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影帝了,系统才加载完 第237章 这个你演不了(求月票)

陈琨倒不是看他们仨碍眼,想要拆散他们,他是想要加入进去。

他这次拿到了黄四郎阵营的角色胡万,也算是得到了和大导合作的机会。

不过,他也听说了。

这是戚昊挑剩下来的,被戚昊拒绝了才轮到他。

想当年,他和陆艺、李亚朋、任荃并称四大小生,戚昊、黄小明这些都是弟弟。

时过境迁,陆艺拍一部剧扑一部剧。

说好听点叫沉淀演技,说不好听点就是不温不火,如果不是前期积累比较多,而且人脉关系都还在,说不定都已经过气了。

李亚朋成了吃软饭的,喜欢上了投资,投啥啥不行。

任荃跑去混商业了,基本上已经相当于退圈。

陈琨这几年倒是还行,《画皮》让他稳住了自己的娱乐圈地位。

只是作为上一代四大小生,见到下一代四大小生的戚昊,还是觉得底气不足。

不只是因为戚昊跻身资本,并且拿了影帝桂冠,还因为戚昊成功转型成了导演。

哪怕单纯的只比较演技,他也比不上戚昊。

这么多年,他的进步也非常有限。

和戚昊一个剧组,让他感觉压力巨大,总觉得每个人都在拿他们作比较,用戚昊的辉煌,来映衬他这个前浪已经翻在了沙滩上。

戚昊拒绝掉的另外一个角色六子,演员定了张魔。

是内地的那个张魔,不是香江的陈组名,香江那个是咱龙哥的儿子,这个是咱锅力哥的儿子。

这俩大侄子长得太像了。

戚昊有时候都分不太清楚。

另外,还有廖梵。

陈琨演技比不上廖梵。

但是他从来没有把廖梵当成对手,因为俩人根本就不是一个赛道的。

只有戚昊,跟个螃蟹似的,各种赛道他都要伸爪子,一堆爪子到处乱扒拉。

其实戚昊对他们很客气,很有礼貌的打招呼,也不是只盯着影帝交流。

为人处世方面,他和几年前没什么两样。

“都到了吧,大家准备一下,咱们马上就要开始了。”

姜闻看到姗姗来迟的冯小缸,宣布开机仪式马上开始。

戚昊这边的临时补课班也只好暂停。

没关系,从现在到金马奖颁奖典礼举办,他都会待在剧组这边,除了拍完他假麻子的戏,主要就是向两位影帝请教表演了。

“那个,随云道长,你这边什么时候能……做法?”

姜闻没有什么特别的宗教信仰。

飞扬传媒那边的传统,大家现在都很清楚,就是开机仪式上必然要耍一套道家剑法。

看上去就像是开坛做法一样。

姜闻虽然觉得电影好坏,主要是靠导演、剧本、演员,但是做个法又没有什么损失,自然也就从善如流了。

这一次的随云道长更加“道貌岸然”。

不仅身穿紫袍,还带了两个小道士出场。

很多人认为身穿紫色道袍的道士级别最高,也有人认为黄色道袍更厉害。

但其实不同颜色的道袍只是为了体现法师的不同职责,道袍对应的颜色只在于场合和功能。

“一者初入道门,平冠黄帔;二者正一,芙蓉玄冠,黄裙绛褐;三者道德,黄褐玄巾;四者洞神,玄冠青褐;五者洞玄,黄褐玄冠。”

也就是说,不管等级高低的道士,都是可以身穿黄道袍的。

并不是只有天师圣主才能穿。

天青色道袍也并不是最低级的,老道士小道士,日常都会穿这种颜色。

而且,看那两个小道士对道爷的态度,也知道现在的道爷已经很不简单了。

就是不知道他会不会带两个师侄去洗脚。

换了身衣服,多了两个助手,道爷的舞剑更加磅礴大气,就连姜闻看了都觉得钱没有白花。

道士做法结束,剧组整理了一下场地放媒体进来。

这次开机仪式有媒体参与。

但是没有让他们拍道士做法祈福,免得出现麻烦。

假道士也带着他的俩师侄去换了衣服。

他们虽然是长头发,挽着发髻,但是这在艺术圈属于司空见惯的事情,一点儿也不显眼。

“道爷,今天这剑法有点敷衍啊。”

戚昊连学的劲头都提不起来。

“你懂什么,别一天到晚尽想着打打杀杀,我刚才可是心神合一的为你祈福,希望这电影票房能够超过三个亿。”

假道士擦擦额头上的汗,看上去确实挺辛苦。

但其实这里是南方,十一月份本来就不冷,更何况他刚才还穿了那一套正式的行头。

“三个亿……你也真敢想。”

戚昊看了看正在安排大家到嘉宾席入座的姜闻,他就没指望过姜闻有票房过亿的可能。

“我听说《建国大业》都42亿人民币了吧。”

随云道长现在也关注一些娱乐圈的信息,知道电影行业出了一个这样的庞然大物。

很多大型公司一年的营收都没有42亿。

以前票房破亿都难,现在都往五亿十亿畅想了。

也不知道某一天,会不会出现百亿票房的电影。

“这可是姜闻啊。”

戚昊觉得蛋疼,指望姜闻的电影赚钱可真不容易,他没那么好的想象力。

这剧本倒是好剧本,就是导演不是什么“好导演”。

当然,真要是换个导演拍这剧本,还真拍不出剧本和台词的精髓,从里到外浓浓的都是姜闻味。

戚昊就是照着赔钱来的。

谁让大老板高阳欣赏姜闻呢。

戚昊也被姜闻拉着去坐,而且还打算让戚昊坐在他旁边,被戚昊直接给拒绝了。

戚昊坐到了几个主演的下首位置。

和来客串的冯小缸坐一块。

咱就是一个平平无奇的投资方,低调一点凑个热闹就行了。

却也不想想他现在是什么咖位。

“……要感谢戚昊,没有他,就没有《让子弹飞》,有请戚昊讲两句!”

姜闻讲述了一番电影筹备的不易,自然没忘记拿了投资大头的飞扬传媒。

“那我就……说两句?”戚昊欠欠身,拿着话筒说道:“我有个朋友想投资电影,还说必须要投资一部经典,我就跟他说,那你投资姜闻就对了,他的每一部电影都是经典!”

完全是说瞎话不打草稿。

事实上,戚昊也确实没有打草稿。

“后来我看了剧本,我就问姜闻,我带资进组,我能不能演黄四郎,他说这个你演不了,我就想知道我特么为什么演不了黄四郎!”

戚昊愤愤不平的表现,甚至还飙了一句脏话。

瞬间引爆全场!

一个动不动就说“”的人,他说这个词就跟喝水吃饭一样理所当然,但是一个高冷偶像男神,他说出这样的话就非常炸裂。

“戚昊啊,酒要一口一口喝,路要一步一步走,步子太大,容易扯着蛋……”

姜闻用电影里的台词回应他。

两人互动了一番,给媒体提供了不少的新闻点。

比如戚昊非常喜欢姜闻的剧本,还比如戚昊想演黄四郎被拒……

后边其他人也陆续发言。

到了提问阶段,戚昊这边的问题明显比其他人多出不少。

“戚昊,你有没有想过,将来有钱了之后做什么?”

“有钱之后会做什么?”戚昊没想到会有人问他这样的问题,他想了想说道:“大概还是会继续做电影吧,都这么多年了,影视剧已经成了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拍戏最起码拍到拍不动为止。”

“前不久听说你成立了一个国漫发展联盟,投资了很多国漫工作室……”

记者们也没忘记问这事。

戚昊在不营业的时候,很少会接受媒体采访,大家也只能想办法堵他。

今天就是最好的机会。

“确实投资了一些国漫工作室,但是国漫发展联盟和我没有直接的关系,我只是被他们选中当了个名誉会长,并不参与他们的运作。”

戚昊一口否决了他成立国漫发展联盟的事情。

任何组织,一旦和单一个人或者资本捆绑在一起了,那它就必然会成为少部分人自嗨的一言堂。

“为什么是国漫呢?”

“我一直都很喜欢看动漫,但是所能看到的动漫大部分都是霓虹的,我觉得我们有市场,有人才,没理由发展不起来,而我只是起到一个小小的助推作用,真正做事情的是广大国漫从业者们,期待他们有更多更好的作品出现。”

戚昊非常谦逊。

“为什么要注资那么多国漫工作室呢,有人说这是撒网捞鱼,戚昊你自己怎么看?”

“其实这属于一种资源整合……我们的注资成为一种资源联系的纽带,让很多工作室一起协作成为了可能,大家也能够在合作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和进步。”

拳头就那么大一点,如果力气还不集中在一起,是很难有所突破的。

国漫发展联盟才刚成立没几天,王川那边就解决了人手不够的问题。

另外,第一期被选中成为“八大金刚”的十月数码动画工作室,不仅被得到了数百万的注资,他们正在筹备的一部关于齐天大圣的国漫,也成为了西昊影业的重点洽谈项目。

极有可能拿到数千万的投资。

你只要有货,他是真给钱啊!

所以现在整个国漫圈都属于沸腾的状态,就连圈外很多人都知道戚昊跑去搞国漫了。

就有些……嗯,不务正业的感觉。

“你这次在《让子弹飞》也拿到了角色,听说你的戏份非常少,将来会考虑和姜闻继续合作吗?”

“戏份少也会认真演的,姜闻是一个好导演,只要他不嫌弃我,我肯定会继续和他合作。”

不管心里怎么想,嘴上都不能含糊。

戚昊各种夸赞姜闻剧本好,导演功底好,期待以后合作什么的,都是在巩固大家对《让子弹飞》的信心。

(本章完)sxbiquge/read/78/785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