惮的行为,有时都让人瞪目结舌难以置信!
“那怎么处理这件事情?”岑荣兴又问。
“跟他们讲清楚,我们县**已经明确更改规划,不需要那么多钱的,建好的房子,那一点钱还是很充足的。”张晓峰说。
“好的,张县长,我知道了。”岑荣兴点点头就走了。
“杨秘书,我们去黑石县。”张晓峰把秘书叫过来吩咐道。
“黑石县?好的。”杨秘书一愣,马上准备去了。
黑石县是唐平县的邻县,经济比唐平县好多了,地理位置好,交通方便,境内一条比较大的河流让这里得天独厚。在整个福台市内,除了市里的经济开发区以后,辖区内十二个县企业最多的就数这个黑石县了。
“张县长,您去黑石县是不是想向他们借钱呀?”杨秘书一边开车,一边问道。
“恰恰相反,我给他们送钱。”张晓峰说道。
“送钱?现在我们都快揭不开锅了,还有钱送给他们么?”杨秘书又不懂了。
“省一点花,还是有的。”张晓峰缓缓地说。
杨秘书发觉张县长心情不好,不想说话,也就不问了,静静地开着车。
一个多小时后,车子开到两县交界处被拦下了。
这里是一个检查站,空矿的地方,用水泥墩支着几块牌子,上面写着‘动物检疫检查站’、‘公安临检’等字样。
旁边的地方,已经停了几辆运猪车在等待检查。拦住张晓峰他们车子的是穿着特警**的几个年青男子,还牵着一头高大的警犬。他们亮了一下证件后,不由分说就到车上乱翻起来……
“哎、哎、哎……”
杨秘书看到那些如狼似虎的人,刚想阻拦,却被张晓峰拉住了!
那些人在车上翻了一会,又用仪器在他俩人身上扫了一下,才挥挥手让他们走。
“那些人太没礼貌了,对我们像对犯人似的。”杨秘书上了车,很不满。
“他们对谁都一样,你也不要心里不平了。”张晓峰劝道。
“张县长,您知道他们在搜查什么吗?”杨秘书马上好奇地问。
“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应当是查**的吧?”张晓峰说。
“查**?看来他们黑石县治安状况比我们唐平县严峻多了,看他们那么紧张,如临大敌似的。”杨秘书说道。
车子再开了半个小时以后,就来到了黑石县**。
黑石县**的县长叫马明全,四十多岁,身材不是很高,微胖,以前张晓峰还在开发区担任管委会主任的时候,在市里开会的时候见过,打过的招呼的。
在官场上,所谓的能力,很大一部分就是交际,和人相处。利用人脉关系为自己谋私利,那叫搞小圈子。利用人脉关系为人民大众服务,那是利用资源。
“哎呀呀,张县长,你真的跑到我们这个小地方来了,我接到电话的时候还不敢相信呢。”马明全乐呵呵地说道。
“马县长,我那里快揭不开锅了,所以想来你这蹭一餐饭,没意见吧?”张晓峰上前和他握手。
“别人来蹭饭我信,你张县长跑到这里来蹭饭,打死我也不相信。”马明全继续笑道。
“呵呵,看来做人不能装,装一次这辈子就被打上标签,连饭都吃不上了。”张晓峰也笑道。
“这句话有点道理。你老弟早这么想那就好了。”马明全语带双关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