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温,吾听不明白你此言何意,皇后母子如何能帮我们拿下合肥?”
关羽眉头深锁,眼眸中满是困惑。
诸将不解的目光,皆也齐望向了萧和。
萧和呷一口汤茶,不紧不慢道:
“合肥乃坚城,夏侯渊又手握三万重兵,他若是据守不出的话,我们仅凭五万兵马,自然绝无可能强攻破城。”
“那么想要破城,唯一的机会,就是将曹军主力从合肥城引出来,围而歼之。”
“曹军主力一失,军心崩解,我军再攻合肥,岂不就易如反掌了么?”
关羽眼中疑云散了几分,捋着美髯点头称是:
“伯温言之有理,引夏侯渊出城歼其主力,确实是上上之策。”
“你这一计,乃是引蛇出洞之策,与攻取宛城之计有异曲同工之妙也。”
身为一名合格的岳丈,关羽是瞅见机会,便要夸赞自家女婿一番。
“欲引蛇出洞,就非得攻敌之必救!”
“宛城一役,伯温军师是设计,以马氏军团袭取博望,以截断曹军粮道为威胁,诱使曹仁率军出城。”
“伯温军师的意思,莫非是以我水军越过合肥,往北攻取成德,以截断寿春至合肥的粮道?”
甘宁反应更为敏锐,紧跟着就揣测出了萧和深意。
话音方落,朱桓却摇头道:
“成德城虽不及合肥坚固,兵马也不及合肥,可据我细作情报,曹操临走前在成德至少留了五千余精兵,还有李典这员老持成重之将坐镇。”
“曹操此举,显然是防范着我军利用水军优势,越过合肥攻取成德,截断寿春至合肥粮道。”
“桓以为,我们想袭取这成德城,未必是件易事。”
诸将纷纷称是。
关羽也微微点头,却不作表态,目光看向萧和。
因为他知道,朱桓能想到之事,自己这神机妙算的女婿,又怎会想不到?
既如此,萧和自然是必有破解之策。
“兴霸,这回你猜错了,我可没想去袭成德城。”
萧和否认了甘宁猜测,接着反问道:
“兴霸莫非忘了,我适才不是说过,皇后母子三人,准确的是说是济阴王,可以助我们拿下合肥么。”
甘宁眼眸转了几转,蓦的面露惊喜,脱口问道:
“伯温军师之计,莫非是要以济阴王为饵,将夏侯渊引出合肥?”
萧和笑而不语,低头自斟起了酒。
帐中一片沸腾。
关羽及众将,霎时间恍然省悟。
刘协虽死,曹操却不可能轻易放弃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金字招牌,势必会再立一位新帝。
济阴王是谁?
那可是先帝刘协唯一的子嗣,乃是大汉帝位第一顺位继承人。
唯有立济阴王为帝,方才名正言顺,完全合乎法理。
既是如此,曹操自然是作梦都想把济阴王刘熙给抢回来。
夏侯渊身为宗室重臣,不可能不知道曹操的心思,更不可能不知刘熙的含金量。
倘若让夏侯渊看到了能夺回刘熙的机会,夏侯渊能按兵不动,错失了夺回刘熙的良机吗?
“妙哉,伯温此计当真是妙哉!”
关羽啧啧大赞,不禁又慨叹道:
“如此看来,兄长得济阴王投奔,不仅拿到了大义名份,还意外的得到了夺取合肥的良机,此真乃天佑吾兄也!”
诸将无不欣喜沸腾,皆是感慨激动。
萧和的计策,就此向关羽坦言,接下来就是如何具体实施。
萧和的布局,乃是由关羽率水陆大军,佯作由濡须水北入巢湖,摆出要攻取合肥之势。
皇后则在送别关羽大军后,便携济阴王,继续沿江东进前往秣陵,途中却在北岸历阳做停留。
此时则择一员孙氏旧将,假意暗中投靠曹操,将皇后母子的行程,历阳城的虚实故意泄露给夏侯渊。
如此一来,夏侯渊必率大军,趁关羽未兵临合肥时,抢先一步奔袭历阳,妄图出其不意抢回刘熙。
关羽却以粮船暗运兵马,于历阳一线设伏,坐等夏侯渊送上门来找死。
“吾听闻曹操将孙权之子孙登,还有那张昭留在了合肥,令此二人招揽孙权旧部,此时若有人暗中投靠夏侯渊,乃是顺理成章之事,必不会引其警觉。”
“嗯,吾看伯温这布局天衣无缝,确实可行。”
关羽捋着美髯重重点头,认可了萧和方略。
这时。
甘宁思绪一转,却提醒道:
“孙登小儿不足为虑,张昭这厮却对江东文臣武将了如指掌,这个诈降之人,务必得慎重选择,不然只怕蒙蔽不过此贼。”
萧和这次点了点头,说道:
“兴霸言之有理,这诈降之人确实得慎重选择,我也没想到合适人选,咱们正好一起议一议。”
于是众人便一面喝酒,一边商量着由谁前去向夏侯渊诈降。
正商议不出个结果时,士卒来报,言是鲁肃押解着新一批的粮船,已由南岸抵达了濡须坞。
关羽便令将鲁肃请入,这场酒宴顺道也为其接风。
不多时,鲁肃入帐,参见了关羽和萧和,交割下了粮草便落座。
关羽便将萧和计策,也道与了鲁肃,叫他也跟着议一议。
鲁肃沉吟片刻后,眼眸一亮,拱手道:
“云长将军,伯温军师,肃倒是想到一人,由他去诈降夏侯渊,必不会令其起疑。”
帐中议论声骤止,众人目光齐聚鲁肃。
关羽神色一喜,急问道:“不知子敬所说之人是谁?”
“步骘,步子山。”
鲁肃不慌不忙的给出了名字。
“步子山?”
关羽面露茫然,继续问道:
“子敬,你何以认为,这步子山最适合去诈降夏侯渊?”
鲁肃笑看向了萧和,说道:
“当年肃还为孙权使臣时,曾出使夏口,欲为孙权索回步氏兄妹。”
“肃记得当时伯温军不但当场拒绝,还当着那位步小姐的面,宣称要纳其为夫人…”
听到这里,关羽眼眸一动,目光不由看向了萧和。
在场诸将们,皆是面露奇色,八卦之火立时在心头熊熊燃起。
萧和却感觉到了不妙。
这件事他自己都快忘了,没想到鲁肃竟然还记得。
而且还当着自己老丈人的面提起,这不是纯心让他为难嘛!
萧和端起了酒杯假意呷酒,干咳几声提醒鲁肃别这么耿直。
鲁肃却浑然不知,继续将自己的计策全貌道出。
简而易之,就是令步骘配合演一场戏。
关羽先奏请刘备,以步骘失职为由,将其从丹阳郡丞,贬为历阳县令。
尔后步骘便以被关羽有意打压,以萧和言而无信拒不承认当年婚约,自己心生怨恨为由,暗中投靠曹操,并将济阴王将入历阳劳军的行程,以及历阳城防虚实,向夏侯渊泄露。
如此一来,夏侯渊便会对步骘的来降深信不疑,自然就会被引出合肥,率曹军主力前来奔袭历阳,妄图抢回济阴王刘熙。
萧和这出引蛇出洞的大局,就此大功告成。
听到这里,萧和恍然明悟,心下不禁暗赞,鲁肃果然不是只会做和事佬的老实人,该有的智计还是有的。
不过这一计,明显有得罪关羽的可能,也只有鲁肃这个“老实人”会提出来吧。
换作是法正,或是陆逊,多半是不会献上。
就算是他自己,定然也不会提。
难不成要告诉老丈人,我在娶你闺女之前,还承诺过要娶别家姑娘?
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么…
“伯温,子敬适才所说,当真有这么一回事否?”
关羽听罢,目光射向了萧和。
萧和自然不好否认,只得解释道:
“子敬所说不错,确实有过这么一桩事,不过当时那孙权二次背盟,我也是为羞辱报复那无耻之徒,方才说了那些话,没想到子敬还记…”
关羽一抬手,打断了他的解释,一时捋着美髯沉吟不语。
萧和打量着老丈人,心下也揣摩不出,他心中在酝酿些什么。
沉吟良久后,关羽拂手道:
“子敬所选的这个步子山,确实是诈降夏侯渊的绝佳人选,就依子敬之计吧。”
接着。
关羽又转向萧和,正色道:
“大丈夫在世,当言而有信,伯温你身为兄长之军师,更当为三军将士之表率。”
“况且步子山此计若成,便为兄长拿下合肥,立有大功,咱们又岂能寒了功臣之心?”
“伯温你既是答应过要纳步子山之妹,此战之后,你便找个机会,履行了承诺吧。”
萧和心头一震,惊讶的目光看向了关羽。
自己这位老丈人,这也太大度了吧!
换成别家岳父,可是巴不得女婿只娶自己女儿一个。
自己这位老丈人,却如此慷慨大度,竟劝他信守承诺,另纳一位夫人?
惊讶过后,萧和脸上却浮现敬意。
自己这岳丈,跟刘备一样,皆是重信重义。
信义在其眼中,可是重如泰山。
关羽这是不愿令他食言而肥,叫世人笑其女婿,乃是言而无信之辈呀…
“咳咳,岳父教诲的是,和确实不能言而无信,只是银屏那边…”
萧和面露为难。
关羽手一摆,斩钉截铁道:
“银屏那边你不必担心,吾女岂是那种不明事理的刁蛮妒妇,令你这个丈夫为人耻笑言而无信?”
“若是她当真不懂事,吾自会去教训她。”
有了关羽这番话,萧和便松了口气,心中也就少了几分顾虑。
深吸一口气后,萧和便正色道:
“既是如此,待此战结束后,和便征询一下那步子山态度,看看那步小姐意下如何。”
“倘若那步小姐无意,和也不好强人所难吧。”
关羽微微点头,遂缓缓起身,豪然道:
“那就这么定了,用伯温之计,我们以济阴王为饵,以步子山使诈降之计,将夏侯渊和曹军主力诱至历阳一举歼之,尔后趁胜踏破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