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翻凤棺,将门弃妃杀疯了 第705章:她的独特之处

();

百姓前来相送,马车前行的速度并不快。

然而就在这时,忽然有人窜了出来,拦在马车前面。

谁都没有想到会有人拦在马车前,想要阻拦已经来不及。

“良妃娘**大恩大德,草民一家无以回报——”

一个妇人抱着孩子,跪在马车前,不停地磕头。

忠厚老实人的夫人,也不会花言巧语,表达心中感激的方法便是多磕几个头。

青峰策马赶过来的时候,见着一老太太一手牵着一个孩子,也蹒跚的跟着跪下。

“虎子,小花,快给恩人多磕几个头,要不是恩人出手相救,你们的爹就没命了。”

拦在马车前面的是腿被砸断的男人娘子和娘亲。

陆海棠急忙下了马车,将老太太搀扶起:“大娘快快起来,不必行如此大礼。”

老太太感激流涕的点头,想要说什么,一时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彩月和小良子将老太太和妇人搀扶到街道旁,马车也回到马车里。

徽宗帝微微挑眉:“爱妃竟是如此深得民心。”

陆海棠:“但凡是有良心的人,都会心存感激。”跟得不得民心有什么关系。

徽宗帝失笑。

“这便是爱妃独特之处。”似任何的事都当做平常之事。

若是换做齐贵妃,指不定怎么邀功。

“医者父母心,换做任何一个人,都不会见死不救。”

自己只不过做了该做的事而已,并没什么独特。

徽宗帝清楚陆海棠的性子,也没再说什么。

反倒是陆海棠,不想继续这个话题。

“南城战况怎么样了?”

徽宗帝:“有皇叔亲自坐阵,南疆大军屡次攻城都未能如愿,皇上差人快马加鞭送来书信,想借此机会发兵攻打南疆,化被动为主动。”

“皇上是如何打算的?”

陆海棠本能的问。

徽宗帝:“父皇在世时,南疆倒是一直与我大宣和平相处,自从淮王去了南城封地,虽说并未起战事,南疆大军也是不停骚扰。”

“若是我大宣一味的只守不攻,南疆定是会认为我大宣兵弱不敢冒犯。”

“所以皇上的意思是,同意晋王带兵攻打南疆?”陆海棠秒懂徽宗帝的意思。

徽宗帝冷笑。

“南疆前来攻城,淮王也是小动作不断。”

“淮王是想同南疆里应外合?”陆海棠吃惊。

不过想想也在情理之中。

对于皇室中人来说,那个位置实在太过诱惑。

多少人明知成王败寇这个道理,还是不惜冒险想要搏上一搏。

“虽说目前还没查到与南疆里应外合的证据,但也是在做准备。”徽宗帝冷笑着道。

陆海棠:“太后已经到了南城了?”

如果太后到了南城,说不定是太后的主意呢。

毕竟灰头土脸的离开皇宫,怎么可能没有怨恨。

徽宗帝:“太后还没到达南城,就已经差人送了书信过去。”

陆海棠:这么说来很大的可能就是太后的意思了。

在自己和小皇上面前丢了那么大的脸,想要淮王帮着找回来。

“如果淮王同南疆勾结,皇上要怎么处置?”

“朕不会给他这个机会!”徽宗帝冷笑。

“朕之所以没有动淮王,也是因为父皇的口谕,如若不然就凭着淮王先前同南疆勾结,唆使南疆大军前来骚扰,朕定会定他个勾结外邦之罪!”

陆海棠一时间也不好评价徽宗帝是念及兄弟情义,还是心软。

不过不管怎样,都是徽宗帝的选择。

作为旁观者,无权干预。

不知徽宗帝是看出陆海棠的心思,还是不想对陆海棠隐瞒。

嗤笑一声,道:“淮王母子一心想要篡位,朕偏偏就让她们母子看着朕是如何坐稳龙椅的。”

陆海棠:是自己狭隘了。

原来小皇上是这样的想法。

说到这里,徽宗帝一本正经的看着陆海棠:“朕要坐稳龙椅,不仅需要满朝文武的支持,还要爱妃鼎力相助。”

“朕相信,以爱妃的能力,我大宣定会成为富足之邦!”

“皇上这么信任我啊?”陆海棠笑着问道。

如果小皇上听从自己的建议,国富民强肯定是没问题。

“爱妃考虑周到,见多识广,如此难得栋梁之材,朕自然是信任。”

“只要皇上信任我,我一定不会让皇上失望!”陆海棠说着,主动的伸出手。

徽宗帝虽然不明白陆海棠的意思,还是伸出手把陆海棠的手握住。

小皇上不懂什么意思,自己懂就行了。

陆海棠握了握徽宗帝的手:“合作愉快。”

徽宗帝:“——合作愉快。”

原来是朕想多了,还以为这女人要同朕牵手呢。

知府王启田和工部侍郎早早的就等在城门前。

徽宗帝又吩咐了一番,一队人马出城笑着浏河县出发。

浏河制作烟花炮竹的作坊不少,朝廷制作烟花炮竹的作坊也设在浏河。

之前陆海棠把制作**给了徽宗帝,现在前去,正好实地检验一下,做出来的火药效果如何。

如果**成功,以后不敢说大宣会雄霸神州大陆,但也不是一般的邦国能打过的。

陆海棠曾对徽宗帝说过,一个邦国想要强大,必须要发展军事和教育以及强大的经济能力。

制作火药,属于军事方面刚刚起步。

教育和经济发展还未启动。

趁着去浏河县的路上,陆海棠同徽宗帝再次提起提高经济能力和教育水平的观点。

发展经济,对朝廷对百姓都有好处,满朝文武和百姓自然会认可。

但是陆海棠提出的,教育发展,徽宗帝为难了。

女子无才便是德。

即便是朝臣家的千金,也只是请先生去府中教授。

至于寻常百姓人家,男娃子都未必有进学堂的机会,何况是女娃。

徽宗帝眉峰微蹙:“回头朕要慢慢的想个好法子,才能建女子学堂。”

“皇上,我说的建学堂不分男子女子,男子学堂和女子学堂分为两个院子,这样一来就不用请太多先生,可以错开时间授课。”

“爱妃说的倒是容易,朝中的那些个老匹夫哪里会答应。”

“文武百官答不答应那是皇上的事了,我要的只是皇上的态度。只要皇上答应,建学堂,请先生,招收学生一事,不用朝廷出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