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2014:一个人的豪门 第六百七十九章 原来你是盯着我手里的钱

();

“好了,孟川,黄老远来是客,也是长辈,你少说两句。”

还是刘茜过来解了围,也顺手把茶递给黄老:

“黄老,你见谅,孟川就是开玩笑。”

气得脸红脖子粗的黄老,白了孟川一眼:

“看在你媳妇的面子上,我就不和你计较了。不过姑娘啊,你别惯着他。这小子现在能耐大了,搅动得国内外都跟着瞎忙活,在家里可得让他多干点活。”

刘茜笑笑。

但孟川却不愿意了:

“老家伙,玩笑归玩笑,可不带你这样挑拨我们夫妻关系的。”

“好了,孟川,你少说两句。那个黄老,你和孟川先坐,我去给你们炒两个小菜,一会你们爷俩喝一杯。”

刘茜还是比较识趣的。

找了个借口离开了。

因为黄老这个身份的人既然亲自来了,肯定是有事情要和孟川说的。

黄老不带人,说明要说的事情可能比较重要,不愿意被别人知道。

因此她也识趣地走开了。

看着刘茜的背影,黄老忽然感慨了一下:

“难怪你小子看不上我孙女,果然啊!”

说起这件事情,黄老还是相当的遗憾的。

只是如今木已成舟,他也只能遗憾了。

好在孙女冯晨晨现在在创业梦之城,也是 COO。

负责公司日常运营管理,年薪百万。

以后他就算不在了,孙女的生活也可以得到保障了。

“我就知道你当年不安好心,还好我没有上当!”

孟川笑了笑,坐在茶几上。

“你小子能不能说点好听的?什么叫上当?我孙女也没有你想的那么差!”

黄老又有些气急。

这小子说话,总是能轻易就让他炸毛。

“说吧!啥事?晚点我可要去看我儿子。”

孟川没有继续调侃黄老,直入正题道。

“你的创业基金和产业升级基金,上面给予高度的肯定和赞赏。”

说到正事,黄老也平静了下来:

“这是真正利国利民的好事儿。”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这虽然对个体户,或者是小企业是福音。但工农阶级才是我们的根本。”

黄老端起茶杯抿了口,指尖在杯沿摩挲着,语气沉了沉:

“工农阶级的底子要夯实,离不开实打实的‘骨架’——路要通,桥要稳,农田得有灌溉渠,偏远地方得架起信号塔。”

“这些基建,缺的就是能沉下心砸钱、还能把钱花在刀刃上的人。”

他抬眼看向孟川,目光里带着些期许:

“你那两个基金盘活了小户,可基建这块盘子大,最少估值都是上百亿。小资本进不去,只有你——”

黄老还说完,孟川便是打断道:

“你要我投基建?”

孟川狐疑地看着黄老。

孟川还以为黄老今天来找自己是为了基金的事情。

原来是另有所图。

黄老往前倾了倾身子,继续“蛊惑”道:

“不错。基建才是大善。修一条跨省高铁,最少能带动沿线二十多个县的建材、运输、餐饮。”

“建几个大型水库发电站,不光能防涝抗旱,周边的渔业、旅游业都能跟着活。”

“哪怕是给偏远山村铺柏油路,老百姓的山货能运出去,日子就能松快一半。”

“你算算,这能造出多少岗位?能盘活多少快歇业的水泥厂、钢铁厂?”

末了,生怕孟川不明白,黄老压低声音又补了句:

“国家的规划里,基建永远都是重头戏。”

“但光靠国企扛着,资金周转总有些紧。”

“你要是能牵头搞个基建公司,凭你的名头和财力,不用**多操心,就能把摊子铺开。”

孟川听完,手指在茶几上敲了敲,忽然笑了:

“老家伙,绕了这么大圈子,说到底还是盯着我手里的钱啊。”

孟川这话直白得口无遮拦。

黄老脸上的严肃顿时僵了僵,耳根子悄悄泛了点红,梗着脖子哼了声:

“什么叫盯着?这是让你的钱发挥正经用处!难道你把钱攥在手里有用?”

其实现在谁都知道孟川手里有钱。

而且是几百万亿的大钱。

这些要是被孟川死死捂在手里,那就太浪费了。

“我的钱,我愿意。”

孟川没好气地说道。

就知道这老家伙肯定不怀好意。

黄老也是被孟川怼得一点脾气都没有。

就在黄老还想要劝说的时候,孟川往沙发上靠了靠,语气淡了些:

“实话告诉你,基建这行当,我不懂。”

“挖隧道要勘察地质,架桥要盯钢材标号,我连水泥标号分几种都分不清,我就不去瞅着热闹了。”

隔行如隔山,孟川是真不在行。

“你可以请人啊!”

黄老急了:

“国内多少**建的老专家、好团队,你出钱,他们出技术。这天底下还有钱搞不定的事儿?”

“请人也不行。”

孟川摆了摆手,没留余地:

“我管不好那么大的摊子,也没那心思天天盯工程进度、算材料成本。这事儿……我不干。”

孟川拒绝得很彻底。

黄老脸上的光一点点暗下去,端着茶杯的手也垂了下来,叹了口气:

“我就知道你小子犟……可这么好的机会……也罢!”

黄老有些意气阑珊起来。

可不等他说完,孟川就再次打断道:

“我不干,但没说我不出钱啊!”

孟川看着黄老,语气认真了些:

“基建公司我不搞,但钱我能出。国企不是缺资金吗?我可以投钱,跟他们合作。”

黄老一愣:

“你投钱?怎么投?”

“我只出钱,占股份。”

孟川说得干脆:

“工程怎么建、团队怎么管,全听国企的,我不插手。”

“施工队用谁、材料从哪儿买,我也不掺和。”

“我每年按股份拿分红就行,别的我一概不管。”

看着黄老眼里重新亮起来的光,孟川半开玩笑地补了句:

“当然,我也就看在你的面子上。换做别人,打死我也不参与。”

其实在黄老来找孟川之前,孟川也曾经想过基建这个行业。

这是一个吞金兽的行业,只有国企敢玩。

但只要对经济有一定认知的人都知道。

基础设施才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投资基建项目,不仅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创造大量就业机会。

还能为国家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孟川仔细研究了国内的基建规划,就大型水电站和跨海大桥等项目的建设需求就十分迫切。

只是这些项目投资巨大,动辄破万亿。

且回报周期太长。

一般人都是不敢想的。

当然了,收益也是很稳定的。

对国家的能源供应和交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孟川早就盯着这一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