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轰轰……”百炮齐发,实心的铁弹丸仿佛死神的镰刀一般,肆无忌惮的收割着准噶尔人的性命。
只见,几十颗铁弹丸砸进准噶尔人的阵线之后,当即犁出一条条血路,断胳膊和残腿,满天飞舞。
“啊……”一名准噶尔士兵被砸中了肚腹,只来得及惨叫一声,便死透了。
一匹蒙了双眼的战马,被滚烫的火红铁球掠过左腿,“希律律……”在凄惨的哀鸣声中,轰然倒地。
马上的骑士,被抛起老高,然后,重重的摔到了地上。
子母炮的威力,远不如红衣大炮。但是,它的特点是,便于携带、装药快,射速快,射程也比火绳枪远出四倍以上。
一斤半重的铁弹丸,固然砸不塌城墙,却可以砸破木制的寨墙。
准噶尔人,不擅长筑城,立的营寨都是木制。所以,胤禑因地制宜的找康熙要了一百门子母炮。
遭遇了一万准噶尔人之后,两军逐渐靠拢,并展开了决战。
一分钟可射三到四发的子母炮,威力也不算特别小,印证了胤禑的远见。
狂轰滥炸了一刻钟后,准噶尔人顶不住只能挨炸的憋屈,纷纷开始后撤。
骑在马上的胤禑,暗暗叹息了一声,哪怕只有一只单筒望远镜,他也可以看得比现在清楚多了!
“延信,你带1000轻骑兵,追击过去。不过,你必须听好了,只许追击十里地,就马上回撤。你若敢贪功恋战,坏了爷的大事,哼,别怪爷将你的妻女,一体籍没为奴!”胤禑担心延信轻敌冒进,中了准噶尔人的埋伏,故意大肆恐吓。
嗨,胤禑喜欢骑成熟人妇的癖好,满京城里,谁还不知道啊?
延信心头猛的一寒,赶紧拱手道:“请大帅放心,卑职一定不敢贪功冒进!”
“嗯,去吧,记得见好就收!”胤禑再次叮嘱延信,不能轻敌冒进。
“嗻!”
若是别人的恐吓,延信肯定当成了耳旁风。
你还敢恐吓爷?
可是胤禑不同,他真有能力抄了延信的家,顺便接收了他的妻女。
延信带着一千名轻骑兵,挥舞着战刀,追杀了出去。
胤禑则带着大部队,驱马一路小跑着,来到了准噶尔人的阵线内。
俗话说的好,兵败如山倒。
准噶尔人的旗帜,军鼓,号角,刀枪扔得满地都是,甚至还有十几车金银。
胤禑派人仔细的查看了现场,嗯,连一支火绳枪都没落下!
其中果然有诈!
准噶尔人的火绳枪很多,却因为境内不产铁的缘故,并没有多少门火炮。
另外,罗刹人故意不卖火炮给准噶尔人,那是为避免给他们自己的南侵带来大麻烦。
所以,从战略上讲,只要两军正面决战,火炮多的清军必然占据极大的优势。
清准战争,延续了七十几年,其中,清军损失最大的就是和通泊惨败。
和通泊的全军覆没,根子问题是,主将傅尔丹轻敌冒进,被准噶尔人劫了粮草。
别看胤禑只有五千人而已,却带了一万人四个月的粮草。
马车拖着粮草,白天可以填饱肚子,晚上则在宿营地的最外围,围成一圈防御车队,以延缓敌人的骑兵突袭。
不仅如此,胤禑还通过年羹尧和雍泰,把陕西督标中军和抚标中军的羽箭,洗劫一空。
兵精,粮足,火药和炮弹多,只要不冒进,准噶尔人就吃不掉胤禑。
胤禑比谁都清楚,准噶尔汗国的虽然疆域辽阔,机动力强,但是,人丁稀少,仅有百万之众。
拿几万战士,换胤禑的五千人,策妄阿拉布坦真心舍不得!
延信去追击的时候,胤禑就指挥众人,彻底打扫了战场。
金银和布帛,都属于硬通货,胤禑分文不取,都分给大家。
粮草,就必须集中管理了。
一个时辰后,延信果然很听话的带着千余颗人头,及时赶了回来。
兵部验功,必须数脑袋,这是从前明那里学来的,一直沿用至今。
准噶尔人的脑袋,就是蒙古人的脑袋,和汉人的发型迥然不同,没办法杀良冒功!
至于,杀蒙古人冒功,一般情况下,兵部验功的时候,都会睁一眼闭一眼。
派公主或郡主抚蒙,那是对蒙古人的怀柔国策。
但是,这并不影响,心狠手毒的帮蒙古人减丁。
说白了吧,随着大清江山日益稳固,蒙古人肯定是越少越好。
被彻底打扫过的战场,证明了,准噶尔人就是诈败!
蒙古人出战的时候,喜欢赶着羊群,当口粮。走到哪里,就吃到哪里。
可是,现场缴获的羊,竟然不超过一百只!
胤禑的手里,掌握着如臂使指的五千精锐,比关宁铁骑中分散于各将之手的五千家丁,强出太多了!
关宁铁骑中,吴三桂的数万兵马之中,也就是三千家丁而已。
但是,胤禑的五千人,是多兵种合成的混编军团,不管怎么比,都比吴三桂的三千家丁,厉害多了!
更重要的是,胤禑不退,谁敢擅自逃跑?
按照八旗军律,主帅有失,佐领以上的军官皆斩!
若是今上的亲儿子有失,那还了得?
毋庸置疑,今上的熊熊龙怒之火,足以把所有逃兵连同他们的家小,烧得连渣都不剩!
清初不是清末,军法异常之森严!
八旗军官们,只有战死了,才不会牵连家小。
胤禑美美的吃下了诱饵之后,就是不肯冒进,这令策妄阿拉布坦一筹莫展!
准噶尔人损兵折将之后,狗鞑子就是不上当,居然待在原地扎营了。
说起来还真是有趣,清军和准噶尔人,互相谩骂对方是野蛮的狗鞑子!
策妄阿拉布坦,只得找来大策凌敦多布,商量对策。
大策凌敦多布,素有“智多星”的美誉,此人诡计多端,是大清的心腹之患。
“大汗,请恕我直言,狗鞑子的主将,是个明白人,只怕是已经看透了咱们的围城打援之计。”大策凌敦多布叹息着说,“恐怕,给再多骨头,狗鞑子也不可能上当冒进了。”
在长期的清准战争中,准噶尔人的辉煌胜利,都是一个模式:先诱敌深入,再掐断粮道,最后,聚歼肚子饿扁的清军。
可是,胤禑就是不吃准噶尔人的这一套,你给诱饵我就吃,吃完了,把嘴巴上的油一抹,就地扎营休息了。
兵精粮足的清军,就是一只大刺猬,硬攻肯定损失惨重!
“那你说怎么办呢?”策妄阿拉布坦很信任大策凌敦多布,几乎是言听计从。
“大汗,为今之计,只有放弃围攻巴里坤,尽可能的把狗鞑子往西边引。咱们越往西退,狗鞑子的粮草就越供应不上,很可能被迫选择和咱们决战,到那个时候,咱们的机会就来了!”
此时此刻的清军大营内,胤禑居中而坐,延信坐于左侧,其余的高级军官们分坐于两侧。
中军大帐外边,已经架起了几口大锅,正在煮全羊。
全羊的吃法,清军和准噶人大致相仿,煮羊的大锅里只加盐巴和大葱,再没有别的调料。
延信喜欢吃烤全羊,胤禑则喜欢煮全羊。
吃羊肉之前,先来一碗鲜美的羊杂汤,哎呀呀,那个味道棒极了!
“诸位,敌人就在我们的周围,所以,每人只有半壶酒,润润喉咙,解解馋,也就罢了,禁止多饮!”
实话说,这也就是胤禑了,换个主将带兵出战,根本不敢给酒喝。
“闲帅,在这苦寒之地,能有口酒喝,有羊肉吃,奴才已经很满足了。”说话的是火器营参领喇东。
皇子们皆无表字,胤禑自号闲舒散人,喇东便创造性的发明了闲帅的特殊称呼。
毕竟,十五爷的称呼,身份上的距离太远了。
大家一起上过战场之后,彼此之间的亲近感,与往日里,完全不可相提并论。
须知,一起扛过枪,是人生四大铁之中,居于首位的铁关系。
闲帅,既亲热,又不失敬重,可谓是恰到好处。
胤禑微微一笑,说:“喇东说的没错,知足才能常乐。所以,我的麾下,绝对不许贪杯误事!”
“嗻!”众将听出了训诫之意,赶紧起身,拱手哈腰,乖乖的领命。
在康熙朝,皇子独领一军的情况,除了胤禑之外,再无旁人。
不客气的说,谁敢忤逆胤禑之意,被砍了脑袋,死了白死!
这也是,康熙晚年大规模对雪域高原用兵之时,把老十四派为大将军王的真实用意。
十几万人的大兵团作战,军纪必须严!
令行禁止,根源是畏惧感,这就和主帅的身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次日早上,胤禑接到了前锋哨探的禀报,准噶尔人主动撤围巴里坤,向西边退却了。
胤禑心里非常清楚,准噶尔人这是耍的阳谋了,我们就在西边,你追呢,还是不追呢?
呵呵,胤禑毫不迟疑的选择了不追!
他的手下,仅有区区五千人而已,根本不可能围歼准噶尔人的主力大军。
大军顺利抵达了巴里坤城后,胤禑进城一看,好家伙,孩子和年轻的女人,居然成了稀有之物!
PS:月票差很远,还是有三更,凌晨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