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逼苟命,绝色婢女被陛下盯上了 第518章

直至他们去打听了长兴街一家不大的小铺面的价格。

贵得令人咋舌。

大家这才知晓,小荷族长为他们到底牺牲了多少。

大家抱在一起,又是哭了一阵。

………………

“没想到,你族人手艺还真是不错。”谢淮毫无芥蒂地夸奖道。

他一边夸赞,一边思索着院子里发生的事情。

他趁着方才厨房之人离开,谛听到了那些人所言。

里面有一句话,极为震撼:“阿松那个丑东西,怎么变好看了?”

他现在易容的这张脸,明明已经是自己能够忍受得了的……丑陋的极限了。

他以前有那么丑吗?

头一阵刺痛——

好吧,有的。

他其实早已知晓,小荷那第一任丑陋不堪了……

可当那个人具现化为了自己过后,有点不能接受。

他明明……长得这般好看,与小荷当年相识时,该是多不堪啊……

他害怕这般不堪的自己,会被小荷嫌弃……以前不嫌弃,不代表以后会不嫌弃……

谢淮别过脑袋,他越来越好奇自己之前的那段经历了。

到底四年前的那段时间,他发生了什么?

或许有两个人,可以给他解答。

谢淮想起了两个故人——一个张文渊,一个苏世。

只要他们回来一个,怕是他的记忆之谜就能解开了。

小荷的话语,慢慢又拉回了他的思绪——

“好吃是好吃,就是缺了点什么东西。”小荷喃喃,况且陛下所谓的好吃也不是真的好吃,陛下还觉得西湖醋鱼世间美味呢,这能信?

“差了什么?”谢淮笑道,他是真觉得不错。

正当小荷思索之际,便见一个身影在厨房处偷偷摸摸的。

“谁?”小荷立即喊道。

“是我……”一个谨小慎微的声音传了出来。

阴影里,孙林不好意思地走了出来。

她戴着个厚重的面纱,露出的肌肤上还是可以看到浅浅切割的痕迹。

“孙林,你这是?”小荷朝厨房里望了一眼。

里面传出来一阵阵鲜辣香味儿。

“想帮帮大家的忙,做些菜色……”孙林苦涩道。

孙林便是当初与祝妹同流合污的厨房总管,而后发现真相,幡然悔悟地朝自己脸上割了几十刀。

这些年小荷每一年都拜托苏世与张文渊替她看诊。

原本孙林十分排斥,她自认为罪孽深重,甚至想要加重伤情来赎罪。

结果被张文渊狠狠嘴炮教育了一顿。

她们家张大夫,医术可能是三脚猫功夫,但是嘴炮能力那是一等一的厉害。

自此之后,孙林便乖了,她当真有好好接受苏世与张文渊的诊疗,身体也在日渐一日的恢复

“做的什么菜色,很香,给我尝尝呗?”小荷笑道。

孙林一怔。

“不愿意?”小荷歪头。

“愿意愿意!”孙林赶紧点头。

小荷明白,孙林趁别人都不在再进来,是有原因的。

庄子里的那批人遭过孙林的背叛,就算是孙林之后再赎罪,他们也不原谅孙林,处处针对孙林。

这些日子以来,孙林自愿和大马一起住在最外围,替大家倒夜香、烧热水,做最苦最累的活计。

小荷一直觉得,不用把日子过得那么累的。

人人都有犯错的时候,比如她的上辈子,犯了那么多令人发指的罪行。

老天爷还不是给了她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这辈子她也愿意给别人这个机会。

但是她不会强求别人原谅,任何人都不能强求任何人其他人的原谅。

到底做到哪一步,要看孙林自己的表现,与别人的是否接受了。

很快孙林端上来两碗面——

就是普普通通阳春面,上面撒着葱花,拌了猪油,还有一颗溏心蛋淋在上面。

莫名传来一阵香气,令人口舌生津。

“吃一吃呀,姑娘、公子。”孙林有点害羞,还有点焦急。

小荷用筷子一挑,嗦进去一口,她发现这并不是普通阳春面,里面放了少许的炸蒜油,特别的香!

莫名的,有一种记忆里的味道。

有一种,她藏在五岁之前的记忆深处,那种令她流连又怀念的味道。

“这种是洛京的做法,我以前在客栈做活,有洛京来的厨子教我的。”

“不过不是贵族世家吃的,是咱们打尖走**江湖做法。”

“姑娘,好吃么?”孙林忐忑问道。

这是孙林难得的多话,她真的很喜欢做菜,却因着从前的错误,只能做着倒夜香的活计。

她把自己的每一根手指都洗了几十遍,确保没有味儿了,才开始做的菜。

这样……姑娘……才能吃得安心。

“好吃。”小荷吃得就跟小仓鼠一般。

蒜香的辛辣,冲着小荷的鼻尖,小荷快要被辣出了眼泪。

“好辣……好辣……”小荷哆哆嗦嗦地道。

谢淮正准备吃呢,被她吓了一跳。

“那……那就别吃了……”谢淮温柔揩着她眼角眼泪。

“又辣又好吃,有一股家的味道……”小荷怀念道。

谢淮忽地意识到,小荷的家人许是在洛京。

这是一个重要线索,需要记下。

“你吃否?”小荷摇了摇碗。

谢淮摇头如筛子,这么油腻辛辣之物,他吃不惯。

这般想着,他感到肩头有点湿——

回头一瞧,鱼包的口水已经流到他的肩膀上,泛滥成灾。

谢淮:“……”

不怪卖饼的嫌弃鱼包是个智障,他回去也要请老鞠好好给鱼包看看脑子。

小荷突然意识到了,方才二蛋递给她的面,到底是哪里奇怪了。

袁大厨做的面,好吃是好吃,但是有一个重要的问题——

袁大厨、曾大厨的手艺,是专门为世家贵族打造的。

这样的手艺,不考虑造价问题,汤要用最好、最肥的鸡来熬,然后以珍贵的山珍去油去腥,味道一定要把控在清淡养生的范畴。

这样的一碗面,当真在平民百姓居多的沧州城卖得出去吗?

太贵了,大家消费不起。

而孙林这样的改良版阳春面,却十分合适。

尤其是沧州入秋入冬之后,会比较寒冷,吃一碗浇了炸蒜油的阳春面,整个身子都暖和了。

小荷越想越激动,两辈子了,她还是头一次开店面做生意咧。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