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 第391章 征兵之快,天下无人能出其右

();

韩信出兵了。

实际上这个时候从全国各地支援而来的兵马都还尚在路上。

龙不祥对波斯看的很重。

蒙古就更不用说了。

因此他几乎派遣了手上最强的阵容前来助阵。

但韩信谁也没有等。

他觉的时机到时他就一定要出兵。

谁也不能让他多等片刻。

不过这在波斯人看来,完全符合一个好大喜功的二世祖形象。

韩信虽然谁都没等。

但他一出手仍是三十万大军。

其中还不包括章邯留守辽州的十万之众。

也就是说如今的辽州边境已然聚集大军四十万有余。

早前章邯自领十万兵马镇守边境。

后又收服西辽五万降兵。

韩信自帝都出发时领兵五万。

因此辽州境内原本撑死了也只有二十万人。

可就在这短短数月之间。

也不知韩信到底是施展了何等神奇的魔法。

竟然硬是将大军数量整整翻了一个倍。

这般惊人的征兵速度遍观天下也只龙不祥一人可比。

但龙不祥靠的是开挂,而韩信靠的是个人硬实力。

且新征集的兵马并非乌合之众。

早已被训练成了可战之师。

这其中不但有辽人,更兼有西域之众。

西域三十六国分崩离析数百年之久。

虽然如今尽皆归属于大虞。

但短时间内仍是彼此不能相融,时时互有排斥。

更是常常一言不合便大打出手,多有死伤。

然而这些在韩信面前都不是问题。

他以惊世的才华硬将西域之兵捏成了一个团。

再将之训练成了整体。

这才有了如今辽州的四十万大军。

而波斯东境的可战之兵也不过才十八万罢了。

然则波斯虽然兵少,但终究是天下雄主。

波斯大将阿里又已经营东境十余载,民心、军心皆可用。

世人皆以为此番大虞进兵必将会引出一番龙争虎斗。

哪知三十万大军始一进入波斯境内便势如破竹。

第一日便连下七城。

第二日再下五城。

……

东境大将军阿里引兵来援,三战三败,被韩信逼的一日九退。

波斯在大虞的铁蹄之下竟然毫无还手之力。

这样的结果实在让双方都惊的目瞪口呆。

双方在边境对峙长达半年有余。

互有顾虑,彼此都不敢轻易出兵。

没想到真打起来时不过三天波斯就被大虞揍的稀巴烂。

一时间大虞兵马士气大振,辽州境内也是一片欢呼雀跃之声。

但在这一声声歌颂中始终还有那么几个人保持着清醒。

比如前大宋皇子龙不畏。

要说龙不畏在军中的身份其实十分尴尬。

按理说他和龙不祥乃是兄弟。

地位特殊。

但众所周知,皇族中人所谓兄弟也不过是一个个竞争对手罢了。

哪还有情义可言。

尤其曾经的龙不畏也是皇位的有力竞争者。

只不过龙不祥一朝翻脸,直接把桌子给掀了。

根本不在他们擅长的领域陪他们玩。

等到龙不祥称帝后,龙不畏更是步步小心。

生怕哪一步就惹来了对方的误会,招来杀身之祸。

哪怕这次龙不祥肯放他来军中历练其实也大出他意料之外。

因此这时龙不畏虽然隐隐觉的波斯人用的乃是诱敌之计。

但因自己身份的特殊一时也不敢去找韩信进言。

可若说就此置之不理,眼看三十万大军落入敌军的圈套。

他又实在于心不忍。

当夜龙不畏于床上翻来覆去始终无法入睡。

终于在翻身第一百零八次后。

他再也无法忍耐,愤而起身。

自语道:“大丈夫岂可因一己之私而畏缩不前。”

当下连夜便找上了大军副帅唐周。

“唐将军,我军一路行来波斯兵马几乎都是一触即溃,实在太过异常,末将以为其中必然有诈,此必乃诱敌之计也。”

唐周睡眼惺忪的被从床上拉起来。

闻言诧异的看了龙不畏一眼,道:

“龙将军半夜前来找我便是为了这事?”

龙不畏道:“不错。”

唐周道:“你怀疑波斯人是在诈败设局,前方必有埋伏?”

龙不畏道:“正是,他们败的太也容易了些,军情紧急,不如你我同向大将军进言,劝他暂做休整,不要再深入了。”

唐周不答,反而大有深意的看了他一眼,笑道:

“依阁下的立场来看,若我大虞军当真一败涂地,龙将军岂不乐见其成,何须又要深夜奔走?”

龙不畏万没料到他竟会突然冒出这么一句话,勃然大怒道:

“你此言当我是何许人也?”

“别说当今陛下圣明,天下归心,就算我当真有一、二私心也绝不会拿三十万将士的性命开玩笑。”

说罢便要坲袖而去。

唐周微笑着拉住他,说道:“是我失言,还望将军恕罪。”

他诚心道歉,又好言宽慰了几句。

龙不畏不愿与他多做计较,只道:

“将军可愿与我同往。”