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禑点齐了侍卫和护军,在隆科多的配合下,大肆搜捕托合齐及其党羽们。
这年头,只要皇帝想抓人,大军的突然袭击之下,即使是手里有兵的旗主王爷们,也必须束手就擒。
经过一天的搜捕,托合齐父子、兵部尚书耿额、刑部尚书齐世武及都统鄂缮等人,相继落网。
在宫里,不方便动大刑,所以,胤禑把审问地点,放在了步军统领衙门里。
整个抓捕行动,隆科多都很乖,胤禑让干啥,他就干啥,绝不敢偷奸耍滑!
抓人的时候,这些人的书房,尤为重要。
按照胤禑的意思,书房里的每一张纸片,都要装箱带走。
人都抓到手后,也到了用晚膳的时辰。
为了拍胤禑的马屁,隆科多特意从醉风楼,叫了一桌上等的席面。
胤禑用膳的时候,隆科多就站在旁边,帮着夹菜添汤。
“老隆啊,你也跟着累了一整天,坐下陪爷一起用膳。”
等隆科多表演了全套之后,胤禑招手把隆科多叫到了跟前,硬逼着他一起坐了。
用罢晚膳,喝茶消食的时候,隆科多小声说:“十五爷,耿额最宠的一个妾室,是京里出了名的大美人儿,脸蛋那叫一个水灵,身段儿比蛇还妖娆,奴才已经替您备好了。”
胤禑看了眼隆科多,心想,这家伙得势就猖狂,难怪下场很惨啊!
托合齐会饮案,一头连着今上,一头牵着太子,算是本朝少有的通天大案了。
康熙让胤禑先抓后审,明摆着,是想问胤禑,朕和太子,你站哪一边?
在大清的顶流天龙人圈子里,玩个把女人,从来都不叫个事儿。
真正重要的是,必须有高度敏感性,分得清楚轻重缓急。
比如说,胤禑把曹佳氏的肚子搞大了,即使被康熙知道了,顶多也就是挨顿骂而已,没啥大不了的。
因为,平郡王纳尔苏,被旗主王爷们当枪使,居然站到了今上的对立面上。
把今上的敌人之妻,肚子搞大了,即使手段下流了一点,立场却没有半点错!
再说了,手握兵权的胤禑,不留点丑闻把柄给今上,再隆的盛宠,也总有衰减之时。
所谓吕端大事不糊涂,指的就是关键立场!
圣意如流水,立场也如流水,今天算是无比正确的事,明天很可能就成了谋逆。
跟随圣意,臣下们跟过了头,或是跟不上,都是有罪!
比如说,慈禧太后被迫西狩之后,此前大力支持义和拳的那些王公重臣们,都被送给洋人,当作是替罪羊,挨个杀了。
保太后自己的宝座,和保住心腹大臣的脑袋之间,慈禧太后太知道怎么选了。
丢猪保帅,只要是最高统治者,谁又不会呢?
一切收拾停当之后,胤禑命人把托合齐,叫到了跟前。
“奴才托合齐,请十五爷大安!”
“托合齐,你身为步军统领,居然在安郡王治丧期间,聚众饮宴,图谋不轨,可知罪么?”胤禑劈头盖脸的就扣了个足以掉脑袋的大罪。
事到如今,托合齐是不是想图谋不轨,一点都不重要。
真正重要的是,康熙怎么看这事儿?
“十五爷,奴才冤枉啊……”托合齐极力想洗白他自己,拼命的辩解,“奴才只是嘴馋了,想吃点肉,喝点酒罢了……”
“既是嘴馋了,为何叫了这么多人,一起嘴馋?”胤禑不动声色的问到了关键部位上。
是啊,真嘴馋了,自己切几斤猪头肉,父子两个偷偷的喝点小酒,神不知,鬼不觉,天衣无缝。
毕竟,丧期饮酒吃肉,只要事后把嘴巴上的油抹干净了,并无确凿的证据。
若是丧期行房,搞大了女人的肚子,那才是铁证如山的无法抵赖。
“这个……”托合齐藏着的小心思,怎敢告诉胤禑呢?
把二十几个人叫到一起饮酒作乐,除了掌握实权的得意忘形之外,托合齐多少有些不可告人的邪念。
见托合齐答不出来,胤禑暂时没有动刑,而是接着问其余的人。
等把二十几个人,挨个问了一遍之后,根据胤禑掌握的口供,这些人确实没打算现在就动手。
但是,这么多人,聚在一起,替太子打抱不平,保不齐将来会铤而走险的帮太子玩出玄武门继位法。
在大清,公开结党式的怨怼君父,即使不上纲上线,也是剐刑!
康熙又不傻,当然知道他们暂时不敢乱来,问题是,就怕将来他们敢乱来。
胤禑对照着手头的口供,亲笔写了密折,趁着城门刚开的时机,带人出了西直门。
康熙看了二十几份口供,又看了胤禑的密折,沉吟良久,忽然问胤禑:“都是剐刑?”
胤禑心里很好笑,恩只能出于上,他这个具体办事的,只能按照大清律,从重从严的拟出建议。
这个天底下,可没有臣子施恩的余地!
“回汗阿玛,以这些人歹毒的心思,即使剐了,犹不解恨!”
康熙对太子的猜忌之心,可谓是与日俱增,遮都遮不住了!
胤禑可不敢对东宫的人,有丝毫的手软倾向!
对皇帝的敌人手软,就等于是把自己的脑袋,送入了虎口。
韩信到处说,恨不听蒯通之计。
结果呢,吕后威逼萧何,让他把韩信骗进宫里。
当时,萧何别无选择,他只要对韩信手软了,就肯定会被吕后砍死!
在家族存亡的大事上,出卖一下老朋友而已,没啥值得大惊小怪的!
对于胤禑的立场如此坚定,康熙显得很满意。
“不能太便宜了托合齐和齐世武。”康熙这么一暗示,胤禑瞬间秒懂。
要把这两个心怀叵测的家伙,慢慢的折磨死。
胤禑心念一转,便建议说:“汗阿玛,这个齐世武尤为可恨,不如将其四肢钉到门板上,慢慢的流尽脏血……”
这话正中康熙的下怀!
谗事太子,这绝对是康熙心目中的逆鳞,谁碰谁死!
“准了!”康熙毫不迟疑的拍了板。
因为,杀鸡给猴看,那只鸡必须死得很惨!
于是,齐世武被钉到了门板上,哀号了三天左右,才流干了血。
托合齐,毕竟是老十二的亲舅舅,就把他暂时关在了宗人府里。
可怜的托合齐,在饱受了一年多的折磨之后,终于病死在了宗人府里。
万琉哈家,原本以为可以去收个尸。
谁料,康熙居然下旨说:挫骨扬灰,不许收尸!
实话说,以康熙喜欢装宽仁的性子,对齐世武和托合齐,居然下手如此之狠,主要是牵扯到了太子。
经过了托合齐会饮案后,立场始终站得很稳的胤禑,获得了康熙的高度赞赏。
于是,除了赏食郡王双俸之外,胤禑还获得了一项意义不凡的差事:总管畅春园大臣。
和总管内务府大臣不同,总管畅春园大臣,属于是临时性的差遣,无品无级。
但是,康熙一年十二个月内,总有九个月住在畅春园内,这也就意味着,畅春园实质上,变成了大清的真正权力中枢。
在整个大清,谁还不知道胤禑是最有实权的皇子,绝对不能算是顶级的天龙人。
早上,胤禑几乎同时得到了两个消息,一好一坏。
好消息是,曹佳氏顺利的生了个大胖小子。
卧床不起的纳尔苏,以为是祖宗岳托显灵了,抱病给儿子起了名字,叫作:福彭。
来给胤禑报信的是,曹佳氏从曹家带出来的心腹陪房丫头。
胤禑肯定知道曹佳氏的意思,十五爷,福彭就是您的种,从今往后,我们娘儿俩,就都指望您的照顾了。
说起来也挺有趣的,纳尔苏其实很喜欢曹佳氏,几乎每天都要辛勤的耕耘。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残酷,勤奋播种的后果是,颗粒无收。
反观胤禑呢,他只连续骑了曹佳氏五天而已,没想到,直接中了标,真生了福彭出来。
至于另一个消息嘛,就很令人悲伤了,弘昀终于没有熬过命运,不幸夭折了!
胤禑赶到雍亲王府的时候,老四仿佛被人抽了筋似的,整个人软绵绵的,毫无精气神!
老十三叹息着劝道:“四哥,弘昀的气运不佳,被老天收走了,你就不要太过伤心了!”
老四好一阵长吁短叹,他就两个儿子,结果,没用的弘时依旧活蹦乱跳,深得康熙喜爱的弘昀,却被老天叫了去。
真按老四的心里想法,若是把弘昀换成弘时的话,唉,那就妙极了啊!
弘时这孩子,之所以很不招老四的待见和喜欢,一是不会读书,二是和**李氏一样,浑身上下充斥着一股子洗不脱的小家子气。
老四的侧福晋李氏,无论长相还是身段,都算是顶流水准。
偏偏,小家子气的坏毛病,被李氏遗传给了弘时。
无论老四怎么教导,弘时就是不肯改。
实际上,老四属于是阶段性专情的性子。在年氏尚未进府之前,李氏享受着近乎独宠的高待遇。
弘昐、弘昀和弘时,都是李氏所出。
随着弘昀的不幸夭折,老四和老八,成了一对难兄难弟,膝下都只有一根独苗儿子了!
胤禑和老十三,正轮番安慰老四的时候,老十四终于舍得露面了。
谁料,老十四一见了老四,居然说:“四哥,我有四个儿子,实在太多了,不如过继一个给你?”
PS:今天的常规第一更,送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