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哄孩子,陆海棠还真不在行。
但是看到彩月抱着婴儿的姿势,也是和自己一样的小心翼翼。
不知是婴儿嘴里的一丁点的糖吃完了,还是因为换了彩月抱着,竟是小嘴一张,又哭了起来。
“这可怎么办!”
婴儿一哭,彩月也跟着急出汗了。
“孩子应该是饿了,喂些米汤试试。”陆海棠微微吐了口气。
话说带孩子真有些恐怖,一言不合就哇哇哭个不停。
陆海棠这么一提醒,彩月也顾不上干不干净,抱着婴儿坐了下来,让跟随而来的衙役拿了晚米粥过来。
每天施粥两次,哪里有那么多的米,一碗米粥能有三分之一的米都是多的。
所以米汤多,正好喂婴儿。
彩月一手托着婴儿的头,一手拿着碗,将米汤喂到婴儿小嘴前。
碗边站到婴儿的嘴,如果按了开关,婴儿马上停止了哭声,一张小嘴吧嗒个不停。
彩月也重重的舒了口气。
感觉哄孩子比上疆场杀敌还难。
不过话说回来,若是娘娘将来生下孩子,不管怎样自己都要跟着奶娘一起带孩子,要不然的话可信不过。
“还有米粥吗,给小婉一碗。”看到小女娃咬着手指看着彩月喂自己弟弟米汤,陆海棠淡淡的吩咐。
刚才和小女娃聊天,小女娃说自己叫小婉,弟弟叫小天。
衙役连忙又端了一碗米粥过来。
许是因为衙役是男子,又穿着官服,小婉吓得躲在了娘亲的身后,不敢接粥。
彩月这才发现,原来抱着的婴儿应该是躺着的女子的。
暗暗的舒了口气,还以为娘娘捡了个没爹没**孩子呢。
两次,小婉都没有见着吃的就抢。
陆海棠看在眼里,将那一碗粥接了过来,蹲下身子:“小婉,拿着吧,吃饱了才有力气照顾娘亲。”
“谢谢姨姨。”
小婉这才将粥接了过去。
彩月忍不住看了小婉一眼:“小丫头如此懂事,可惜了。”
如果真是没了爹娘,娘娘也可以带在,将来当贴身婢女。
陆海棠怎么会听不出来彩月的意思,责备的瞥了彩月一眼,倒也没说什么。
婴儿喝了小半碗的米汤,便睡着了。
彩月小心翼翼的把婴儿放在了女人身旁。
陆海棠叮嘱了小婉几句,又去帮着诊治患病的难民。
一直忙到中午,在彩月不停地提醒下,才回去宅子休息。
徽宗帝和长平回来的早,陆海棠回到宅子的时候,姐弟两个正在花厅说话。
长平的眼睛里都泛着光亮,正在同徽宗帝说着亲自为百姓施粥的事。
“皇上同皇姐在说什么,怎么这般高兴。”
陆海棠故意的问道。
长平急忙起身过来,拉着陆海棠的手一同坐下。
“良妃有所不知,今个我可是亲手为两百零八个百姓施粥了呢。”
连帮多少人发粥都记的这么清楚,可见是有多在乎。
陆海棠心中好笑,脸上做出惊讶的表情。
“皇姐竟然为两百零八人施粥,这么厉害!”
“不过是为受灾的百姓施粥,哪里称得上厉害不厉害的,不过看着百姓感激流涕的样子,心里也是前所未有的踏实。”
长平虽然感到自豪,但还是表现的很谦虚。
陆海棠明白长平想表达的意思,为百姓施粥,感觉自己有了价值,有充实感。
午饭不出意外,小龙虾又成了主菜。
这一次陆海棠让青峰几个直接留了龙虾尾,辣炒。
吃着方便。
十指不沾阳春水的长公主,为百姓施粥也是累到了。
用过午膳便回屋子休息了。
陆海棠和徽宗帝坐在花厅里一边饮茶一边说话。
水患过后,最重要的是如何安顿无家可归的百姓。
虽说快要进入秋季,挤在帐篷力倒也能够维持,但是等着天气冷了,要怎么办?
还有,那么多的百姓人家房屋都被毁了,难道一直都挤在帐篷里?
国库就是再充盈,能养着这些人一辈子吗?
这些问题,也是徽宗帝所想到的。
眉峰微蹙,反问道:“爱妃可是有何解决法子?”
陆海棠笑了笑,道:“晋关城的情况,皇上也看到了,不说是颗粒无收也差不多了。
百姓辛苦大半年,就指望这点收成过日子,朝廷虽然拨了赈灾粮下来,但也不够受灾的百姓吃上一年。”
“所以臣妾觉得,既然今年的收成是指望不上了,不如想点别的法子。
比如大水冲过来的厉虫,或者是田地里出现的鱼、田螺之类,都可以圈起来个池塘养起来。”
“虽然不能代替粮食作为主食,但是上山里多挖一些野菜晒干了存起来,或者是腌制成咸菜,至少不至于被饿死。”
“至于百姓被毁的房屋,皇上也可以下旨,多找上一些会建房屋的师傅,发动百姓一起,趁着天冷之前把房子建起来。”
“至于建房屋的银子,皇上可以下旨从国库拨出来一部分,再写一封书信,差人快马加鞭回京送给齐贵妃,让齐贵妃父女两个张罗为晋关城筹集善款,帮助受灾百姓度过难关。”
说到这里,陆海棠似笑非笑的看着徽宗帝:“臣妾觉得齐贵妃父女两个一定不会让皇上失望。”
齐知画父女俩现在的状况,如果小皇上给下达任务,还不得想尽办法的表现一番。
而且齐丞相的官职摆在那里,指明让哪个捐款,哪个敢不掏银子。
陆海棠的一番话,如同一缕阳光穿透乌云洒向大地。
徽宗帝面露惊喜:“妙哉,朕怎么就没想到。”
虽说是有点坑齐成辅父女两个,但不失是个好法子。
陆海棠啜了一口茶水,而后看向徽宗帝:“当初他们父女两个挟私报公,差点害了大宣将士的性命,也该让??父女两个出点血了。”
“来人,准备笔墨!”
徽宗帝当即唤人拿来笔墨纸砚,写下一封书信,吩咐青峰差人快马加鞭送回京城。
等青峰拿着书信出去之后,陆海棠道:“皇上,臣妾还是建议,皇上应该下一道圣旨,把帮助百姓建青砖房屋的事推广下去。”
烧制青砖都是朝廷的官窑,而且一年就能烧制出那么些,寻常百姓人家根本就买不起。
如果都是由朝廷出银子,大宣上下那么多的百姓,国库也是负担不起。
陆海棠正要说出自己的想法,就见着青峰匆匆的禀告,说是一个百姓被砸折了腿,怕是性命都要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