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韩敬之贼死腊甸烈女亡身痛世人
骄奢**逸痛前非,英雄惨死警后人。
春江涌涛长流水,立规守道方久长。
葵辉驮判断是敌人的援兵到啦,他大喊:“韩大人!韩大人......”
没有人回答,葵辉驮破门而入,吓的韩敬没有了心情,抬头看是葵辉驮,就吼道:“没长眼的杂碎!给老子滚出去。”
葵辉驮多半个身体退到门缝里,噤若寒蝉,又转身说道:“敌人援兵来啦,有千军万马,再不走就来不及啦。”
韩敬心一下子提到嗓子眼上,一骨碌从床上滚下来,对着韩轨就是一脚,惊慌失措的骂道:“快,快找游云、夏应宝、芮然。”
韩轨一手提着裤子,顺手抽刀左右两刀砍了二花和青溶母女,踉跄着把葵辉驮撞到门外。
他们两人出门大喊:“敌人来啦,援军到啦!韩大人有令,赶快撤!”
韩轨补充道:“快跑吧,晚了就来不及了,撤!”
韩敬出门就听到杀声震天,火龙一样向自己而来,刀光剑影的血腥味弥漫天地。他看对方气势汹汹,想不到援军这么快就来了。
韩敬拼命喊道:“韩轨、葵辉驮,快,随我来。”
韩轨问道:“我们向哪里跑?”
葵辉驮大声道:“往哪里跑,你看,这敌人肯定都是从攀城而来,肯定向元谋方向。”
游云、夏应宝和芮然听到喊叫,感觉地动山摇。冲出门卫,这些兵士少有踪影,这些没有人性的年轻人一旦挣脱缰绳,犹如恶魔,烧杀抢掠,奸**盗戮,无恶不作。
无奈,游云、夏应宝和芮然提着裤子向韩敬追来。村寨弥漫着血腥,哀嚎哭喊遍布于巷,韩敬之众都往石龙山逃窜,丢盔弃甲,狼狈不堪。
石头奋力当先,喊道:“把贼人赶尽杀绝,报腊甸之耻!”
援兵冲进村寨,对敌人围追堵截,利刃寒光闪闪,砍瓜切菜,鬼哭狼嚎,石头带一队人追击,留一队人挨家挨户搜查清理,并组织民众救人灭火。
韩敬一口气跑到石龙山,他要找到刘琼,火龙国的大将军才是他手里的砝码。
“游云,你收集我们的人,看看还有多少人?”韩敬继续命令道:“夏应宝,你去找刘琼,这狗东西跑哪里去了?芮然你带人断后,阻击追兵,天快亮了,我们要赶快走。”
“我......他们人那么多,我。”芮然吞吞吐吐的说。
“王振武、任贤.....在不在,各分队收拢自己的人。”游云的喊声扰乱了韩敬的怒火。他喊了半天,没有一个人答应他。
夏应宝身边不到十个兵,转悠了一圈回来,对韩敬说:“都找了,找不到啊。”
原来,树跟何天乾五百人守石龙山,刚把船隐藏于河湾上岸,警戒柳茞就报告说:“何队,有情况。”
众人隐蔽,以逸待劳。就看见十数个人影,推推搡搡而来,到近前,何天乾看清是敌人捆绑着袁冬而来,袁冬支支吾吾的挣扎,其身边的贼人无情的抽调,刘琼骂道:“阮耇,不要打了,打死了更难弄。”
阮耇嘟囔着说:“就大人您清高,人家现在有钱才,还玩女人,咱们有啥?兄弟们出来拼命,还不是为了吃喝拉撒,你们年轻,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我上有八十岁老娘,下有两个孩子,中间有妻弟姐妹,都指望的吃饭,这倒好,连西北风都喝不到。”
刘琼说:“好啦好啦,少多点孽,就少点报应,韩大人答应,会分给我们好处的,”
“这,您也信,我看您是太善良了。怕报应为什么要来?既然来了就不要怕报应,这年头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另一个兵士打抱不平。
突然,阮耇喊道:“快......敌人!”
刘琼转身,就看见从江头到腊甸,犹如道道火龙游走,刘琼脱口道:“援军!攀城援军到啦!”
众人惊慌失措,亲兵阴海建议道:“刘大人,我们不要在这里等了,太近了,去元谋,或者先返回滇海?”
兵士郑余庆说道:“他们先解腊甸之围,一时半会的来不了这里,还是在这里等。”
阮耇说:“快跑吧,好处没得到,再搭上小命,真的不该来这鬼地方。还是刘大人英明,韩大人他们恐怕遭殃了。”
刘琼说:“好,你们说的都对,你以为我想来,如果不是韩大人嫌庐赵伦不听招呼,又怀疑他和大王的兵士作对,也轮不到我来,我是真的不想参与这打打杀杀。”
何天乾让百人绕道其后警戒以备其援,其余人等悄然包围了刘琼之众。
阮耇问道:“刘大人,我们上这石龙山吗?”
“我们在水边等,这样安全。”刘琼命令道:“都不要说话,你们有没有感觉周围有什么不一样?”
正当众人四处张望,就听的惊天一声吼叫:“放下武器,站立,双手抱头,抵抗者,死!”
这一声把刘琼也吓趴下了。
等其反应过来,就看见周围黑压压,明晃晃,围堵的水泄不通。
刘琼心想:“完啦,被包围了,这腊甸并非韩敬口中的不堪一击,而是自己突袭,不该贪图一时之乐,悔之晚矣。”
何天乾指挥把袁冬抢过来,松绑。缴获了对方兵器,全部捆绑起来。并把石龙山救下袁冬一事分别报告给石头和树根。
何天乾原地安顿了体无完肤,羞愧难当,一言不发袁冬。并派兵看管所获刘琼众人。按计划在龙川江一线张网,等待着贼人的到来。
天亮了,群山环抱的腊甸,淹没于晨烟迷雾之中。
戚威、裴志、袁波和郭生收拢腊甸兵马,救治军民,收拢尸体,整个腊甸被悲痛侵袭。
将军府城门打开,门前的尸体分为敌我两边,一边寥寥十多个,一个排成了长龙,堆积起来。
樱花看着袁旌、孙秉斌和薛勇贵的头颅,还有数不清将士静静的躺在这里,眼前乌黑血迹,河流染成了红色。
她恨自己的丈夫袁冬,她也在期盼等待着他能回来。
石头追到元谋和树根汇合,正在清点擒拿之,一共抓住贼人六百八十七日,其兵士指认,韩敬、游云、夏应宝和芮然悉被擒获。
石头整顿人马准备返回腊甸,何天乾队副房隗急匆匆跑到石头面前报告说:“大将军袁冬**了。”
石头点点头,心里很理解袁冬,但又感觉很惋惜,仰天叹息,心中道:“人事天意,一失足终成千古恨,解脱了也好。”
令树根领五千步兵守元谋,百再起带一千驻石龙山属树根。布防百里之线,以防万全。
石头令把韩敬之众押送至土坡头大营,整个腊甸沉浸于悲痛,虽说全歼敌人,但没有任何喜悦。
袁旌收集敌我伤亡,向石头汇报:“敌方死亡三百二十五人,俘获一千一百三十二人......还有四十三人......;我军死亡三千九百一十二人,伤一千零三人,失踪四百三十二人,千总以上十二人;民众死亡七百九十二人,伤七十八人人......其中三百二十七个女人......”
数万将士还没有女子刚烈,腊甸之军如此无能,这袁冬罪该万死。石头从来没有过的疲惫和失落,他内心犹如钢针穿刺,痛不欲生,圣主在都城称帝,平定古塔,又经历窦建阳之乱,需要四方稳定来促进都城平稳过渡,毕竟这是进驻都城的第一年。
前有噶戎重兵演练,后有调兵遣将,不曾想损失如此之惨,副统领、都尉还有十多个千总被害,近万兵众被数百敌人任意调遣、冲杀,溃不成军,教训惨痛,也有自己监管失职之责。
石头写完认罪书,连同腊甸的教训和布防一并交给冬多雷说:“你火速去都城交给圣主。”
冬多雷看硬汉石头,从来没有过的憔悴,就说:“大人您要保重身体,这非全是大人之责.......”
石头摆摆手说:“大将军袁冬罪有应得,如果是我,也会以死谢罪,但责任他承担不了,总要人承担的,我总领攀城兵马,有监督之职,去吧。”
石头很累,腊甸之痛自己消除不了,并且这伤疤可能会永远的留着,但现在必须鼓舞士气,尽快解开军民之间的那道墙,军队无能,保护不了百姓,要命痛改前非,要么就积压矛盾,迟早会被民众放弃,不能用错误掩盖错误,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要军队给人民一个交代,才能留住人心。
安抚腊甸之痛,就要先整治军队,整治军队势必要惩处罪责者,袁冬首当其冲。袁冬现在即是腊甸的英雄,也是腊甸的罪人,处理不好,会适得其反,这要先听听樱花的意见,她是个明白人。
石头亲到大将军府,去见樱花。
樱花眼看损兵折将,军队死亡数千人,被玷污的三百名女人全部**,眼睛都哭肿了,不停的在流泪。
阎孝见石头登门,赶紧迎上前见礼,石头问道:“樱花怎么样?我过来看看。”
樱花侍女翠莲和阎孝把石头带进正堂,进里面厢房告知樱花,樱花出来,给石头施礼。
石头见其孕相明显,行动不便,就赶紧说:“坐吧,我来看看你......切莫伤了身体。”
樱花说:“我只为腊甸万民伤心,罪在袁冬和**妾,我已向圣主写了罪责书。我要去见袁冬,苟活于世,会让我更痛苦。”
石头说:“胜败乃兵家常事,和滇海之战也算开始了,以后或许更残酷。袁冬已死,你的任务不是自责,而是保重身体,把袁冬的孩子生下来,以后没有了战争,也少有灾难。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否则,我们的血就白流了。如果想死,就到战场上去,袁冬所为已经是教训了,惊醒才是。”
樱花点头,泪如泉涌,说:“腊甸最要紧的军民之情,大人不要顾及。您找我定有要事,您直言吧。”
樱花也是军人,腊甸女兵连就是她建立的,只不过其离开就解散了。石头也相信他内心并非真的要寻死,只是恨丈夫因骄纵而让腊甸蒙羞。
石头说:“你不愧为军中女杰,有你这话我就放心了。重整军队,以慰众心。你好生休养,等孩子出生后,攀城重建女军,你为统领。”
石头把其领袖分别关押,令袁旌、廖辞、张所为和何天乾审问韩敬众俘虏,劝慰韩敬之兵,对不愿意效力圣主火龙果的杀了。选出其中精巧之众三百人,让同样投诚的刘琼带回滇海,名册让龙卫秘密转交给滇海的东觉,以观后效,同时作为以后的内应加以培养。
其余八百多人悉数留在军中,韩敬、游云、夏应宝和芮然杀了,与其武丹阳、曹参及刘安之众一并焚尸祭奠亡灵安慰众心,
薛勇贵、袁旗、孙秉斌等三千将士葬祭坛左侧立碑刻颂以英雄世代纪念,袁冬埋葬于祭坛西北,把腊甸之耻刻于石碑,警示后人。
七百九十二民众也作为抗敌英雄并葬于英雄墓之侧,三百二十七女封为烈女,树石立祠,以告后人。
抗敌有功者袁旌、袁旗、宁仁贵廖辞和孙秉斌等一百一十五人奖赏报告圣主,对于懈怠抵抗投诚者轻重责罚。
因为春汛河水暴涨,树根计划新年春节前赶回腊甸,只去都城就用了二十天,他心急如焚,到达都城让亲卫单贵交割粮草等所运辎重。
树根匆匆拜见皇后胡玲,交了樱花的书信。胡玲本想留树根在都城王城过年,但看了樱花书信,立即去见圣主火龙果。
火龙果写了手谕要树根亲交给石头,火龙果对树根说:“腊甸非同小可,你火龙果到攀城,不要停留,和石头大人一同到腊甸,保证节日战备!”
树根走后,火龙果对胡灵说:“治大国非比烹小鲜,将帅能定众人安。这人也会变的,骄奢**逸误国亡身,艰苦考验人,这富足更考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