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婚约三年狗,我退婚你哭什么 第一百三十章不公!

赵无极和柳映楚想到这些,心头的阴霾一扫而空。

这一刻,他们仿佛真正成为大禹帝国的英雄,原本还耷拉着的脑袋高高昂起。

柳映楚率先上前,迅速跪地,一脸感激,眼中噙着泪水,对赵凤鸣说:“多谢陛下厚恩,末将日后定会忠心事主,报效国家!”

这时,赵无忌也反应过来,连忙上前:“多谢陛下,微臣日后定会当好陛下的左膀右臂,为陛下分忧解难!”

见此情形,朝中其余受到嘉奖的大臣纷纷上前,跪地谢恩。

凌天站在人群深处,同样拱手,“多谢陛下恩典!”

朝堂之中,诸位大臣心里不断开始泛起嘀咕。

尽管他们身在京城,但此番大阳府所发生的事,早已经震惊朝野。

凌天带着李公公等人前往大阳府后,他们一直在密切关注大阳府的局势。

对过去这段时间大阳府所发生的一切,他们是了如指掌。

难道,陛下真是糊涂不成?不重赏凌天,反而将最大的功劳给季王!

这……尽管心中有些无语,可惜陛下已经降旨。

他们心中哪怕颇有不甘,都不好贸然上前说出心中所想。

赵凤鸣通过群臣的眼神,看出朝中众臣对她这次的表现产生极大成见。

待所有人谢恩完毕,赵凤鸣缓缓开口,打破大殿中的宁静,“诸位爱卿,你们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话音刚落,房龄徐步上前,来到大殿中间,继而对赵凤鸣躬身:“陛下,老臣有话要说。”

赵凤鸣知道,房龄对这次赏赐有功之臣的圣旨不知晓详情。

他站出来说话,也算正常。

“爱卿有何话说?”她问。

房龄额头上布满黑线,掷地有声地说:“老臣觉得,此番嘉奖,不公!”

这声音不大,却铿锵有力。

赵凤鸣问:“爱卿,有何不公?”

房龄直言道:“陛下,前夕柳将军率军出征,三万兵马到达大阳府,还未曾深入大阳府腹地,已被围困在落楚城内,这一点朝中大臣都是知道的。”

“在三万大军性命攸关之际,是凌侯爷排除万难,毛遂自荐,带领李公公和秦大人还有蓉儿姑娘,四人四马,深入虎穴,解除危机。”

“如今凯旋,祸乱彻底平息,本应论功行赏,但最大的功劳落在旁人身上!因此,老臣才觉得不公!”

赵凤鸣哑然。

是啊,别说房龄觉得不公,她也觉得不公啊。

问题是,这主意不是她出的。

赵凤鸣不知如何解释时,凌天笑眯眯地从人群中出来,对房龄解释说:“房大人,陛下刚才在圣旨中不是已经说过吗?”

“其实这一切,都是陛下想出来的妙计罢了。”

“陛下知道大阳府的真实情况,她知道派兵前去,大阳府各州县的官吏肯定会相互勾结,搞不好真会举兵造反。”

“因此,为保险期间,陛下让柳将军与季王前往大阳府,名义是剿匪,实则是为吸引大阳府诸多**污吏的注意力。”

“至于说功劳,呵呵,我无非是按陛下的吩咐,前往大阳府,看一场好戏而已。”

凌天的解释,虽说有些牵强,但房龄从凌天的语气中听得出来,这次的奖赏,看来极可能是凌天主动提出来的。

房龄意识到这点,老脸一红,心里头暗自嘀咕:好险呀,险些误了无双王殿下的计划!

他心里这般想,嘴上却冷哼一声,有些恼火地对赵凤鸣问:“陛下,凌侯爷所说,都是真的吗?”

这时,赵凤鸣未来得及开口回答。

人群中,礼部左侍郎王来财站出来,对房龄黑着脸说:“房大人,您乃当朝宰相,三朝老臣,难道您不知道朝廷的礼数吗?”

“你身为人臣,如此逼问陛下,难不成你真是老糊涂?”

王来财算是赵无忌的亲舅舅,在朝堂之中,拥有极高的地位。

如今,外甥被封亲王,还世袭罔替,他这个当舅舅的,脸上自然光彩。

结果没等他开心多长时间,房龄这老不死的居然站出来大喊不公,**,这不是故意找碴吗?

先不说,他乃亲王舅舅,哪怕他不是,那也是朝中的礼部左侍郎,对这种情况,他是有权利进行管理的。

殊不知,房龄在朝中这么多年,怎么可能不知道这点儿礼数?

他刚才逼问,要的正是这种效果。

有人站出来训斥他,他也好顺坡下驴,总不能让赵凤鸣丢面子吧?

等王来财说完此话,房龄故作惊慌,连忙颤颤巍巍地跪在地上,磕头如捣蒜,对赵凤鸣请罪:“陛下,老臣有罪,是老臣老糊涂……请陛下恕罪。”

赵凤鸣忙说:“爱卿平身,卿也是为朝廷着想,朕怎会怪你?”

李富贵看到赵凤鸣投来的眼神,才上前把房龄从地上搀扶起来,“房大人,快些起来吧,陛下都说不怪你。”

房龄连忙谢恩。

吏部尚书赵光义看到这种场景,神色严肃,上前躬身说:“陛下,臣有本要奏!”

赵凤鸣微笑着说:“爱卿你说。”

此时,房龄在李富贵的搀扶下已经回到刚才的位置。

赵光义站在中间,对大殿之上的赵凤鸣认真说:“陛下,此番凌侯爷等人前往大阳府平息祸乱!”

“而今,祸乱虽已经平息,但大阳府官吏空缺极其严重,臣昨日夜间已经拟一份折子,将所空缺的官职罗列出来,上面总共空缺有一百余人。”

“另外,代管大阳府各衙门的官吏,大多还没有来吏部进行报到,更没有进行过考核。”

“这部分官吏,不能作数。”

“如此核算下来,总共空缺的职位有二百余人!再加上今年各地告老还乡的官吏名录,全国总空缺为四百六十七位。”

“因此,臣建议,三月后,科举可以增设殿试进士人数,广揽天下英才,为国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