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大成和一众军官陪着姜勤视察了驻地。
现如今第2集团军虽说有着四个合成旅的编制,但这几个旅都还没有恢复满编的状态,新兵们都在临沂城外的新训基地进行训练。
第2集团军面对的是来自金陵一线的日军,尽管日军方面近期不太可能会发动大规模的战争。
可防人之心不可无,这四个合成旅呈菱形摆放在了金陵和肥合一线的交界地带,随时提防日军有可能造成的偷袭。
视察完防线,姜勤心里有了数,又给吕大成几个军官指点一些改善的方案,一行人也是回到了第2集团军的司令部。
司令部设置在一间废弃的学校里,这里足够摆放下司令部的电台等物资。
司令部外围驻扎着一个警卫连负责司令部的警戒工作,他们过去的时候司令部里面的机关人员正在工作。
电台里传来滴滴答答的急促信号声,如同战场上密集的枪林弹雨,预示着即将到来的紧张局势。
吕大成面色坚毅穿过狭窄的走廊,手中拖拽着一张略显陈旧的木椅。
这张椅子经过岁月的洗礼,表面斑驳,唯有一道新刷的油漆痕迹格外显眼,仿佛是刻意为这场即将到来的重要会议增添一抹庄重。
他小心翼翼地将木椅放置在姜勤面前,示意他坐下休息,随后又风风火火地转身,几乎是跑着去拿出一盒珍藏已久的上等茶叶。
那茶叶罐身雕刻着细腻的图案,散发着淡淡的幽香,他轻轻旋开盖子,用一只温水壶细心地冲泡起来,水汽袅袅上升,带着一丝丝温暖与期待。
与此同时,作战会议室的另一侧,气氛同样紧张。
作战参谋们个个神情专注,手指在沙盘上快速移动,犹如指挥千军万**将军,正按照姜勤所提出的要求,精心布置着每一个细节。
沙盘之上,山川河流、城镇村落皆被微型模型精准复刻,每一座桥梁、每一条道路都承载着战略与战术的考量。
参谋们或低声讨论,或凝神思考,偶尔抬头望向窗外,眼中闪烁着对胜利的渴望与对未知挑战的忐忑。
他们的身影在昏黄的灯光下拉长,投射在地面上,形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所有的努力与汗水都凝聚在了这方寸之间。
根据之前的实地视察报告,以及姜勤对敌我双方态势的深刻洞察,作战会议室即将迎来一场至关重要的反攻作战推演。
这不仅是对战略部署的一次全面检验,更是对未来战场走向的一次预演。
空气中弥漫着紧张而又兴奋的气息,每个人都知道,这场推演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到接下来的战局走向,乃至整个战争的胜负天平。
此刻,电台的滴滴答答声、参谋们的低语、茶叶的氤氲香气,以及窗外偶尔传来的风声,共同编织成了一幅紧张而充满期待的画面,让人不由自主地屏息以待,期待着即将到来的那一刻。
吕大成递上来一支烟,开口说道:“军长,那边已经准备妥当了,可以开始了。”
吕大成口中的准备妥当,自然指的是沙盘已经做好。
姜勤站起身,接过吕大成递过来的香烟,也是跟在了吕大成的身后进入了作战会议室。
偌大的指挥桌前,沙盘已经按照姜勤的要求部署完毕。
他目光死死的盯住吕大成,低声说道:“从现在开始,由我来扮演防守金陵一线的日军,你来扮演进攻的第2集团军!”
“下面我说一下规则,你记一下,金陵一线的日军拥有三个固定式飞机场和至少三个野战机场,坐拥五万日军和十万伪军,一旦伤亡超过百分之五十,自动触发毒气弹和化学武器等技能。”
吕大成耐心听着,在听到毒气弹和化学武器的时候眉头紧皱。
他们这一批从白云寨成功活下来的老兵们,对鬼子使用毒气弹是深恶痛绝的。
这也是为什么,每次鬼子首先使用毒气武器便会遭到空军的对等打击的原因。
不过他没有说话,示意自己已经记下。
姜勤这才继续说道:“你所在的第2集团军下辖四个合成旅,但考虑到地形等各种因素限制,有百分之四十的重型机械无法使用,也就是说你要用剩下的百分之六十的重型机械在一个月之内撕破我的防线。”
作战室内,烛光摇曳,投射出一片片斑驳陆离的光影,仿佛连空气都凝固着紧张与不安。
姜勤轻轻摩挲着手中的作战地图,眉头紧锁,眼中闪烁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他缓缓转过身,目光如炬地望向身旁一脸困惑的吕大成,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轻哼。
“大成,你问我为何选定一个月?”姜勤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因为这一个月,对于敌人而言,无论是从遥远的本土紧急调集精锐,还是就近从周边据点抽调兵力,都是绰绰有余的时间。
这是一场智谋与速度的较量,我们不仅要考虑如何以最小的代价赢得战斗,更要预判敌人的每一步动向,将主动权牢牢握在手中。”
吕大成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恍悟,随即又陷入了更深的思索。
他深知,这位兵首的每一个决策背后,都隐藏着无数次的推演与权衡,是无数次生死边缘徘徊的智慧结晶。
姜勤见状,嘴角微扬,似乎对吕大成的反应颇为满意。他轻轻拍了拍对方的肩膀,示意跟随自己来到作战沙盘前。
沙盘之上,山川河流、城镇村落,乃至每一条隐秘的小径都被精细地刻画出来,仿佛整个战场都缩影在了这方寸之间。
“接下来,我要与你细细讲解这场战役的每一个细节,每一条规则。”
姜勤的声音变得异常专注,他开始逐一分析地形、兵力部署、敌我双方的优劣势,每一个点都讲解得丝丝入扣,仿佛是在编织一张无形的网,等待猎物自投罗网。
时间在两人的交谈中悄然流逝,半小时仿佛弹指一挥间。当最后一缕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棂,洒在这张承载着无数可能性的沙盘上时,姜勤与吕大成终于结束了这场紧凑而密集的战术讲解。他们的眼神中,既有对未知挑战的期待,也有对胜利坚定不移的信念。
随着姜勤的一声令下,各军官迅速围拢过来,他们或凝神静听,或低声讨论,整个作战室内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与紧张。
在众人的注视下,姜勤与吕大成开始了这场至关重要的战术推演,每一步棋都充满了算计与陷阱,仿佛是在与无形的敌人进行着一场无声的较量。
沙盘之上,棋子跳跃,每一次移动都预示着战场上的风云变幻。
随着推演的深入,紧张的氛围愈发浓厚,每个人的呼吸都似乎变得沉重起来。
而在这紧张与刺激交织的氛围中,姜勤与吕大成的身影显得格外高大,他们仿佛成了这场战役的主宰。
八个小时之后,这场针对攻破日军金陵一线防御的战术推演画上句号。
最终以第2集团军胜利结束,不过却是一场惨胜。
为了在一个月内撕破日军防线,第2集团军的战损达到了百分之六十。
要知道这还是在其占据了装备优势的前提下,并且兵力并没有比鬼子差多少的情况。
姜勤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吕大成,吕大成还沉浸在刚才的战术推演中。
他彻底被打懵圈了,姜勤的战术指挥可以说是出神入化。
最后要不是靠着装备优势,再加上用人头来堆,一个月的时间还真不一样能够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