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朝真,从甲子老道开始 第七十二章 中央黄极黄角大仙

观察片刻,收起法宝。

玄明起身走出炼器室。

飞火殿外,玄虚率众道人贺喜。

“恭喜师兄(师伯、师叔)得偿所愿,我求真观终于有了一件法宝。”

一道法力托起众道,玄明眼开眉展,神采奕奕:“老道不负所托,从今往后,我求真观距离顶尖道脉更进一步。”

此话一出,众道欢欣鼓舞。

挥退众道,只留下练气真人,玄明解下已化为腰间铃铛的净明钟,递给众道欣赏。

玄阳最是激动,目不转睛,表情痴迷,爱不释手,谁看都只能他拿着,嘴里念念有词,不吝赞美之词,恨不得立刻据为己有。

可惜,只能想一想,在玄明伸手讨要后,只能恋恋不舍地还回去,动作要多磨蹭有多磨蹭,可他慢,玄明快啊,干脆利落地将净明钟挂在腰间当装饰。

难得齐聚,玄明聊起正事,众道挑重点,将这段日子内外事娓娓道来,见他们将苍龙山之事处置得井井有条,他给予肯定,道声辛苦。

了解山外局势,知晓四郡与其他郡战事评定,太平教徒陆续撤走,只剩下四郡城依旧围困,连阻拦朝廷大军的阵法前不久也被撤去后,玄明捋须颔首,心中满意。

这场动乱持续近两年,终于要落下帷幕了,可越如此,他越不敢大意,叮嘱众道要加紧准备,守好求真观与浮云山。

“战事渐近尾声,太平教图谋要真正图穷匕见,我浮云山近在咫尺,十有八九会被牵连,反者道之动,我等要做最好努力,也要做最坏打算。”

“师兄放心,我等心中有数。”

见众道已有计较,玄明欣慰点头,择日不如撞日,他直接席地而坐,为他们解答修行疑惑,指点迷津。

众道喜不自胜,抓住机会,各自问讯,井然有序,杂而不乱,其他人开口时,他们认真倾听,看自己是否也遇到过类似问题,又是如何解决,或印证自身,或修正己道。

一天一夜后,众道离去,玄明也起身返回藏道峰,于茅舍内休憩,大睡三天三夜。

———

第四日,天光破晓,晨风吹新绿,清新空气带着勃勃生气弥漫鼻尖。

紫气氤氲,聚集成云雾,又凝结成大日,伴着玄明吐纳,缓缓减少,红日彻底跳出地平线,驱散黑暗,紫气都变得沸腾灼烫时,他张口吞下虚日,炼化为法力,结束修行。

眸光开阖间,有灰蒙之气氤氲,转瞬隐没,玄明落地,走出庭院,迈步林间,置身峡谷,郊游踏青,欣赏浮云山早春景色。

放松身心、寄情山水之余,他用心倾听大地深处万物生发的律动,感受草木复苏、阳气蒸腾的变化,体悟四季有序、万物有时的玄妙。

这不仅有助于玄明参悟大地载物之理、草木生机之道,从自然演化中一点一滴地参悟混元真谛,还有助于他触摸时间烙印,探寻时光痕迹,解析时间线条,加深其在时间之道上的造诣,累土至山,在时间沉淀下逐渐掌握光阴法则。

山川谷地、花鸟虫鱼、日月星辰、时间空间等寰宇大千万事万物,在玄明眼里,都在混元之内,无形有形,看见与看不见,皆出混元,皆归混元,只是需要他细心探寻,用心体会,耐心思考,不断验证与思考。

三日后,问道院。

玄明盘坐茅舍内,取出一块地脉精粹,这是龙脉之灵第二次吐息之物,是土之精粹,练神大修见了也会心动。

三次为龙脉之灵祛除血煞之气,多次梳理地气与修补地脉,令他深刻意识到太乙救苦天尊法身的不足。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纵然是前世神道帝君也非全知全能。

若他凝聚成了地道大神法身,在净化龙脉之灵身上的浊垢祟气时便不会治标不治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情况不断糟糕下去,病情持续恶化。

有鉴于此,思前想后,玄明计划凝练出中央黄帝玄灵黄老一炁天君,此神又称太极真人、中央玉宝元灵元老,也就是大名鼎鼎的中央黄极黄角大仙。

此神为五方五老之一,与其他四神并列,在天同为五老上帝、五方五星,在神则为五方五帝,在山称为五岳圣帝,在人则为五脏神君。

玄明手中既有土精,他自要合理使用,欲凝练出中央黄极黄角大仙法相,不管是浮云山的晋升,还是应对龙脉之灵脱困后苍龙山崩裂的糟糕情况,借助这尊法相之力,他处理起来会更得心应手。

倘若能在此过程中得大地反馈,获取造化,将法相升华为法身,他会更心花怒放。

当然,五方五老法相不是想凝结便能成功,草木生长需要土壤、雨露与阳光,神道法相诞生条件更苛刻。

太乙救苦天尊法相,是玄明灵觉超乎寻常,又修有《清心诀》,《黄庭经》也能对外显露,又采集朝阳紫气多年,体内积攒了部分大日精华,才能在炼度沧澜江亡灵时凝聚出来。

勾陈大帝法相,是玄明雷霆大道造诣深厚,拥有三才灵灯,体内星辰精华浓郁,又恰逢太平教起事,战争兵戈之气充裕,他才能成功。

看似简单,实则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这次凝练土老法相亦是如此。

龙脉之灵提供了土精,春回大地,勃发了地气,玄明又深谙大地之道,于太极两仪之道更鹤立鸡群,这才有信心一试。

稳妥起见,玄明遁入浮云山地脉空间,席地盘坐,吞下土精,运转法力,将其炼化,引导至脾脏。

旋即吐纳山河之间勃发的地气,同时将自己过去领悟的大地道理随地气一起,灌入脾脏,以此为胚床,孕育法相。

———

玄明修行暂且不提,且说大玄神朝平叛大军出了京师,昼夜兼程,一路飞驰,穿云破空,过万水千山,在通天山脉前遭遇阻拦,于此方战线上安营扎寨,与被困此地许久的先锋军会师。

大玄神朝有三大山系,分别是通天山、玉秀山与栖日山,是分隔大玄辽阔疆域的天然屏障,大玄神都位于三大山系之间,也就是疆域中心,即中土,被三山拱卫,四水环抱,占地数百万里。

通天山是中土与大玄北方的分界线,东高西低,山势巍峨雄浑,山体险峻陡峭,绵延百万里之遥,繁茂古木无数,不知藏匿多少妖王魔怪。

平叛前锋军会耽搁许久,便是被通天山群妖与太平教设下的黄巾大阵阻拦。

可在两军会合后,拦路石被搬开,众星君联手破阵,击退通天山妖魔,他们长驱直入,荡平沿途各郡趁机作乱的贼寇,临近四郡。

尽管势如破竹,可众将并不开心,太平教徒已经逃之夭夭,或撤走,或隐藏更深,哪怕他们揪出一部分,终究杯水车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